| |
定 價:56 元
當前圖書已被 8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張洪武
- 出版時間:2019/10/1
- ISBN:9787519605964
- 出 版 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323.8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本文是在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的指引下,以國定貧困縣為研究重點,對中國農村的反貧困的歷史實踐進行了回顧和總結。首先界定了貧困及反貧困的概念,厘清了這兩個概念分別在不同語境下的內涵,抽象出了中國農村影響貧困的三個要素變量,即貧困個體、區(qū)域環(huán)境和制度,并分析了以上三個要素變量導致中國農村的貧困成因。然后,對中國農村的反貧困戰(zhàn)略歷史實踐進行了梳理,同時介紹了國際上其它國家的農村反貧困實踐。*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之上,提出了以國定貧困縣為主攻目標的中國農村反貧困路徑選擇的創(chuàng)新構思。 |
張洪武 1973年出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MBA特聘導師,曾任青島海信集團技術中心工程師,北京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天津海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從事了二十多年的企業(yè)運營工作,在企業(yè)技術管理、運營內控管理和創(chuàng)業(yè)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 |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jié)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 2 一、問題的由來 …………………………………………………… 2 二、選題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 4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綜述 …………………………………………… 8 一、國外研究綜述 ………………………………………………… 9 二、國內研究綜述 …………………………………………… 15 第三節(jié)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 21 一、研究內容及其結構布局 …………………………………… 21 二、主要研究方法 ……………………………………………… 23 三、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 24 第二章 貧困研究的基本理論及其對本研究的啟示 ………………… 27 第一節(jié) 貧困及反貧困相關概念與主要特征 ……………………… 28 一、貧困概念的語義分歧及其學術界定 ……………………… 28 二、貧困概念的特性 …………………………………………… 32 三、本研究中的國定貧困縣對于貧困與反貧困概念的界定 38 第二節(jié) 經濟學中對貧困的解釋 ………………………………… 40 一、古典經濟學的貧困概念解釋 ……………………………… 40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貧困的解釋 …………………… 43 三、現代經濟學對貧困的解釋 ………………………………… 44 四、經濟學中的各種貧困概念解釋對本研究的啟示 ………… 46 第三節(jié) 社會科學對貧困的解釋 …………………………………… 48 一、社會學語境中的貧困概念 ………………………………… 48 二、可行能力剝奪論和廣義福利剝奪論 ……………………… 49 三、社會學的各種貧困解釋對本研究的啟示意義 ………… 51 第三章 貧困線與貧困測度及其在農村反貧困研究中的運用 ……… 55 第一節(jié) 貧困線理論與方法 ………………………………………… 56 一、貧困線基本理論 …………………………………………… 56 二、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劃分的挑戰(zhàn)性 ……………………… 58 三、貧困線劃分的國際實踐 ………………………………… 61 第二節(jié) 貧困指數 ………………………………………………… 67 一、貨幣化貧困指數 …………………………………………… 67 二、人類貧困指數 ……………………………………………… 69 三、多維貧困指數 …………………………………………… 71 第三節(jié) 我國農村貧困標準測算方法及動態(tài)調整 ……………… 73 一、我國農村貧困標準測算方法 ……………………………… 73 二、我國農村貧困標準的動態(tài)調整 ………………………… 76 第四節(jié) 現行農村貧困標準的局限性 …………………………… 79 第四章 中國農村貧困的成因分析 ……………………………………… 83 第一節(jié) 貧困成因的個體因素分析 ……………………………… 85 一、貧困人口的人力資本積累匱乏 …………………………… 88 二、貧困農戶內部約束下的行為方式 ……………………… 93 第二節(jié) 以國定貧困縣為代表的中國農村貧困區(qū)域性因素分析 98 一、地理自然稟賦約束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 99 二、傳統(tǒng)封閉的農業(yè)生產模式限制了區(qū)域內產業(yè)發(fā)展 …… 103 第三節(jié) 農村貧困成因的制度因素分析 ………………………… 108 一、長期計劃經濟體制限制農村經濟發(fā)展活力 ……………… 108 二、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的制度供給不足 ……………………… 111 第四節(jié) 結論與啟示 …………………………………………… 115 第五章 中國農村反貧困實踐:一般性分析 …………………………… 119 第一節(jié)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農村廣義反貧困實踐 …………… 120 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新中國農村反貧困的制度基礎 121 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農村反貧困措施 ………………… 122 三、評價與反思 ……………………………………………… 124 第二節(jié)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中國農村反貧困實踐 ………… 126 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引發(fā)的大規(guī)模貧困緩解 ……………… 126 二、經濟高速增長大背景之下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fā) ………… 128 三、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階段的農村扶貧開發(fā) ……………… 131 四、新世紀以來的農村扶貧開發(fā) ……………………………… 132 五、評價與反思 ……………………………………………… 135 第三節(jié) 精準扶貧戰(zhàn)略中的脫貧攻堅 …………………………… 138 一、精準扶貧戰(zhàn)略思想內涵和戰(zhàn)略意義 ……………………… 139 二、精準扶貧的反貧困措施 …………………………………… 140 三、評價與反思 ……………………………………………… 144 第六章 中國農村反貧困實踐:國定貧困縣的重點分析 …………… 147 第一節(jié) 國定貧困縣反貧困的歷史進程 …………………………… 148 一、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概況 …………………………… 148 二、國定貧困縣的設立和調整 ………………………………… 149 三、國定貧困縣政策演變 …………………………………… 151 第二節(jié) 典型貧困地區(qū)的反貧困實踐 …………………………… 158 一、焦裕祿精神催化產業(yè)扶貧的蘭考縣農村反貧困實踐 …… 159 二、紅色旅游產業(yè)帶動下的井岡山農村反貧困實踐 ………… 167 三、新時代精準扶貧思想指引下的千年古寨巨變十八洞 村反貧困實踐 ……………………………………………… 174 第三節(jié) 貧困發(fā)生率與扶貧資金投向主成分回歸分析 …………… 180 一、主成分回歸相關概念介紹 ………………………………… 180 二、主成分回歸模型的相關定義 ……………………………… 181 三、數據來源 …………………………………………………… 182 四、主成分分析 ………………………………………………… 184 五、回歸分析 …………………………………………………… 187 六、主成分回歸分析的結論 …………………………………… 190 第七章 國際農村反貧困的經驗教訓及啟示 …………………………… 193 第一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農村反貧困實踐經驗與啟示 ……………… 194 一、印度:人口大國普遍貧困狀況下的貧困特征與反貧困措施 194 二、泰國:糧食出口大國的貧困特征與反貧困措施 ………… 196 三、發(fā)展中國家的反貧困啟示 ……………………………… 199 第二節(jié) 發(fā)達國家農村的反貧困實踐及啟示 …………………… 200 一、美國:一流發(fā)達國家中的貧困狀況與反貧困措施 ……… 201 二、英國:老牌富裕國家中的貧困狀況與反貧困措施 ……… 204 三、日本:東方富國中的貧困狀況與反貧困措施 …………… 207 四、發(fā)達國家的反貧困啟示 ………………………………… 209 第八章 新時期以國定貧困縣為主攻目標的反貧困體系創(chuàng)新 ……… 211 第一節(jié) 全面小康目標下的脫貧攻堅任務 ………………………… 212 一、貧困治理的現實目標是貧困地區(qū)的小康 ………………… 213 二、中國農村反貧困的 PEST 分析 …………………………… 213 第二節(jié) 反貧困的體系創(chuàng)新 ……………………………………… 216 一、反貧困體系設計目標 ……………………………………… 217 二、反貧困體系創(chuàng)新要點 …………………………………… 219 第三節(jié) 貧困農戶的主體塑造 …………………………………… 221 一、扶志先行培養(yǎng)貧困個體反貧困的主體參與意識 … 223 二、治愚賦能強化貧困個體市場對接能力 …………… 224 三、健體保障健康扶貧提升貧困個體身體素質 ……… 227 第四節(jié) 產業(yè)發(fā)展路徑創(chuàng)新 ………………………………………… 228 一、貧困地區(qū)的產業(yè)發(fā)展階段分析 …………………………… 229 二、貧困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問題導向分析 ………………… 231 三、貧困地區(qū)的產業(yè)發(fā)展路徑創(chuàng)新建議 …………………… 233 第五節(jié) 農村脫貧攻堅的社會救助創(chuàng)新 ………………………… 238 一、社會救助制度創(chuàng)新的問題導向分析 ……………………… 239 二、社會救助制度的創(chuàng)新建議 ……………………………… 240 第六節(jié) 社會組織參與反貧困的體系創(chuàng)新 ……………………… 242 一、社會組織參與反貧困的目標及優(yōu)勢 ……………………… 242 二、社會組織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建議 …………………………… 245 第九章 結論及展望 ……………………………………………………… 247 第一節(jié) 結論 ………………………………………………………… 248 第二節(jié) 展望 ………………………………………………………… 249
主要中外文參考文獻 ……………………………………………………… 252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科研成果 ………………………………………… 262 致 謝 ……………………………………………………………………… 2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