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展覽“世界圖像: 徐冰《蜻蜓之眼》”的總結回顧, 主要包括“展覽”“評論”“對話和訪談”“劇本”四大部分!罢褂[”部分以圖片形式, 對展覽進行了系統(tǒng)性梳理和展示; “評論”部分收錄了八篇學術性文章, 是為對這一展覽所涉及的重要主題的分析和討論; “對話和訪談”部分收錄了徐冰等主要制作人與觀眾、知名導演等的三次訪談; “劇本”部分展示了《蜻蜓之眼》的電影劇本。本書不僅有助于理解《蜻蜓之眼》的創(chuàng)作過程、藝術手段以及思想內涵, 也對于策展人如何做好一部影像展有啟迪意義。
附劇本全文! 《蜻蜓之眼》是國際藝術家徐冰的實驗性影像作品,被稱為影史首部既沒有攝影師,也沒有演員,卻有著完整情節(jié)展開的劇情長片,其影像全部來自公共渠道的監(jiān)控視頻。 本片由著名詩人翟永明擔任編劇兼制片,金馬獎最佳剪輯得主、法國剪輯師馬修(Matthieu Laclau)擔任剪輯兼制片,新媒體藝術家張文超擔任聯(lián)合剪輯,李丹楓(代表作《地球最后的夜晚》《白日焰火》《暴裂無聲》)擔任音效指導,半野喜弘擔任原創(chuàng)音樂。 這部實驗性影像作品延續(xù)了徐冰對于社會現象與技術景觀的批判與反思,將觀看者帶入一個視覺變幻的影像迷宮:我們究竟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而在影像構成的世界中,什么才是真實? 一場可收藏、可無限期流連、可隨時返回現場的紙上展覽,全方位展現《蜻蜓之眼》“無中生有”、從概念到現實的過程,九組關鍵詞、完整時間線記錄、七篇學術評論、三場訪談、二十四張手稿……還原真實創(chuàng)作痕跡,走進藝術家徐冰的車間,理解其學術脈絡、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