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第一編 中國產權市場發(fā)展歷程
1. 中國產權市場發(fā)展歷程評述: 政策沿革視角 (2009 年) 3
2. 中國產權市場發(fā)源地考 (2018 年) 16
3. 湖北產權市場是怎么創(chuàng)建起來的 (2014 年) 31
4. 武漢光谷聯(lián)交所十年科學發(fā)展路 (2008 年) 70
5. 抓住進場交易制度這個關鍵才能規(guī)范好產權市場(2003 年) 77
6. 論我國產權進場交易制度的建立、定型、落實和延伸(2019 年) 86
7. 湖北在全國最成功的創(chuàng)新: 以“五統(tǒng)一”整合區(qū)域產權市場 (2018 年) 101
第二編 產權市場理論研究
1. 論產權交易制度化 (1999 年) 111
2. 產權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 (2000 年) 139
3. 論產權市場功能及其實現(xiàn)條件 (2003 年) 144
4. 產權市場: 企業(yè)破產制度的“補天石”(2006 年) 150
5. 要重視產權市場整體外部環(huán)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 (2007 年) 155
6. 中國國有產權轉讓的市場化經(jīng)驗及其國際意義 (2018 年) 160
第三編 產權市場實務
1. 盡快搭建科技交易大平臺 推動武漢城市圈產權市場體系建設 (2006 年) 177
附錄: 十四年后回看本文的落實成果及重大意義 (2020年) 184
2. 關于產權交易機構開展未上市股權質押融資的探索(2006 年) 186
3. 國企增資擴股改制方式應當而且只能通過產權市場來完成 (2007 年) 192
4. 以“評審加競價”方式提高場內協(xié)議轉讓項目增值率(2008 年) 198
5. 未上市公司股權交易平臺和排污權交易平臺試運行成為全國創(chuàng)新業(yè)務 (2008 年) 204
第四編 產權市場培育和監(jiān)管政策解讀
1. 偉大的里程碑——學習國務院國資委 財政部3 號令
《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的體會 (2004 年) 209
2. 明確國有資產交易監(jiān)管職責是32號令皇冠上的明珠——學習國務院國資委 財政部《企業(yè)國有資產交易監(jiān)督管理辦法》的體會 (2016 年) 218
3. 產權市場應全面助力央企調整重組——學習國辦發(fā)56號《關于推動中央企業(yè)結構調整與重組指導意見》的體會和思考 (2016 年) 224
4. 深入領會國辦新文件要義 謀定而后動——關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與產權交易平臺建設談 (2013年) 234
5. 正確整合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海南案例與中國產權協(xié)會指導文件 (2014 年) 237
第五編 產權市場風險防范與信用建設
1. 強化評審監(jiān)管機制 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對京津滬渝產權交易機構綜合評審的綜述 (2012 年) 247
2. 論產權市場信用風險防范 (2010 年) 257
3. 以法律為保障 推進產權市場信用制度建設 (2013 年) 268
4. 信用城市的武漢烙印: 以“信易+ ”為特色,重在信用信息的應用 (2019 年) 272
第六編 產權市場未來展望
1. 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展望產權市場發(fā)展改革前景 (2013 年) 281
2. 新的使命與當前任務——學習中發(fā)〔2015〕22號及其配套文件的體會和思考 (2015 年) 289
3. 要素市場化配置與產權市場命運——產權“生產要素生命論”探討 (2020 年) 299
附 錄
附錄一 中國產權市場建設與改革40 年(鄧志雄、 何亞斌等) 315
附錄二 情滿大山——記中共鶴峰縣委書記何亞斌(蔡華東等) 341
附錄三 何亞斌: 產權市場拓荒者 前瞻者 成就者(王栓祥等) 349
后記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