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學者丸山真男的代表作品之一,分為三卷,收錄了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約十年間在雜志上發(fā)表的有關政治學及現代政治問題的主要文章20篇,對日本的*國家主義的理論及心理,對軍國主義形成的精神背景做了透徹的剖析;主張建立新的、科學的政治學方法論。簡體中文版邀請到了日本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柄谷行人作序,介紹和闡釋了丸山的政治思想及本書各卷主要篇章的內容,也起到對本書的導讀作用。
適讀人群 :對天皇制、軍國主義、德日法西斯主義等問題感興趣的讀者,一般讀者 對天皇、天皇制及軍國主義的戰(zhàn)爭責任問題,對日本的政治體制,對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形成原因、過程及發(fā)展,對大眾社會、自律的個人、個人與現代政治的聯系等等問題的思考、討論、研究,并非離你我遙遠,而是息息相關。行文流暢,可讀性強。
作為一個學者,丸山真男在日本思想史和政治史方面留下了許多重要著作;同時,他又是一個思想家,終身投入到活生生的政治輿論場上。上述這兩個方面互不可分,本書內容也充分顯示了這點:它匯集了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約十年間發(fā)表在雜志上的有重大反響的論文和評論,其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意識,雖然并沒有那么系統(tǒng)地組合在一起,而丸山自己,則是終其一生都在思考之、追求探索之。
這些論文的寫作時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5-1951年,當時日本正處于包括蘇聯在內的“同盟國”占領統(tǒng)治之下,當然實際上是由美國來占領接管的。在這一階段,一方面到處都在贊揚美國的民主主義,而同時日本共產黨也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但這一狀態(tài)隨著中國革命的成功和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美蘇對立的日益加深而銷聲匿跡了。第二階段是日本從占領統(tǒng)治下獲得新的獨立并迅速恢復了經濟生產,隨之民族主義也開始復興。比如,曾列為戰(zhàn)犯的岸信介當上了首相,他所推進的政策正是要將《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改為軍事同盟。所以,1960年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運動成了空前高漲的市民運動。
丸山的各篇論文正是應對這一政治狀況而寫的。因此,在第一階段,他主要考察了戰(zhàn)前和戰(zhàn)爭期間的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形成;第二階段則主要論述了戰(zhàn)后美蘇對立下顯露出來的政治及文學問題。這些論述在當時分別給予人們以強烈的印象,展示了知識分子思考問題和提出意見的可能性。
丸山真男(1914-1996年),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學者,曾任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并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分別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和名譽文學博士稱號,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其政治學被日本學界稱為“丸山政治學”。其主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1956年-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等!稇(zhàn)中與戰(zhàn)后之間》(1976年)、《從后衛(wèi)的位置出發(fā)》(1982年)、《讀(文明論概略)》(1986年),《忠誠與叛逆——轉型期日本的精神狀態(tài)》(1992年)、《丸山真男集》(全16卷、別卷1,1995-1997年)等。
第一卷 現代日本政治的精神狀況
第一章 極端國家主義的邏輯與心理
第二章 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及運動
第三章 軍國統(tǒng)治者的精神狀態(tài)
第四章 致一位自由主義者的信
第五章 日本的民族主義
第六章 “現實”主義的陷阱
第七章 戰(zhàn)前日本的右翼運動
第二卷 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學
第一章 西方文化與共產主義的抗爭
第二章 拉斯基的俄國革命觀及其變化過程
第三章 法西斯主義諸問題
第四章 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
第五章 “斯大林批判”背后的政治理論
第三卷 “政治性的內容”及其界限
第一章 政治學作為一門科學
第二章 人與政治
第三章 從肉體文學到肉體政治
第四章 權力與道德
第五章 支配與服從
第六章 有關政治權力的幾個問題
第七章 現代政治運動中的表態(tài)問題
第八章 現代社會的人與政治
原版后記
增補版后記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