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研究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的通史性著作。作者充分借鑒國際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從歐亞大陸交流的宏觀視野,將中國與拜占庭兩方面的主要史料置于共時性時空范圍內互相參證,輔以相關實物與間接資料,采用?北葘、多語言互證、音韻勘同等研究方法,打通其隔閡,在許多關鍵點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較完整地呈現(xiàn)了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的面貌;尤其是,作者重視對兩帝國間中介族群角色的研究,使東西兩大帝國交流關系的內涵更為豐富、充實,面目更為清晰、真切。作者在這一領域的開拓性探索,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視野,將中國與拜占庭帝國關系的研究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本次再版基本保持了第一版的原貌,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有所修改與補充,增補的三篇論文將有助于對正文相關內容的理解。
中國-拜占庭帝國關系研究是國際拜占庭學中后起的研究領域,同時又是中西交流史,尤其是中國與希臘-羅馬世界交流史的一個重要部分。相比以往對這一領域主要是資料性研究、專題性研究,該書堪稱第一部通史性研究專著,其內容和觀點至今仍屬前沿,受到學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作者扎實深厚的學術功底、頗具創(chuàng)新又不失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見微又寬宏的學術視野在本書中得以充分展現(xiàn)。
張緒山,1991-1998年留學希臘,先后就讀于薩洛尼卡亞里士多德大學語言學院和艾奧尼納大學歷史考古學系,1998年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人文學科)委員;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南開大學東歐-拜占庭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外關系史和中世紀史的研究。著有《6-7世紀中國和拜占庭帝國關系》《史學管見集》《隨緣求索錄》,譯有《封建社會》《國王神跡《何為封建主義》等經典學術名著。
前言
第一編 拜占庭文獻所見中國及其事物
第一章 科斯馬斯中國聞紀
第二章 普羅可比和彌南德記載中的絲綢貿易
第三章 西摩卡塔所記中國歷史風俗事物
第四章 拜占庭史料所見中國育蠶術之傳入
第二編 中國史料所見拜占庭帝國事物
第五章 漢籍所見拜占庭帝國名稱、地理、歷史與傳說
第六章 拜占庭帝國與中國的外交交往
第七章 景教東漸及傳入中國的希臘-拜占庭文化
第八章 我國境內發(fā)現(xiàn)的拜占庭金幣及相關問題
第三編 中國-拜占庭關系中的中介族群
第九章 北方草原之路上的突厥-粟特人
第十章 中部絲綢之路上的薩珊波斯人
第十一章 南方海路上的各族群
附錄
參考文獻
拜占庭帝國皇帝列表
索引
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