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習語是漢語中的瑰寶,是漢語言和中華文化的濃縮。在漢語和中華文化英姿勃勃地走向世界的時候,漢語習語應該跑在前面。因此,從語言和文化兩個方面對漢語習語進行解析,就成為語言工作者的一項光榮使命。我們正是帶著這樣一種使命感,編著此書的。本書的讀者,首先應是有志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世界范圍內的廣大知識人群和來華留學生,其次是國內知識人群。對那些在漢語習語結構、文化研究與翻譯方面有興趣的知識人群來說,其也不失為一部好書。
針對讀者的特點,本書設計了比較新的體例。首先,它用英漢兩種文字寫成。共有40萬左右印刷符號。其次,它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系統(tǒng)介紹漢語習語知識,包括:漢語習語的類型、結構特點、解析要點、文化蘊涵等。這種做法,為其他同類著作所不曾有,目的是使讀者,特別是以漢語為。目的語的外國讀者,對漢語習語有一個總體了解;下卷用來解析具體詞條。解析時處處回應、體現(xiàn)上卷講述的具體漢語知識。再次,解析詞條是分類進行的,分類的標準是成語的內容,類別的確定貼近讀者實際需要,同時也考慮了進行英漢文化對比分析,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的需要。后,對每一個詞條的解析,除了作常規(guī)的釋義之外,突出了結構分析和文化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體現(xiàn)本書的編著宗旨,其中結構分析可以幫助讀者走進習語內部,了解字與字之間的關系,不至于混沌一片、囫圇吞棗地接觸和記憶習語。
本書的編著者是在高等院校從事英語教學和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授和講師。其中圍繞漢語的探究由楊洪升(廣東茂名學院)、楊武元(首都師范大學)同志負責,圍繞英語的探究由于連順(黑龍江綏化學院)、楊武道(北京服裝學院)負責。綏化學院外國語系的部分教師參加了編著工作,他們是曹劍麗、劉桂玉、吳湘婷、劉靜、黃瑋、南晶、崔蕊。
書中收錄的漢語習語,有的嚴格說來是俗語。所以收錄進來,是因為采取分類解析的方式,有的類別如果只收純粹的習語,那么數(shù)量就可能偏少。更重要的考慮是,對外國讀者來說,將習語的范圍限定得過窄是沒有意義的。
限于編著者的學養(yǎng),本書一定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敬請方家和廣大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上卷
節(jié) 用漢字修筑的長城
第二節(jié) 走近漢語習語長城
第三節(jié) 漢語習語長城的修筑
第四節(jié) 漢語習語為什么多是四個字
第五節(jié) 透視漢語成語長城
第六節(jié) 漢語成語的詞序
第七節(jié) 漢語成語中的虛詞
第八節(jié) 漢語成語中的數(shù)字
第九節(jié) 循序分層析成語
第十節(jié) 咬文嚼字析成語
第十一節(jié) 由此及彼析成語
第十二節(jié) 認準褒貶用成語
第十三節(jié) 隨約隨俗用成語
第十四節(jié) 成語的伙伴們
下卷
立志篇
成才篇
學習篇
工作篇
愛情篇
友誼篇
交往篇
體貌篇
飲食篇
養(yǎng)生篇
競賽篇
思鄉(xiāng)篇
祝愿篇
情態(tài)篇
善惡篇
哲理篇
社會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