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應用型機械類本科專業(yè)技術基礎課教學用書。
本書根據(jù)機械學科一線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以“強化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優(yōu)化綜合素質”為教學宗旨,為適應高等工科教育專業(yè)改革和按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需要進行編寫。本書共分為六章:金屬液態(tài)成形、金屬塑性成形、連接成形、非金屬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材料成形方法選擇。章后附有習題。
本書以零件結構設計與成形方法適應性為主線,介紹了當今材料成形的新工藝、新技術、新進展,強化了常用成形方法選擇的實例分析。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遵循教指委相關指導文件和高等院校學生學習規(guī)律編寫而成。踐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編者根據(jù)機械學科一線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以“強化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優(yōu)化綜合素質”為教學宗旨,對第3版進行了修訂。
本書以零件結構設計與成形方法及適應性為主線,講述工程材料除切削加工以外的常用成形方法、常用成形方法零件的結構工藝性與選擇實例分析。除著重講述應用廣泛的傳統(tǒng)成形方法外,本書還介紹了發(fā)展前景好及當今日趨成熟、應用廣泛的材料成形新工藝、新技術、新進展,增加了掃碼觀看部分成形工藝原理的視頻。
全書共分六章:金屬液態(tài)成形、金屬塑性成形、連接成形、非金屬材料成形、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材料成形方法選擇。章后附有習題。
本書強調(diào)實用性,突出工程實踐,內(nèi)容適度簡練,并注意跟蹤科技前沿,合理反映時代要求。與第3版相比,本書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改進:
1第3版中涉及的國家標準更新,采用最新國家標準替換了老標準。
2修訂了書中個別圖形存在的問題,修訂和增刪了部分視圖的文字或符號標注。
3將文中別字、錯字以及表述不夠嚴謹之處進行了更正。
4對各種成形方法中非常專業(yè)和深奧的內(nèi)容進行了簡化和通俗化處理。
5增加了近幾年在成形中應用廣泛的新工藝技術:如特種鑄造中的消失模鑄造技術、塑性成形中的輥鍛技術、連接成形中的攪拌摩擦焊、快速原型成形技術、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技術在成形中的應用等。
6應用二維碼技術展示工藝原理的動畫、視頻。
7提供課程教學網(wǎng)站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3392832.html,供學生課后學習。
學習本書內(nèi)容之前,應修完“工程圖學”“工程訓練”“工程材料”等課程。
本書第1章由趙占西、于赟、張可召編寫,第2章由顧用中、趙占西、王建平編寫,第3章由袁勤編寫,第4章由顧用中、施江瀾、趙占西、張可召編寫,第5章由趙占西、張可召編寫,第6章由施江瀾、趙占西編寫。全書由趙占西統(tǒng)稿。
本書由東南大學湯崇熙教授主審,東南大學多位專家對書稿也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雖竭盡全力但書中仍難免有錯誤與欠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高等院校教師
前言
第1章金屬液態(tài)成形1
11金屬液態(tài)成形工藝基礎2
111熔融合金的流動性及充型能力2
112合金的收縮4
113鑄件的常見缺陷10
12砂型鑄造11
121砂型鑄造造型(造芯)方法11
122造型材料15
123砂型鑄造工藝設計16
124鑄件結構工藝性22
13特種鑄造30
131熔模鑄造30
132金屬型鑄造32
133壓力鑄造33
134低壓鑄造35
135離心鑄造36
136擠壓鑄造37
137消失模鑄造38
14常用合金的鑄造及鑄造方法選擇39
141鑄鐵的鑄造39
142鑄鋼的鑄造47
143銅、鋁合金的鑄造48
144常用鑄造方法的選擇49
習題51
第2章金屬塑性成形53
21金屬塑性變形基礎54
211金屬塑性變形概念54
212影響金屬塑性成形性能的內(nèi)在
因素與加工條件55
213金屬塑性變形對組織和性能的
影響56
214常用合金的壓力加工性能57
22自由鍛58
221自由鍛工序58
222自由鍛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60
223自由鍛件的結構工藝性65
23模鍛67
231錘上模鍛特點與鍛模結構67
232錘上模鍛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69
233錘上模鍛件的結構工藝性74
234壓力機上模鍛75
235胎模鍛77
24板料沖壓78
241分離工序79
242變形工序82
243冷沖壓模具86
244沖壓工藝設計實例分析88
245沖壓件結構工藝性89
25其他塑性成形方法91
251擠壓92
252拉拔93
253輥軋94
254旋壓95
255精密模鍛95
256超塑性成形96
26常用塑性成形方法的選擇97
習題99
第3章連接成形102
31熔焊成形基礎103
311焊接電弧與電弧焊冶金過程103
312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104
313焊接應力與變形106
314焊接缺陷與檢驗110
32電弧焊112
321焊條電弧焊112
322埋弧焊117
323氣體保護電弧焊118
324等離子弧焊接與切割120
33其他焊接方法121
331非電弧熔焊121
332壓焊124
333釬焊127
34常用金屬的焊接及被焊工件結構
工藝性129
341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129
342常用焊接方法的選擇133
343被焊工件結構工藝性134
35膠接138
351膠接的特點與應用138
352黏結劑139
353膠接工藝139
習題141
第4章非金屬材料成形145
41塑料成形145
411塑料的成形工藝性146
412塑料成形方法148
42橡膠成形159
421橡膠的壓制成形160
422橡膠的注射成形162
43陶瓷成形163
431澆注成形164
432壓制成形165
433等靜壓成形167
434熱壓燒結168
435熱壓注成形168
436其他成形方法169
44復合材料成形170
441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成形170
442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成形176
443陶瓷基復合材料的成形179
習題180
第5章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
方法181
51粉末冶金成形181
511粉末冶金成形的特點與應用181
512模壓粉末冶金成形工藝過程183
513模壓成形粉末冶金制品的結構
工藝性186
514粉末冶金非模壓特殊成形方法188
515幾種典型粉末冶金材料189
52其他新型成形方法簡介190
521快速成形技術190
522半固態(tài)合金成形191
523電磁成形193
524液壓成形194
525計算機技術在材料成形中的
應用194
習題196
第6章材料成形方法選擇197
61材料成形方法選擇的原則與依據(jù)197
611材料成形方法選擇的原則197
612材料成形方法選擇的依據(jù)199
613常用成形方法的比較202
62常用機械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選擇203
621軸桿類零件203
622盤套類零件204
623機架箱座類零件205
63毛坯成形方法選擇舉例206
631承壓液壓缸206
632開關閥207
633單級齒輪減速器207
634汽車發(fā)動機曲柄連桿機構209
習題211
參考文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