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我國倫理學界部以后果主義倫理為核心對象的學術著作。當代后果主義倫理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倫理學重要思潮,后果主義倫理大有取代功利主義倫理,并與德性倫理、道義倫理共同成為主要三種規(guī)范倫理的趨勢。當代后果主義的發(fā)展起源于20世紀斯馬特與威廉斯的爭論,為克服威廉斯所指出的行動功利主義的問題,出現(xiàn)了多種版本的后果主義理論:亞化后果主義、動機后果主義、德性后果主義、主觀與客觀后果主義,規(guī)則后果主義、混合后果主義以及多維度后果主義等。當代后果主義倫理思想的發(fā)展,為我國倫理思想研究和規(guī)范倫理學學科發(fā)展提供了新視野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龔群,哲學博士,中圍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和政治哲學教授,中圍人民大學杰出人文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萊比錫大學、美國天主教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出版《青年倫理學》(1988)、《人生論》(1991)、《自由與瀟灑》(1999)、《當代西方道義論與功利主義研究》(2002)、《道德烏托邦的重構》(2001,2003)、《道德哲學的思考》(2003),《生活與實踐理性》(2004)、《羅爾斯政治哲學》(2006)、《現(xiàn)代倫理學》(2010)、《當代西方倫理思想研究》(2013)、《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比較研究》(2013)、《社會倫理十講》(2008,2014)等近20部學術著作;擔任《德性之后》(1995)、《倫理學簡史》(2003)、《倫理學理論》(2004)以及《生活質量》(2008)等作品的譯者或主要譯者;在海內外各種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