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家給孩子講科學·探索宇宙的奧秘(小故事里的大科學)
定 價:22 元
叢書名:大科學家講科學
“大科學家講科學”匯聚中國科學界各個科學領域資深院士、專家以及一線的科普作家、畫家,為青少年讀者創(chuàng)作高品質的原創(chuàng)科普作品。原創(chuàng)科普館專為各年齡階段讀者打造適合他們閱讀的階梯科普書系,從圖畫書到圖文書,從故事書到科學史書等。
“大科學家講科學”目前共出版21冊,為青少年打開一扇了解科學、探索科學的大門,開闊他們的科學視野,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科學精神。
王綬琯,天文學家、科普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開創(chuàng)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領域,中國現(xiàn)代天體物理學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45年赴英國留學;1946~1949年在英國皇家格林尼治海軍學院深造;1950年被聘為倫敦大學天文臺助理天文學家;1953年回國,先后就職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上海徐家匯觀象臺、北京天文臺,歷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臺長、名譽臺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先后擔任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主任;1985年擔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后改任名譽理事長;1993年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為317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王綬琯星;199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8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世紀90年代與蘇定強院士等提出大天區(qū)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主創(chuàng)方案。
趙世英,歷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一室主任;中國天文學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和北京天文學會秘書長等職。主要從事天文觀測和科學普及教育工作。參加人造地球衛(wèi)星觀測、全國太陽黑子聯(lián)合觀測、多種特殊天象和巡天觀測。1957年起先后發(fā)表《太陽黑子觀測》、《月理學的誕生與發(fā)展》等專題論文十幾篇, 并撰寫天文科普文章70多萬字,出版天文科普圖書10余冊, 編寫10余部人造星空天象節(jié)目。1958年后數(shù)次全程參與我國國產(chǎn)大型天象儀從方案策劃到儀器的研制、試驗、安裝等環(huán)節(jié)并主持天文項目的檢測和驗收工作。1987年起開始收藏和研究隕石,普查了全國隕石分布情況,初步搞清了我國隕石蘊藏量的狀況,1990年在北京創(chuàng)辦《首屆中國隕石大聯(lián)展》,受到國內外天文學界專業(yè)人士的廣泛重視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