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安達市耕地地力評價》是對黑龍江省安達市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成果的集中反映,在充分應用耕地信息大數據智能互聯技術與多維空間要素信息綜合處理技術并應用模糊數學方法進行成果評價的基礎上,首次對安達市耕地資源歷史、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它不僅客觀地反映了安達市土壤資源的類型、面積、分布、理化性狀、養(yǎng)分狀況和影響農業(yè)生產持續(xù)發(fā)展的障礙性因素,揭示了全市土壤質量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而且詳細介紹了測土配方施肥大數據的采集和管理、空間數據庫的建立、屬性數據庫的建立、數據提取、數據質量控制、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與應用等方法和程序。此外,還確定了參評因素的權重,并通過利用模糊數學模型,結合層次分析法,計算了安達市耕地地力綜合指數。這些不僅為今后改良利用土壤,定向培育土壤,提高土壤綜合肥力提供了路徑、措施和科學依據,而且也為建立更為客觀、全面的黑龍江省耕地地力定量評價體系,實現耕地資源大數據信息采集分析評價互聯網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參考。
《黑龍江省安達市耕地地力評價》共7章。首章:自然與農業(yè)生產概況;第二章:耕地土壤、立地條件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第三章:耕地地力調查;第四章:耕地土壤屬性;第五章:耕地地力評價;第六章:耕地地力評價與區(qū)域配方施肥;第七章:耕地土壤存在的問題與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徑。書末附4個附錄供參考。
《黑龍江省安達市耕地地力評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術與科普為一體,是黑龍江省農林牧業(yè)、國土資源、水利、環(huán)保等領域各級領導干部、科技工作者、大中專院校教師和農民群眾掌握和應用土壤科學技術的良師益友,是指導農業(yè)生產必備的工具書。
土壤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根本的物質基礎,是一切物質生產最基本的源泉。耕地是土地的精華,是生產糧食及其他農產品不可替代的生產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曾進行過兩次土壤普查,兩次普查的成果在農業(yè)區(qū)劃、農業(yè)綜合開發(fā)、中低產田改良和科學施肥等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為基本農田建設、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農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科技研究、新型肥料的開發(fā)等各項工作提供了依據。
黑龍江省安達市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工作,是根據農業(yè)部制定的《全國耕地地力評價總體工作方案》和《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技術規(guī)程》的要求,按照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耕地地力評價指南》的精神,于2009年正式開展工作。在黑龍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的具體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各有關單位大力配合和幫助下,安達市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工作于2011年11月順利完成。
通過對1832個耕地地力采樣點的調查和土樣的分析化驗,對全市耕地地力進行了調查與評價分級,基本摸清了市域內耕地肥力與生產潛力狀況,為各級領導進行宏觀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為指導農業(yè)生產提供了科學數據。測試化驗分析數據30772項次,制作了大量的圖、文、表等說明材料。構建了測土配方施肥宏觀決策和動態(tài)管理基礎平臺,為農民科學種田、增產增收提供科學保障。根據化驗結果,建立了規(guī)范的安達市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和市域土地資源空間數據庫、屬性數據庫、安達市耕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tǒng),編寫了安達市耕地地力技術報告、工作報告、專題報告,并匯總整理成本書。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安達土壤》《安達市2004-2006年社會經濟統(tǒng)計年鑒》《安達縣志》,得到了安達市氣象局、土地局、統(tǒng)計局、水務局、農機站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并借鑒了黑龍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下發(fā)有關省、市的耕地地力調查與評價相關資料。
由于本書內容新、編寫工作量大、時間較緊,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疏漏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序
前言
第一章 自然與農業(yè)生產概況
第一節(jié) 自然與農村經濟概況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
二、自然與農村經濟概況
第二節(jié) 農業(yè)生產概況
一、農業(yè)發(fā)展歷史
二、農業(yè)發(fā)展現狀
三、耕地改良利用與生產現狀
四、耕地保養(yǎng)管理的簡要問題
第二章 耕地土壤、立地條件及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jié) 土壤的形成、分類及分布
一、土壤的形成
二、土壤分類
三、土壤分布
第二節(jié) 土壤的性狀特征
一、黑鈣土
二、草甸土
三、沼澤土
四、風沙土
第三章 耕地地力調查
第一節(jié) 耕地地力調查方法、內容及步驟
一、調查方法
二、調查內容
三、調查步驟
第二節(jié) 樣品分析及質量控制
一、化驗室檢測質量控制
二、土壤化驗項目
第三節(jié) 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
一、屬性數據庫的建立
二、數據的審核、錄入和處理
三、空間數據庫的建立
第四節(jié) 資料匯總與圖件編制
一、資料匯總
二、圖件編制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屬性
第一節(jié) 土地利用情況
一、土壤利用
二、土壤化學性狀
三、土壤物理性狀
第二節(jié) 土壤物理性狀評價
一、土壤容重
二、土壤孔隙度
第三節(jié) 土壤化學性狀評價
一、土壤有機質
二、土壤酸堿度(pH)
三、土壤全氮
四、土壤堿解氮
五、土壤有效磷
六、土壤全鉀
七、土壤速效鉀
八、土壤有效鋅
九、土壤有效錳
十、土壤有效鐵
十一、土壤有效銅
十二、土壤有效硫
十三、土壤有效硼
……
第五章 耕地地力評價
第六章 耕地地力評價與區(qū)域配方施肥
第七章 耕地土壤存在的問題與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徑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