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是我國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yè)、社會體育專業(yè)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課程是我國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重點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在體育院、系課程設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是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課程的學生用書,是由西南地區(qū)(云、貴、川、渝)體育教材教法研究會《中學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教材編寫組根據(jù)西南四省市高等體育院校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內(nèi)容、教學時數(shù)及考核要求精心編寫而成的,《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社會發(fā)展需求和云、貴、川、渝的地域性特征及其體育教學實踐等具體情況,總結與歸納了多年以來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研究的成功經(jīng)驗和學生學習、掌握和應用體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結合具體的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以教育學、心理學、體育教學論、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等多學科課程的理論為基礎,在保留與繼承前人不同時期出版教材優(yōu)點的基礎上,重點吸收國內(nèi)外中學體育課程教學領域內(nèi)先進的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作為本教材的編寫內(nèi)容,并立足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于對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實踐的具體指導。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編寫立足于培養(yǎng)新世紀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人才的實際需要,注重體現(xiàn)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新理論、新觀念和新方法,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應用自然主義和實用主義的教育觀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扎實地培養(yǎng)體育專業(yè)學生設計、組織與實施中學體育教學過程和中學課余體育活動的職業(yè)技能。本教材在編寫內(nèi)容方面注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突出教材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教育性、實用性和操作性,重點闡述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理論、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教學設計等方面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從實例分析的層次上剖析了體育基礎理論課、體育運動實踐課教學過程及教學計劃的撰寫,并對中學體育教學評價與說課活動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與探討,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切實地提高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
第一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概論
第一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概述
一、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二、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與任務
第二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一、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理念
二、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過程
三、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
四、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
第三節(jié) 影響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主要因素
一、影響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主要因素
二、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對教師職業(yè)技能的要求
第四節(jié) 學習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一、學習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意義
二、學習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注意事項
第二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第一節(jié) 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意義
一、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意義
二、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工作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三、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對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四、在中學體育課程教學中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
一、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概述
二、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具體目標
第三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原則概述
一、體育教學原則建立的過程和原則的基本類別
二、體育教學原則對體育教學的指導作用
三、體育教學原則的結構體系
第二節(jié) 體育課程教學原則的應用實例分析
一、體育課程教學的積極主動性原則
二、體育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三、體育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原則
四、體育課程教學的啟發(fā)性原則
五、體育課程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六、體育課程教學的健身性原則
七、體育課程教學的適量性原則
八、體育課程教學的循序漸進性原則
九、體育課程教學的區(qū)別對待原則
十、在集體活動中進行教育的原則
第四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概述
一、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概念
二、現(xiàn)代體育教學內(nèi)容素材
三、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四、構建體育教學內(nèi)容結構體系的方法
五、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教材化處理過程
六、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七、現(xiàn)代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和功能
第二節(jié)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一、運動參與學習目標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二、運動技能學習目標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三、身體健康目標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四、心理健康學習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五、社會適應學習領域及其教學內(nèi)容
第五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方法
第一節(jié) 體育教學方法概述
一、體育教學方法的概念
二、教學方法與一般教學行為的區(qū)別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區(qū)別
……
第六章 中學體育課程教學設計
第七章 體育課教學過程概述與基礎理論課教學
第八章 中學體育運動實踐課的教學
第九章 體育課程教學評價與說課
參考文獻
探究性學習是基于人類對學習活動的不斷認識,逐步形成的一種現(xiàn)代學習理論,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探究和親身體驗,是以解決研究任務與學習目標問題為核心的學習過程。對于課程教學來說則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選擇與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并在此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改變了傳遞接受性學習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它沖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為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供了學習方法上的保證。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可提高自身的主體意識,從過去被動執(zhí)行教師的教學計劃轉變成主動完成學習計劃,從而加強了學習的責任感,樹立了自信和主動學習的習慣,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健身習慣基礎上,促進其終身體育意識的樹立,為以后長期的社會活動中堅持體育健身運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
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又稱為“小集體學習”教學模式,合作性學習是指教師與學生小組集體或團隊為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一定的目標所形成的互動性集體合作教學模式。
合作性學習的運用是以集體的“合作思想”為依據(jù),以“集體學習”的方式構成教學主體結構,在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是在學生集體通過互相幫助,共同學習的進展中,輔以教師的信息引導與反饋調(diào)節(jié),教師對學生合作性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總結性評價,通過小集體組織形式進行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一)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
合作性學習教學模式是在集體教育作用思想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集體學習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中學生整體與個體各要素之間相互的促進關系和互助功能,突出了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和可操作性。
合作學習也是小集體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合作可以是兩人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間的合作。合作可以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作用,獲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體驗。體育運動本身的特性之一就是合作,無論集體運動項目還是個人運動項目,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合作,國外的體育教學十分提倡合作學習方式。然而,在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不太重視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習慣于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練習,特別是在一些非集體的體育活動中更是如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并不排斥學生的個體練習,在體育教學中提倡學生進行集體練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意識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集體學習所取得的成績是集體構成中各個體的表現(xiàn)總和,學習過程中集體與個體存在著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的辯證關系,因而個體的表現(xiàn)與集體的結構功能組合存在極為重要的緊密聯(lián)系。小組(集體)的組成結構與集體成員之間,在共同學習環(huán)境中的相互作用與個體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具有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