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更是一部關于如何成為更好的人的生命教科書。本書以十二講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走進孔子,親近《論語》。從孔子生平講起,依次探討學習的快樂、君子的修養(yǎng)、仁愛的境界、禮樂的熏陶、志向的樹立、行道的堅持、智慧的開啟、朋友的選擇政治的理想,直至職業(yè)的追尋。
本書不僅注重經(jīng)典語句的解讀,更結(jié)合當代視角,對《論語》中深藏的思想力量進行溫和而有力的闡發(fā),幫助讀者將古人的智慧融入今日的生活與成長之中。本書適合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及每一位愿意與孔子相遇的讀者閱讀與珍藏。
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越來越有影響力了,我們的文化追根溯源還是要回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幾千年來,以儒學為核心的文化符號已經(jīng)深深烙印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之中。無論你是不是讀過儒家哲學的典籍,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zhì),共同的心理傾向,思維模式實際上都在潛移默化地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孟子也表達過這個觀點: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如果想要去了解我們這個民族的思想情感和價值根源,一定要去讀儒家典籍,而如果要挑一本最經(jīng)典的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一定非《論語》莫屬。子曰的語錄體,為我們打開了觸碰圣人靈魂的大門,遙想圣人音容,如司馬遷所嘆: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
《論語》是四書之一,四書之名肇始于宋代四書之名,南宋大儒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單獨擇出,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就此儒家道統(tǒng)慧命開啟了新的傳承。儒學自孔子至今兩千五百多年的時間,經(jīng)過歷史的沉淀,成為中國哲學的中流砥柱。在當代社會視角的審視下,儒學所呈現(xiàn)出的當代意義主要有三點。首先,儒學對于中華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精神和價值的引領。不言而喻,今天無論是對于個體的生命成長、立身處世,還是家國情懷的培育、國際關系的處理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精神內(nèi)核。其次,儒學的精神本質(zhì)上是實踐精神,它并不是高頭講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一種真切的道德實踐。這種實踐精神必將引領我們?yōu)檎麄社會的和諧安定成為更好的自己。最后,儒學作為心性之學,其意義在于幫助我們安頓好自己的身心,唯有安頓好自己,才能有資格談論其他。每個人都去努力踐行,天下的人就會得到安頓,才可能實現(xiàn)孔子的社會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寫作這本小書的因緣始于講授《論語》的經(jīng)歷,在閱讀古今大家研究力作的基礎上,再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而逐漸形成。這本書比較適合那些想要了解儒家思想,想要找到一本有主題引領并難易適中的書的讀者。本書選取了十二個主題,也可以說是理解《論語》核心思想的十二把鑰匙,這樣的設計也可能會給那些想要按照主題來講授《論語》的師友一些參考。書中特別加入了生僻字詞的注釋,幫助讀者更加迅速理解文意,盡量減少一些年輕讀者見古文而生畏的感受。
這本小書也只是為讀者搭一座走近經(jīng)典的小橋,亦或是造了一葉小舟,提供一點方便法門。儒學是有情感,有溫度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機會能遇見孔子,展開心靈、精神上的對話。這是一種可以穿越時空的詩意浪漫。也許是看似偶然的相遇,但卻是我們內(nèi)在精神生命成長的必然尋找。
讓我們一起遇見孔子,開啟這一場跨越時空的生命對話吧!
齊蘭英,同濟大學哲學博士,讀博期間積極投身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教育與傳播,F(xiàn)任職于上海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主要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與闡釋,特別關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于個體生命成長的建構(gòu)與完善。自2021年以來,連續(xù)四年在校內(nèi)開設《論語》與儒家思想選修課課程。通過儒家思想的智慧開啟學生心智,讓學生獲得自我成長的力量,完善精神品格。
目 錄
第一講 孔子生平與《論語》其書
一、時代背景
二、走近孔子
三、周游列國
四、《論語》其書
第二講 學中有樂學習讓你快樂嗎?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一、溫故而知新
二、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三、上學而下達
第三講 有德君子君子是什么樣的人?
一、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二、君子懷德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四、君子之過
第四講 仁愛為本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一、仁者愛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里仁為美
四、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五講 禮的涵養(yǎng)以禮養(yǎng)成謙謙君子
一、吾從周
二、禮之用,和為貴
三、繪事后素
四、不學禮,無以立
第六講 樂的熏陶君子之樂怎能沒有音樂?
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二、樂其可知也
三、盡善盡美
第七講 君子之志相同的志向讓我們走到一起
一、匹夫不可奪志也
二、各言爾志
三、士不可以不弘毅
四、君子謀道不謀食
第八講 直道而行永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一、人之生也直
二、以直報怨
三、舉直錯諸枉
四、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第九講 知者不惑如何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一、四十不惑
二、人焉廋哉
三、樊遲問知
四、知者樂水
第十講 交友之道什么樣的朋友值得交?
一、道不同,不相為謀
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三、以文會友 以友輔仁
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十一講 治國之道儒家社會理想的實踐
一、為政以德
二、政者,正也
三、割雞焉用牛刀
四、鳥獸不可與同群
第十二講 職業(yè)精神選擇一個喜歡的職業(yè)吧!
一、吾執(zhí)御矣
二、君子不器
三、從吾所好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論語》全文
附錄二 你一定要讀《論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