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最大熵權賦值法,依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內部控制五大組成要素、內部控制信息兩大核心特征和四項特有屬性,最終確立四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和23個三級指標,構建更適合本書實際情況和研究需要的“強制披露階段”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測評D指數,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明確內部控制缺陷對股權資本成本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及其作用路徑,從內部控制缺陷信息和證券市場投資風險角度出發(fā)結合股東異質性因素,研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股權資本成本相關關系。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股權資本成本研究》在以下三個方面存在創(chuàng)新之處:
首先,內控信息作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披露的質量水平至關重要,針對現有研究中出現分析內控信息披露質量時缺乏有針對性且擬合度高的量化指標的問題,該書依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內部控制五大組成要素、內控信息兩大核心特征和四項特有屬性,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該書后續(xù)實證研究的實際情況和研究需要,一步提高測評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質量的性,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選取不同評價指標,構建更適用于該書實證研究的“強制披露階段(13-17年)”中國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質量測評D指數。該指數的構建拓寬了我國上市公司“強制披露階段”內控信息披露質量研究領域,為學術一步完善內控信息披露評價體系建設增添新的經驗證據。
其次,該書在研究內控信息披露對股權資本成本直接影響時,突破了傳統研究內控信息披露質量單因素的方法,從內控缺陷角度出發(fā),且不同于以往的理論研究簡單地將內控缺陷劃分為“存在”和“披露”兩個階行分析,將上市公司內控缺一步拆分為“存在”“披露”“修正”三個階段,并按類型不同將內控缺陷細分為財務報告類內控缺陷和非財務報告類內控缺陷,實證研究內控缺陷的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對股權資本成本的具體影響。該種細分拓寬了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內在因素的研究視角,豐富了上市公司內控信息披露對股權資本成本影響的實證研究,完善了內控信息披露對股權資本成本影響的邏輯框架,解釋了中國資本市場中產生內幕交易、盈余操控等不正當投資行為存在的原因,剖析了當前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內控信息的認知能力和反應路徑,為公司管理者制定更有利于降低股權資本成本,提高公司價值的內控信息披露制度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實證參考。
后,該書在研究內控信息披露對股權資本成本間接影響時,從股票投資風險和股票流動性角度出發(fā),選擇強制披露制度作為研究階段,并結合股東異質性因素,揭示國企股份制改革背景下,部分外在因素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股權資本成本相關關系產生的調節(jié)效應,拓寬了內控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領域和實證視角。該書的研究視角和研究背景以及所研究的問題均是著眼于中國資本市場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經濟問題,突破傳統研究相關變量對股權資本成本機理分析的企業(yè)制度黑箱,全面深化地研究內控信息強制性披露這一重要的制度因素對股權資本成本的影響,研究多個影響因素疊加后的混合效應,從而加深對股權資本成本影響機理的理解,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內控信息披露與股權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保證研究結果的清晰性和指向性一步豐富了股票估值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