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家政策及相關文件的解讀,勞動教育歷經兩年的雛形期發(fā)展,目前已被公認為一門必修課程,受到各學段教學的高度重視。從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具體內容、課程設置等各方面的明確要求,到師資隊伍建設、各方制度保障、教學成果納入評優(yōu)范圍等利好的激勵政策,勞動教育正逐步踏上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道路。該教材內容全面,囊括普通高等學校專業(yè)類課程,主要與服務學習、實習實訓、科學實驗、社會實踐、畢業(yè)設計等相結合開展各類勞動實踐,注重分析相關勞動形態(tài)發(fā)展趨勢,強化勞動品質培養(yǎng),同時考慮增加公共必修課教學內容,比如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勞動精神和勞動實踐。特色:(1)充分體現(xiàn)因校制宜的原則,彰顯大連藝術學院特色勞動教育。在寫作格式上實現(xiàn):既是教師備課教案,也是學生學習筆記,又是課后作業(yè)本。每節(jié)包括:學習目的、學習重難點、學習內容、學習收獲、延伸學習。聯(lián)系實際部分要體現(xiàn)五育并舉中大藝大思政育人特色。(2)強化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注重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形成勤儉、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的勞動精神。(3)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并用。把握勞動教育的根本特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生產和社會性服務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善于觀察思考,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4)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彰顯時代特征。在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勞動、傳統(tǒng)工藝項目育人功能的同時,緊跟科技發(fā)展和產業(yè)變革,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工具、勞動技術、勞動形態(tài)的新變化,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內容、途徑、方式,增強勞動教育的時代性。(5)發(fā)揮主體作用,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關注學生勞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增強獲得感、成就感、榮譽感。鼓勵學生在學習和借鑒他人豐富經驗、技藝的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本書在編撰體例、排版方式上也做了有益的嘗試與創(chuàng)新。本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念,本書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配有典型案例、作業(yè)留白,在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隨時記錄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成長經歷,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一本書也是一個學習筆記;在內容編排上,我們對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實踐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作了明確的表述。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基本內容入手,系統(tǒng)闡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核心內容,科學認識勞動發(fā)展新趨向與未來勞動、中國古代勞動教育觀與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觀,進而向學生準確介紹勞動精神、弘揚勞動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弘揚工匠精神,最后,通過學生們身邊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
前 言
202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把我們黨的教育方針表述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是教育方針重大而明確的指向規(guī)定。這一指向規(guī)定既是針對一些學校事實上實行的不完全教育的弊端,也是針對當前社會和當代青少年的特點,更是面向未來發(fā)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系統(tǒng)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書本知識,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書本知識的能力,兩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共同達成教育的目的。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體現(xiàn)著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發(fā)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就要改革教育教學途徑和方法,保障貫徹教育原則和體制機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編輯出版這本《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程》的目的就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基本內容入手,系統(tǒng)闡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核心內容,科學認識勞動發(fā)展新趨向與未來勞動、中國古代勞動教育觀與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觀,進而向學生準確介紹勞動精神、弘揚勞動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弘揚工匠精神,最后,通過學生們身邊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本書是在大連藝術學院多年來勞動教育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基礎上總結提煉而成的。大連藝術學院作為一所藝術類綜合學校,針對藝術類大學生的特點,多年來在勞動教育教學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學校始終踐行以“思政鑄魂、立德育人、大愛情懷、守正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育人理念,構建了“大思政+美育+勞動教育+實踐教學”的融合育人模式,重視將勞動育人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健全了五育并舉教育體系。在國家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從藝術院校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將新時代勞動教育目標對接高素質應用型藝術人才培育目標,以農耕文化和勞動教育交叉融通為總體思路,開展了“設立一個目標、編寫一本教材、開設一批課程、建設一個基地、打造一系列活動、培訓一支隊伍”的“六個一”工程,構建了“藝術+農耕文化+勞動”的教育框架,形成全校聯(lián)動、部門協(xié)同的勞動教育體系,讓勞動教育面貌一新,走出了一條新時代藝術院校開展勞動教育的新路,形成了獨有的特色做法和經驗。2022年大連藝術學院獲批遼寧省首批勞動教育示范學校。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教材,本書在編撰體例、排版方式上也做了有益的嘗試與創(chuàng)新。本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理念,本書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配有典型案例、作業(yè)留白,在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隨時記錄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成長經歷,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一本書也是一個學習筆記;在內容編排上,我們對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實踐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作了明確的表述。
衷心希望本書能夠為推動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王賢俊,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南開大學客座教授,遼寧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理事? 現(xiàn)任大連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先后出版了《藝術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大思政育人理念與實踐》等近20部專著、教材;完成國家級、省級重大課題10余項;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fā)表文章20余篇。
目 錄
第一編 學懂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核心/
一、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勞動本質和意義/
二、政治經濟學語境中的價值與勞動/
三、科學社會主義論述中的勞動正義與勞動解放/
第二節(jié) 科學認識勞動發(fā)展新趨向與未來勞動/
一、勞動發(fā)展新趨向/
二、人工智能發(fā)展與未來勞動/
第二章 中國古代勞動教育觀與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觀/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豐富的勞動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一、中國古代勞動教育思想蘊含中華民族的智慧/
二、“日用而不知”的勞動教育模式/
第二節(jié) 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勞動教育思想/
一、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勞動教育思想/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的勞動教育思想/
三、新時代勞動教育思想/
第二編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
第三章 弘揚勞動精神/
第一節(jié) 認識勞動精神/
一、勞動精神的基本內涵/
二、勞動精神的生成邏輯/
第二節(jié) 理解勞動精神/
一、勞動精神的核心內容/
二、勞動精神的核心價值/
第三節(jié) 踐行勞動精神/
一、弘揚勞動精神的意義/
二、如何踐行勞動精神/
第四章 弘揚勞模精神/
第一節(jié) 認識勞模精神/
一、認識勞動模范和勞模精神/
二、勞模精神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理解勞模精神/
一、勞模精神的核心內容/
二、勞模精神的核心價值/
第三節(jié) 踐行勞模精神/
一、弘揚勞模精神的意義/
二、如何踐行勞模精神/
第五章 弘揚工匠精神/
第一節(jié) 認識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
二、工匠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理解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核心內容/
二、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
第三節(jié) 踐行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價值取向/
二、如何踐行工匠精神/
第三編 參加勞動實踐
第六章 建設美麗家園/
第一節(jié) 我愛我家勞動/
一、清潔衛(wèi)生類家務勞動/
二、整理類家務勞動/
三、維修類家務勞動/
四、烹飪類家務勞動/
第二節(jié) 我愛我校勞動/
一、美化校園環(huán)境/
二、美化寢室/
第三節(jié) 我愛社區(qū)勞動/
一、積極參與社區(qū)勞動的意義/
二、社區(qū)勞動的內容與策劃/
第七章 九棵槐大學生農耕園農耕體驗/
第一節(jié) 農業(yè)與農業(yè)勞動/
一、認識農業(yè)/
二、認識農業(yè)勞動/
第二節(jié) 九棵槐農耕園介紹/
一、學?傮w介紹/
二、九棵槐農耕園核心基地介紹/
第三節(jié) 積極參與農耕實踐/
一、體認農耕勞動價值/
二、認識傳統(tǒng)農耕勞動/
三、認識現(xiàn)代智慧農耕勞動/
第八章 投身社會實踐/
第一節(jié) 社會實踐勞動/
一、社會實踐勞動的內涵/
二、社會實踐勞動的教育定位/
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勞動/
第二節(jié) 勤工助學勞動/
一、高校勤工助學的內涵與特點/
二、高校勤工助學勞動的教育定位/
三、勤工助學勞動實踐路徑/
第三節(jié) 志愿者服務勞動/
一、志愿者服務勞動的內涵/
二、志愿者服務勞動的教育定位/
三、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勞動/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