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與山西文化的淵源
2021 年8 月20 日,我們首次將置入了實景掃描資產(chǎn)的《黑神話:悟空》第二部預告片對外發(fā)布。預告片中展現(xiàn)了山西晉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的部分彩塑,祂們身影斑駁,情態(tài)各異,室火豬扭動頭顱,下一刻,天命人現(xiàn)出原形。
發(fā)布當天下午,發(fā)行同事告訴我很多山西玩家甚至地方官號都在轉發(fā),海外用戶反饋也非常熱烈。這些800 年前的文化遺產(chǎn),似乎以一種從未有過的形式再次打動了很多人。歷史,以這樣奇妙的方式照進了現(xiàn)實。
楊奇(美術負責人)一直說老祖宗賞飯吃,對場景物件但凡能用實景掃描的,盡量不再重新設計。但這次因為實景掃描收到如此之多的贊譽,激發(fā)了大量玩家的自豪感,我有些始料未及。在此之前,行業(yè)里從未有過大規(guī)模真實掃描文物古跡直接放入游戲中的案例,于是此后我們更加堅定了這一策略,直到游戲正式發(fā)布。
有人說,山西蹭了黑神話的熱度。事實上恰好相反,是我們主動蹭了山西豐富的文物古建來給游戲品質加分,是我們一直在蹭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那些璀璨奪目美輪美奐的精華,才讓游戲多了幾分高級、地道與親切。作為游戲開發(fā)者與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生在現(xiàn)代中國,把題材、故事、畫面、聲音乃至玩法都立足于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去盡情做各種二創(chuàng),是極其幸運的。因為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先人為我們實實在在留下了難以計數(shù)的文化瑰寶與傳世經(jīng)典,其中相當?shù)牟糠,至今仍被各地的文保部門保護得很好,山西即是其中典型。這些國寶安坐千年,一旦有心的后輩將其再次發(fā)現(xiàn),便能自然綻放出不朽的神韻。
大型的游戲,通常需要提供數(shù)十小時的互動敘事體驗,為了讓人信服與沉浸,除了故事本身的劇情與表演,往往還需輔以深厚的文化背景,精妙的哲學底蘊與鮮明的價值主張。其中很多廣受贊譽的優(yōu)秀作品,都會選擇立足于本土文化與經(jīng)典作品展開;哪怕不直接改編,大多也能明顯感受到創(chuàng)作團隊對當?shù)匚幕纳羁汤斫馀c由衷熱愛。
《西游記》,這部誕生于明代的偉大小說,也是融會了之前的神話、傳說、戲曲與民間故事而寫成;自它誕生后,又被不斷演繹與改編。及至今日,誰也不敢說對《西游記》的發(fā)掘、探索與再創(chuàng)作已經(jīng)窮盡。這正是經(jīng)典能夠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西游記》從來沒有被束之高閣,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創(chuàng)作者用當下的藝術形式、當下的技術手段、當下的價值理念重新講述。由此,取經(jīng)之路延續(xù)不絕,生生不息。
文化是土地,創(chuàng)作者是種子。先有廣闊肥沃的土地,創(chuàng)作者的表達需求才能得以扎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黑神話:悟空》,便是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上,剛剛長出的一株新芽。
馮驥
游戲科學創(chuàng)始人兼CEO,《黑神話:悟空》制作人
2024 年10 月
本書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張平,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游戲科學創(chuàng)始人兼 CEO、《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作序;對話篇收錄新華通訊社記者張揚、解園采訪手記,他們長期致力于文化、歷史及科技領域的深度報道,擁有豐富的采訪經(jīng)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講述篇匯聚35個講述人對29個景點深入講解,包括專家學者、文博人、記者、作家、古建博主、金牌講解員、文物守門人等。啟示篇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顧玉才、明叔雜談公眾號負責人明金維、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山西鵬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鄭鵬、古建筑畫家連達以獨特視角傾情撰寫。此外,知名攝影師馬毅敏、胡遠嘉、阮禎鵬等為本書提供了精美圖片,多角度展現(xiàn)山西古建之美。
對話篇
對話馮驥 / 002 記者手記 / 018
對話游戲科學 / 024 記者手記 / 034
講述篇
杭侃云岡石窟:平城時代最大的國家工程 / 044
李駿虎云岡石窟:這樣的藝術能鋒利地劈開歷史 / 054
李雪芹華嚴寺:我所熱愛的,超越了古建筑實體 / 064
劉若男善化寺:讀懂古建里蘊藏的文化傳承密碼 / 076
晉宏志永安寺:多元文化的璀璨瑰寶 / 084
楊 毅懸空寺:一座被三根馬尾吊著的空中樓閣 / 092
李耀華覺山寺:從相遇相伴到相守相知 / 102
永昕群應縣木塔:中國建筑的百代標程 / 110
王學濤應縣木塔:永鎮(zhèn)金城,莫要失言 / 118
齊鳳翔崇福寺:抱愧千年古寺 / 128
孫小寒南山寺(佑國寺):故地重游,我依舊是我 / 140
崔玉卿金閣寺:穿越時空的橋梁 / 150
胡俊英佛光寺:一位守護者的自述 / 160
劉 勇佛光寺:穿越千年的大唐榮耀 / 170
錢文忠南禪寺:祖先的信仰天地 / 178
任毅敏南禪寺:一次陰差陽錯后的一生堅守 / 190
王晉苗惠濟寺:有緣相逢,就是人間值得 / 200
王金平永祚寺:雙塔凌霄,福運永祚 / 212
張 引晉祠:在這里聆聽土木絕唱 / 220
雷雅仙鎮(zhèn)國寺:五代十國稀世珍品 / 230
張 蕓雙林寺:遇見眾神與眾生 / 236
崔曉榮觀音堂:我與三只悟空的不解之緣 / 250
張宇飛崇慶寺:守護古寺三十載,更要傳承歷史記憶 / 258
李吉毅西溪二仙廟:惦記千年廟宇,因那處有相識的守護人 / 268
趙學梅玉皇廟:一廟文化,半廟神仙 / 278
王 進小西天:我的西天取經(jīng)之路 / 286
馬毅敏廣勝寺:塔我相應 / 296
曹 旭鐵佛寺:明代彩塑特例中的特例、異類中的異類 / 306
王春波汾城古建筑群:在古建筑面前,古人要比修繕者聰明 / 312
解玉霞福勝寺:渡海觀音懸塑的不朽風華 / 322
李博飛云樓:我與中華第一木樓的三次親密接觸 / 330
賈毓秀飛云樓:半截插在云里頭 / 338
傅文元關帝廟:承載千年文化,連接神話世界 / 350
何晉陽
席九龍永樂宮:七百年前的新生和七十年前的重生 / 356
啟示篇
顧玉才山西古建要保起來,也要用起來活起來 / 368
明金維 何以游戲?何以山西? / 372
葛劍雄 關于游戲和游戲產(chǎn)業(yè)的幾點思考 / 378
鄭 鵬 古建保護中的民企擔當與探索 / 384
連達我畫山西古建筑 / 392
編后記 /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