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地圖特別是專題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需要,以數學模型的設計和建立、制圖數據處理、地圖模型的設計和建立為線索,綜合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特別是介紹了圖論、模糊集合論及灰色系統(tǒng)理論和方法等現(xiàn)代應用數學在地圖制圖數據處理中的應用,著重研究數學模型和地圖模型的“接口”問題。
本書可作為地圖制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學用書和本科生選修課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科研、生產、教學各部門從事地圖制圖和地理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可作為地圖制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教學用書和本科生選修課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科研、生產、教學各部門從事地圖制圖和地理相關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數據處理,是現(xiàn)代地圖制圖的核心。本書于1989年編著,作為高等學校教材于1990年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早已絕本。鑒于本書關于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模型與方法的論述至今仍然很適用,經協(xié)商由測繪出版社公開出版。本書的重要特點是筆者根據多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積累的資料并吸納國內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地圖制圖數據預處理—數學模型的設計和建立—數據處理—制圖模型的建立及其解釋”的思路和結構模式,這在當今大數據時代仍然是適用的。全書共10章。第1章,主要介紹地圖制圖數據處理方法的研究對象和內容、背景、發(fā)展、應用及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第2、3章,分別介紹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數學模型基礎和制圖模型基礎,包括制圖數據處理的統(tǒng)計分析,模糊集合論、圖論等數據知識和制圖要素(現(xiàn)象)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表示制圖數據量尺度的地圖符號類型及視覺變量的選擇和構建制圖模型的基本過程等;第4至第9章,分別介紹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分級模型、相關模型、空間分布趨勢模型、時間序列預測模型、內在聯(lián)系和信息簡化模型及類型劃分模型等的原理、方法及應用;第10章,介紹地圖制圖要素綜合的模型方法,包括制圖物體定額選取的回歸模型、方根模型和制圖物體結構選取模型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圖論方法等。本書由王家耀等編著,江南、武芳等提供了研究試驗成果,張克權、祝國瑞等進行審查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本書完成編著至今已30年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在當今面對大數據的處理,已經出現(xiàn)了許多新方法。但當筆者80多歲重新出版這本書時,希望真實反映自己的學術經歷,至于30年來筆者本人或指導研究生過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希望在身體健康和精力充沛的條件下和學生們一起共著新作。為了本書的出版,測繪出版社的同志們做了大量的編輯校正工作,付出了辛勤勞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向對編寫本書做出貢獻的同志們致謝!
王家耀,中國地圖學家和地理信息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武漢人,生于1936 年。1956年高考進入解放軍測繪學院學習地圖制圖專業(yè),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畢業(yè)于解放軍測繪學院并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退休,F(xiàn)任任河南大學環(huán)境與規(guī)劃學院教授、博導,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術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兼中國測繪學會邊海地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測繪學會理事長、《測繪學報》編委等職;曾任河南省第九屆政協(xié)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四、五屆)成員、中國測繪學會理事兼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委員會(第四、五、六屆)主任委員、總裝“810”工程專家咨詢委員會、河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測繪遙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測繪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軍綜合電子信息系統(tǒng)頂層設計與推進工程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
第1章引論§1.1地圖制圖數據處理模型方法的研究對象和內容§1.2制圖數據處理模型方法的實際背景§1.3制圖數據處理模型方法的發(fā)展§1.4制圖數據處理模型方法的應用§1.5制圖數據處理模型方法的基本過程第2章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數學基礎§2.1制圖數據處理的統(tǒng)計分析基礎§2.2制圖數據處理的模糊集合論基礎§2.3制圖數據處理的圖論基礎 第3章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制圖模型基礎§3.1制圖要素(現(xiàn)象)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3.2表示制圖數據量測尺度的地圖符號類型及視覺變量的選擇§3.3構成制圖模型的基本過程第4章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分級模型方法§4.1分級數據處理的一般原則§4.2確定分級界線的一般方法§4.3具有數學規(guī)則的最優(yōu)分級法§4.4最優(yōu)分割分級法§4.5逐步模式識別分級法第5章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相關模型方法§5.1相關數學模型的建立§5.2相關制圖模型的建立§5.3相關模型方法的應用第6章地理環(huán)境要素(現(xiàn)象)空間分布趨勢的模型方法§6.1趨勢面分析的數學模型§6.2趨勢面分析的制圖模型§6.3趨勢面分析制圖模型在地理研究中的應用第7章地圖制圖數據處理的預測模型方法§7.1預測和預測地圖§7.2回歸模型方法在地理環(huán)境要素(現(xiàn)象)預測中的應用§7.3時間序列分析模型方法在地理環(huán)境要素(現(xiàn)象)預測中的應用§7.4灰色系統(tǒng)理論在地理環(huán)境要素(現(xiàn)象)預測中的應用第8章地圖制圖要素(現(xiàn)象)內在聯(lián)系和信息簡化的模型方法§8.1制圖數據處理的主成分分析模型§8.2制圖數據處理的主因素分析模型§8.3主成分分析和主因素分析在地理研究中的應用§8.4主成分分析和主因素分析的比較第9章地圖制圖要素(現(xiàn)象)類型劃分的模型方法§9.1類型劃分的基本統(tǒng)計量§9.2類型劃分的系統(tǒng)聚類模型§9.3類型劃分的模糊聚類模型§9.4類型劃分的模糊多元統(tǒng)計分析模型§9.5類型劃分的模糊軟劃分模型§9.6類型劃分的調整和區(qū)域界線的確定第10章地圖制圖要素綜合的模型方法§10.1制圖物體定額選取的回歸模型§10.2制圖物體定額選取的方根模型§10.3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建立制圖物體的結構選取模型§10.4用圖論方法建立制圖物體的結構選取模型參考文獻編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