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知識是追求真理的副產品

 知識是追求真理的副產品

定  價:68 元

叢書名:哲學與藝術對話錄

        

當前圖書已被 5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梅劍華 主編
  • 出版時間:2025/4/1
  • ISBN:9787532192205
  • 出 版 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0-0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32開
9
7
1
8
9
7
2
5
2
3
0
2
5

藝術與哲學對話錄系列由服務器藝術與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院聯(lián)合推出,在哲學與藝術交界地帶,尋找有意思的話題。

第2輯《知識就是追求真理的副產品》是由梅劍華主編的又一跨學科思想力作。本書延續(xù)了藝術與哲學深度對話的獨特路徑,收錄九場前沿學術講座與對談,以多元視角探討人類精神世界的核心命題,為當代知識界提供了一場貫通理性與感性的思想盛宴。

全書圍繞真理與創(chuàng)造展開多維度思辨。從蘇德超以游戲為切口揭示生命意義的當下性,到朱銳、陳常燊對藝術贗品與原真性的哲學辨析;從姬志闖解析古德曼構造世界理論中的藝術認識論轉向,到湯志恒探討時間性藝術品的審美體驗如何突破現在主義的桎梏,學者們不斷叩問藝術與真理的共生關系。任會明以核心命題知識是追求真理的副產品為原點,重新勘定認知活動的價值坐標;程廣云則跨越創(chuàng)世神話與末世科幻的時空維度,追問人類文明的終極意義。陳敬坤、孟強更將目光投向科技前沿,從泛心論到人工智能,從拉圖爾的科技哲學到數字時代的本體論重構,展現出哲學回應現實命題的思辨力量。

這些對話打破了學科壁壘,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感性實踐與哲學思辨的理性分析之間架起橋梁。無論是探討符號系統(tǒng)的認知功能,還是剖析時間體驗的審美維度,學者們始終保持著對何以為真的執(zhí)著追問。本書既延續(xù)了首輯對世界本質的哲學叩問,又進一步拓展至科技倫理、藝術本體、文明演進等當代議題,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動態(tài)的思想圖譜。它不僅是學術研究的深度碰撞,更是面向大眾的智性邀請在藝術與哲學的共振中,重新發(fā)現追求真理的多種可能。適合藝術理論研究者、哲學愛好者及所有關切人類精神圖景的讀者閱讀。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