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金融分析師系列:投資組合管理》的第一部分特別安排了基礎篇,介紹了投資的背景知識、資產的配置和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分析,作為正式介紹西方現代投資理論的一個過渡;在第二部分理論篇我們先闡述了市場有效理論,然后用四個章節(jié)分別對馬柯維茨組合理論,CAPM理論、APT理論展開論述;在第三部分分析篇中,詳細介紹了財務報表分析、債券分析、股票和期權定價分析與組合管理,這一部分實際上是投資分析與組合管理的內容。
邏輯上,本書的前三部分已經較全面地概括了西方現代投資理論與應用的內容,但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就在于我們提供了兩個新穎的視角,即第四部分專題篇中的投資國際視角——國際投資學、投資的心理視角和行為金融學。
眾所周知,現代投資學體系的形成也就是近50年的事情,20世紀50年代之前,金融投資研究不過是整個經濟學領域中毫不起眼的一個旁支,這個領域僅有一些含混不清的“大拇指法則”和對所觀察到的財務數據的文字性描述,距離嚴謹的科學體系何其遠哉!
“英雄造時勢”,一代奇才馬柯維茨(H. Markowitz)橫空出世,這位芝加哥的高才生,于1952年發(fā)表的那篇僅有14頁的論文不僅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發(fā)端,同時還標志著現代金融理論的誕生。十多年后,在馬柯維茨組合理論的基礎上,夏普(Sharp,1964)、林特內(Lintner,1965)、莫森(Mossin,1966)揭示了在市場出清狀態(tài)時所有投資者都將選擇無風險資產與市場組合資產的線性組合。如此一來,所有資產的均衡價格都可以寫為無風險債券價格與市場組合價格的線性形式。該模型及其定價結果即成為著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20世紀70年代后,CAPM理論得到了一系列的發(fā)展,并開始對投資者和共同的投資組合和資產評估方法產生重大影響。在夏普-林特內-莫森單期標準CAPM基礎上,布萊克(Black,1972)推導出無風險資產不存在情況下的“零貝塔”CAPM.莫頓(Merton,1969,1971,1973a)則提供了連續(xù)時間內的CAPM(稱為ICAPM)。然而,羅爾(Roll,1977)對CAPM的適應性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從而使得金融學家們開始思考如何對CAPM大廈進行根本性的革新而不只是添磚加瓦。金融學大師級學者羅斯(Ross)提出了基于無套利原則的套利定價理論(APT),該理論被公認為是更加成熟的資產定價模型。
程黃維,統計學碩士FRM,金程教育資深培訓師、金程金融研究院資深研究員、CFA、FRM課程中最受學員喜愛的老師之一。憑借著對CFA、FRM考試內容的全面研究,程老師從學員角度出發(fā),提煉、總結了很多金融學習資料和技巧。經過他的概括,各種繁復的公式、理論可以深化為便于推導、記憶的概念,為考生備考提供有效的復習方法。
先后參與編著了包括《中國金融風險管理實踐》、《金程教育FRM一級中文精要》、《FRM-級英文Notes》、《CFA一級英文Study Guide》等參考資料,受到考生的一致好評。
第1章 投資的背景知識
1.1 投資的概念
1.2 金融資產與金融市場
1.2.1 金融資產
1.2.2 金融市場及其類型
1.2.3 金融市場的作用
1.2.4 金融市場交易的微觀機制
1.3 衍生金融工具簡介
1.3.1 原始的金融工具
1.3.2 金融衍生工具
習題
第2章 資產配置
2.1 個人投資生命周期
2.1.1 投資前期工作
2.1.2 投資生命周期
2.1.3 資產組合管理過程
2.2 策略聲明的作用
2.2.1 提出一個現實的投資目標
2.2.2 提供評判資產組合優(yōu)劣的標準
2.3 投資聲明的構成要素
2.3.1 投資目標
2.3.2 投資的約束條件
2.3.3 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習題
第3章 投資的收益與風險
3.1 投資的收益率
3.1.1 期間收益率(HPR)
3.1.2 時間權重收益率
3.1.3 平均法計算收益率
3.2 投資的風險
3.2.1 風險的類型
3.2.2 風險的度量
習題
第4章 有效市場理論
4.1 有效市場假設
4.2 對三種有效市場假設的檢驗
4.2.1 對弱有效市場假設的檢驗
4.2.2 對半強有效市場假設的檢驗
4.2.3 對強有效市場假設的檢驗
4.3 有效市場假設的運用
4.3.1 有效市場假設與技術分析
4.3.2 有效市場假設與基礎分析
習題
第5章 馬克維茨組合理論
5.1 財富效用函數與無差異曲線
5.1.1 財富效用函數
5.1.2 無差異曲線
5.2 有效市場邊界
5.2.1 可行集與有效市場邊界
5.2.2 有效市場邊界的凹面
習題
第6章 資零資產定價模型(CAPM)
第7章 套利定價理論
第8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9章 債券分析
第10章 股票定價分析與組合管理
第11章 期權定價分析與組合管理
第12章 投資的國際視角
第13章 投資的心理視角——行為金融
第14章 行為金融學中的投資策略分析
附錄股票指數
后記
政府債券的性質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第一,從形式上看,政府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具有債券的一般性質。政府債券本身有面額,投資者投資于政府債券可以取得利息。第二,從功能上看,政府債券最初僅僅是政府彌補赤字的手段,但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政府債券已成為政府籌集資金、擴大公共事業(yè)開支的重要手段,并且隨著金融市場的發(fā)展,逐漸具備了金融商品和信用工具的職能,成為國家實施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工具。
、僬畟饕卣。
a)安全性高。
政府債券是政府發(fā)行的債券,還本付息由政府的稅收權利作為保證,它是國家信用的體現。在各類債券中,國債的信用等級通常被認為是最高的。投資者購買政府債券,被認為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投資。
b)流通性強。
政府債券是一國政府的債務,它的發(fā)行量一般都非常大。同時,由于政府債券的安全性高,投資者比較青睞,所以,許多國家政府債券的二級市場十分發(fā)達,一般不僅允許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還允許在場外市場進行買賣。這樣,發(fā)達的二級市場為政府債券的轉讓提供了方便,使其流通性大大增強。
c)收益穩(wěn)定。
政府債券的付息由政府稅收保證,其信用度最高、風險最小,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政府債券幾乎是不可能違約的,每期都能固定地收到利息。此外,假如投資者認購政府債券后到二級市場上轉讓,因政府債券的本息大多數固定且有保障,所以其轉讓價格一般不會像股票那樣容易出現大的波動,轉讓雙方也能得到相對穩(wěn)定的收益。
d)免稅待遇。
政府債券是政府自己的債務,為了鼓勵人們投資政府債券,大多數國家規(guī)定對于購買政府債券所獲得的收益,可以享受稅收上的免稅待遇。因此,政府債券與其他收益證券相比較,具有稅收的優(yōu)惠待遇。比如,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中規(guī)定,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國債利息可免繳個人所得稅。公司的國債利息收入也不用交納公司所得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