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首先將理論分析與我國農村現實相結合,指出我國農村居民“新農!眳⒈P袨槭怯邢蘩硇缘模俗龀隽怂膫基本判斷;其次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微觀數據及相關的宏觀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進行了實證研究,定量分析結果支持了基本判斷。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內容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社會保障
2.1.2 社會保險
2.1.3 養(yǎng)老保險
2.2 國外研究文獻綜述
2.2.1 國外農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相關研究
2.2.2 居民參加養(yǎng)老保險意愿與行為的相關研究
2.3 國內研究文獻綜述
2.3.1 對老農保的相關研究
2.3.2 對新農保的相關研究
2.4 文獻述評
第3章 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1 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1.1 計劃經濟時期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
3.1.2 市場經濟時期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
3.2 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
3.2.1 農村居民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3.2.2 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3.3 不同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比較分析
3.4 小結
第4章 影響農村居民參保行為的理論分析與基本假設
4.1 基本理論
4.1.1 生命周期假說
4.1.2 世代交疊模型理論
4.1.3 政治經濟學派的相關理論
4.1.4 市場失靈理論
4.1.5 收入再分配理論
4.1.6 父愛主義理論
4.2 我國農村的現實問題
4.2.1 養(yǎng)兒防老觀念短期難以改變
4.2.2 居住環(huán)境固定且文化水平有限
4.2.3 城鎮(zhèn)化率逐年提高
4.2.4 收入水平較低且收入穩(wěn)定性差
4.3 關于農村居民參保行為的理論假設與基本判斷
4.3.1 有限理性假設
4.3.2 影響農村居民參保行為因素的基本判斷
4.4 小結
第5章 農村居民新農保參保行為的實證分析
5.1 數據來源
5.2 變量選取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2.3 其他控制變量
5.3 實證方法的介紹
5.3.1 二元選擇模型
5.3.2 有序選擇模型
5.3.3 Heckoprobit模型
5.4 農村居民是否參保的實證分析
5.4.1 模型設定
5.4.2 估計結果及經濟意義解釋
5.5 農村居民繳費檔次選擇的實證分析
5.5.1 模型設定
5.5.2 估計結果及經濟意義解釋
5.5.3 穩(wěn)健性檢驗
5.6 城鎮(zhèn)居民城居保參保行為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7 小結
第6章 結論、政策建議及展望
6.1 結論
6.2 政策建議
6.3 展望
附錄
附錄1 2018年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繳費檔次的設定情況
附錄2 部分年份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城鎮(zhèn)化率
附錄3 2017年和2015年Heckopr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
附錄4 Heckoprobit模型穩(wěn)健性檢驗的邊際效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