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精益管理思想五項原則“價值、價值流、連續(xù)流、拉動、持續(xù)改善”為線索,在對企業(y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理論和實踐成果,分別從精益生產概述、價值流管理、連續(xù)流生產、拉動式生產、工作場地改善、精益生產物流、精益質量管理、綜合提高運行效率、多能工小組及組織支持、精益生產評價十個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精益生產管理技術和方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指導性,適合高職高專院校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專業(yè)教學選用,也適用于工科專業(yè)學生拓寬知識領域或培訓企業(yè)中基層管理干部使用。課后附有練習題和學習參考資料,供讀者鞏固或擴展所學知識。課后附有練習題和學習參考資料,供讀者鞏固或擴展所學知識。本書配有電子課件等教師用配套教學資源,凡使用本書的教師均可發(fā)送電子郵件至cmpgaozhi@sinacom索取。咨詢電話:010-88379375,QQ:945379158。
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fā)展趨勢下,制造能力進一步擴張,產能過剩與市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制造商必須面對處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環(huán)境下的全球用戶。傳統(tǒng)制造業(yè)建立在規(guī)模經濟基礎之上,靠企業(yè)規(guī)模、生產批量、產品結構標準化和重復性獲得低成本、高效率競爭優(yōu)勢,而標準的產品設計卻難以滿足客戶對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大批量、同一造型的產品將被多品種、小批量甚至單件定制的產品所替代。制造業(yè)如何應對市場環(huán)境急劇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把握用戶需求,有效生產和提供用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是面臨的挑戰(zhàn)。
精益生產源于日本豐田公司,經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詹姆斯?P?麥沃克等學者的總結提煉,于1990年正式定義為“精益生產”,其核心是“從客戶角度定義價值”“徹底杜絕浪費”“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需要的產品”。精益生產方式一經推出就得到企業(yè)界普遍認同,實施企業(yè)在按訂單生產、縮短生產周期、減少浪費、降低庫存、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專家認為:“精益生產綜合了大量生產與單件生產方式的最佳特征,能降低成本、明顯地改進品質、提供了更廣泛的產品與更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毙Q:“精益生產是一種‘人類制造產品非常優(yōu)越的方式’,它能夠廣泛適用于世界各個國家的各類制造企業(yè),并成為21世紀標準的全球生產體系。”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部分企業(yè)開始學習豐田生產,本世紀初精益生產得到企業(yè)和學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企業(yè)對精益生產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汽車、電子、儀表制造業(yè)等流水生產企業(yè)中推行精益生產取得明顯的成效。一大批民營企業(yè)為了尋求變革突破,分別從不同層面學習和應用, 5S管理、零庫存管理、看板管理等精益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企業(yè)得到推廣。但在學習和應用當中,存在著重理念不重實施、重局部不重整體、重形式不重實質,最終效果不顯著的問題。追其原因,精益生產知識技能不普及是關鍵。精益生產與傳統(tǒng)大批量生產在管理思想和技術方法上有顯著區(qū)別,盡管企業(yè)高層容易接受和理解,但要真正組織實施并且取得成效,還需要大量懂得精益管理要旨、知道如何實施的執(zhí)行者,尤其是基層生產現(xiàn)場管理人員迫切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開展質量標桿和領先企業(yè)示范活動,普及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生產、質量診斷、質量持續(xù)改進等先進生產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且“鼓勵企業(yè)與學校合作,培養(yǎng)制造業(yè)急需的科研人員、技術技能人才與復合型人才!
當前我國正在邁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征程,高質量發(fā)展是制造業(yè)企業(yè)的主基調。智能制造是國家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領域,降本、提質、增效、柔性化生產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是其本質。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形成離不開科學、技術、工程和管理的協(xié)同作用,精益生產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組織管理方式,在多品種小批量柔性化生產方面有其獨特優(yōu)勢,其管理思想與技術方法被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組織管理方式,也是智能制造的出發(fā)點。在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yè)國際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譚建榮提出:“精益生產和質量工程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礎! “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
目前,市場上有關精益生產的出版物,在知識的完整性、能力教學的可操作性、組織實施的系統(tǒng)性等方面尚顯不足,適合于高職教學的公開出版教材非常短缺。根據(jù)《教育部關于“十二五”職業(yè)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注重吸收行業(yè)發(fā)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支持和引導職業(yè)院校依托企業(yè)開發(fā)適應新興產業(yè)、新職業(yè)和新崗位要求,具有專業(yè)特色的校本教材”精神,為了適應制造企業(yè)精益生產改造需求,面向制造企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較早地開設了這門課程。在對精益生產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總結基礎上,于2016年編寫出版《精益生產實務》。教材出版后得到較好市場反映,受到眾多大專院校和企業(yè)歡迎,2020年列為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本次修訂規(guī)范了教材編寫風格、調整了編寫內容,用二維碼鏈接部分教學資源從多維度展示教學內容;分別從七個方面制定能力標準,用能力要素和實作指標規(guī)定每部分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具備的能力水平;總結提煉精益生產常用詞匯,編制“精益生產常用詞匯表”,避免由于引進渠道或翻譯不同造成的用詞混亂,初步形成精益生產詞語規(guī)范。
教材整體構架以精益管理五項原則為基礎,分別從價值流管理、連續(xù)流生產、拉動式生產、工作場地改善、精益物流管理、精益質量管理、綜合提高運行效率、多能工小組與組織環(huán)境支持、精益生產評價等方面分十章全面介紹精益生產。教學內容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注重各部分之間的系統(tǒng)關聯(lián),不僅重視理論學習,更重要的是如何實施。在教學組織上,圍繞價值流管理和持續(xù)改善兩條主線展開各項精益活動,特別是精益生產物流對精益生產具有重要支持作用,本書用較大篇幅做了介紹。在每章后面附有練習題供學員檢查和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習,學員可以比較全面地認識精益生產管理體系,學會應用主要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在生產一線組織或參與精益生產實施。學習本門課程,需要具備管理學、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等基礎知識或實踐基礎。教材可以用于工商企業(yè)管理、物流管理專業(yè)教學,也可以用作工科生產制造類專業(yè)的能力拓展或選修課程開設,同樣也適用于培訓制造企業(yè)中基層管理人員。
教材由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喬毅擔任主筆,周桂瑾教授在我校生產管理類課程和實訓室建設總體規(guī)劃,精益生產與生產管理教學內容銜接,以及本書第3、4、5章內容修改等方面做出貢獻。教材編寫得到北京理工大學段曉峰博士、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陳中舉、倪自力,蘇州市職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宋飛洲副教授、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崔平教授、倪衛(wèi)濤博士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部分內容參考了互聯(lián)網資源,無法確認準確出處,歡迎相關作者批評指正,下次改版時注明引用出處。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等教師用配套教學資源,凡使用本書的教師均可發(fā)送電子郵件至cmpgaozhi@sinacom索取。咨詢電話:010-88379375,QQ:945379158。
由于本人學識和時間所限,教材中必然存在許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導。
編 者
前言
第一章 精益生產概述 / 001
第一節(jié) 精益生產的產生與發(fā)展 / 001
第二節(jié) 精益生產對現(xiàn)代制造業(yè)的影響及意義 / 005
第三節(jié) 精益生產管理體系 / 007
第四節(jié) 精益生產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 / 012
【本章小結】 / 015
【練習與思考】 / 015
【學習參考】/ 016
第二章 價值流管理 / 021
第一節(jié) 定義價值 / 021
第二節(jié) 價值流管理步驟與方法/ 026
【本章小結】 / 045
【練習與思考】 / 045
【學習參考】有效消除企業(yè)中浪費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 046
第三章 連續(xù)流生產 / 050
第一節(jié) 連續(xù)流生產概述 / 050
第二節(jié) 連續(xù)流生產改造技術 / 053
第三節(jié) 單元生產 / 068
【本章小結】 / 077
【練習與思考】 / 077
【學習參考】標準作業(yè)(SOP)流程圖制作規(guī)范 / 080
第四章 拉動式生產 / 089
第一節(jié) 拉動式生產概述 / 089
第二節(jié) 看板管理理論 / 092
第三節(jié) 看板管理組織實施 / 097
第四節(jié) 均衡生產組織 / 104
【本章小結】 / 113
【練習與思考】 / 114
【學習參考】管理進步的腳印——看板管理 / 115
第五章 工作場地改善 / 121
第一節(jié) 工作場地改善概述 / 121
第二節(jié) 5S管理 / 123
第三節(jié) 目視管理 / 132
第四節(jié) 地址系統(tǒng) / 138
第五節(jié) 物料呈遞 / 142
第六節(jié) 車間信息發(fā)布 / 144
第七節(jié) 辦公場地5S管理 / 145
【本章小結】 / 148
【練習與思考】 / 148
【學習參考】現(xiàn)場改善與管理革新 / 149
第六章 精益生產物流 / 152
第一節(jié) 精益生產物流概述 / 152
第二節(jié) 成品發(fā)送 / 162
第三節(jié) 零件計劃 / 166
第四節(jié) 車間物料存儲區(qū) / 169
第五節(jié) 物料周轉箱存儲 / 173
第六節(jié) 物料傳遞容器化 / 176
第七節(jié) 分包裝、排序與配套 / 181
第八節(jié) 車間內部配送 / 186
第九節(jié) 物料接收 / 189
第十節(jié) 周轉箱回收 / 193
第十一節(jié) 供應商拉動 / 197
第十二節(jié) 物流服務提供商 / 199
【本章小結】 / 202
【練習與思考】 / 202
【學習參考】某企業(yè)精益生產物流運作案例 / 203
第七章 精益質量管理 / 208
第一節(jié) 精益質量管理概述 / 208
第二節(jié) 質量計劃 / 212
第三節(jié) 質量控制 / 215
第四節(jié) 質量改進 / 224
【本章小結】 / 226
【練習與思考】 / 226
【學習參考】質量管理案例與故事 / 227
第八章 綜合提高運行效率 / 232
第一節(jié) 運行效率概述 / 232
第二節(jié) 生產報表制度 / 235
第三節(jié) 快速響應 / 237
第四節(jié) 快速切換 / 241
第五節(jié) 全員生產維護 / 246
第六節(jié) 運行效率分析方法/ 252
【本章小結】 / 257
【練習與思考】 / 257
【學習參考】全員生產維護 (TPM)及其應用案例 / 258
第九章 多能工小組與組織環(huán)境支持 / 261
第一節(jié) 多能工小組作業(yè) / 261
第二節(jié) 組織環(huán)境支持概述 / 266
第三節(jié) 組織環(huán)境改善實施/ 269
【本章小結】 / 276
【練習與思考】 / 276
第十章 精益生產評價 / 281
第一節(jié) 精益生產評價體系 / 281
第二節(jié) 精益生產評價過程 / 284
【本章小結】 / 311
【練習與思考】 / 311
【學習參考】
附:精益生產常用詞匯表
參考文獻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