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記論》原書共設37章和2個附錄。全書可分為4個基本部分:第1章簡要介紹了威尼斯的復式簿記。第2至第4章主要說明財產盤存與財產目錄的編制方法,其中第3章還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財產目錄編制實例。第5章至第37章介紹了用借貸復式記賬法進行會計處理的方法,包括3本賬簿的開設、借貸記賬法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會計分錄的編制、分錄賬的登記和過賬,以及編制試算表的方法等。最后的2個附錄分別是商人需要記錄的項目和分類賬過賬舉例。此外,本書另有3個附錄介紹作者帕喬利其人。
《簿記論》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簿記的著作,是會計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篇章,它的問世不僅結束了簿記作為一種技術性工作的階段,使簿記成為一門科學,而且在世界會計發(fā)展史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影響極其深遠的時代盧卡·帕喬利時代。時至今日可見,《簿記論》不僅整整影響了一個世紀,而且歷經五個世紀,其影響經久不衰。
帕喬利的名字是同復式簿記和建立在復式薄記基礎上的現代會計緊緊聯在一起的,盡管帕喬利的《簿記論》是否為第一本描寫復式簿記的著作可能仍有爭論,但不管研究結論如何,都無損于帕喬利這部膾炙人口的著作在會計發(fā)展史中的地位及其深遠影響。亨德里克森認為,1494年在威尼斯由盧卡·帕喬利出版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是第一本描述復式簿記制度和提供會計記錄論據的著作,雖然帕喬利不是復式簿記的創(chuàng)始人,而他的著作卻把復式簿記的利用推廣到全歐洲"。井尻雄士在談到《簿記論》時指出,不用說,盧卡·帕喬利1494年在威尼斯出版的關于《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對復式簿記來講,具有里程碑的性質"。確實,樸素精巧的復式簿記原理中,以借、"貸"為記賬符號來相互聯系地反映每一筆經濟交易的全貌,使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等規(guī)則不僅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也閃爍著辯證法精神的燦爛光芒。
帕喬利作為現代會計之父是當之無愧的,500多年來,人們以不同的形式緬懷盧卡·帕喬利這位著名的學者。為了紀念他對數學和簿記學的巨大貢獻,他的家鄉(xiāng)圣塞波爾克羅于1878年在市立美術館為其專門建立了一座大理石紀念碑,并寫下如下的感人銘文:"獻給盧卡·帕喬利:他是列奧拉多·達·芬奇和雷奧,貝蒂斯塔·阿爾貝蒂的朋友和教師。他首先賦予代數以科學的地位和結構:他是把數學應用于幾何學的偉大先驅;他創(chuàng)立了復式薄記并撰寫了其后來成為未來思想的基礎和不變形式的數學著作。"為了將帕喬利思想和帕喬利精神發(fā)揚光大,意大利還專門成立了帕喬利協會。為了緬懷并追思這位公認的現代會計之父"對會計科學及其理論發(fā)展的貢獻,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會計學者,還于1994年在盧卡·帕喬利的家鄉(xiāng)舉行了紀念《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這一名著問世500周年的隆重集會,
帕喬利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出版發(fā)行之后,被譯成多種文字而影響整個會計職業(yè)界。1876年被譯成德文,1878年被譯成意大利文,1893年被譯成俄文,1896年被譯成荷蘭文。20世紀早期,約翰·B·蓋吉斯彼克和皮爾特羅,克里弗利分別于1914年和1924年將該書翻譯成英文:1920年日本人平井泰太郎根據蓋吉斯彼克的英文版譯成日文;我國著名會計大師陸善熾先生1935年曾根據平井泰太朗的日文版譯成中文,并在《會計雜志》第六卷上分期連載;1963年,R·G·布朗和K·S·約翰斯頓用現代英語再次將其翻譯傳播:1988年,廈門大學林志軍、李若山和李松玉三位會計學博士據此譯成中文并題為《巴其阿勒會計論》由立信圖書用品社出版。《簿記論》中文本的問世,為有興趣了解帕喬利原著的我國讀者提供了條件,該書中譯本的概要還被收入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西方會計學名著導讀》一書之中。
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14451517),意大利數學家、會計學家、藝術家。他的巨著《數學大全》開創(chuàng)了世界會計發(fā)展史上的新時代盧卡·帕喬利時代,從而把古代會計推進到近代會計的歷史階段,帕喬利也因此被公認為現代會計之父。
譯者簡介:
林志軍,中國第一位經濟學及會計學博士,曾先后在廈門大學、萊斯布里奇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任教,現為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
李若山,新中國成立以來自己培養(yǎng)的第一位審計學博士。曾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會計系副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F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專業(yè)會計碩士學術主任、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國資委預算委員會委員、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李松玉,現為山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英文版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成功的商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威尼斯和其他地方正確設置分類賬和分錄賬的方法。
第二章 本篇第一部分:財產盤存。什么是財產目錄,商人必須怎樣編制財產目錄。
第三章 財產目錄及其編制手續(xù)的實例。
第四章 對成功的商人的訓誡與忠告。
第五章 本篇第二部分:賬務處理。怎樣理解賬務處理,它包括哪些內容,商人的三本主要賬簿。
第六章 第一本賬簿稱為備忘簿,或稱雜記簿或家務費用賬簿。怎樣理解備忘簿,怎樣登記和由誰來登記。
第七章 驗證所有賬簿。為什么要驗證賬簿,由誰來驗證。
第八章 登記備忘簿的方法及示例。
第九章 商人購貨的九種常用方式。或多或少地需要賒購的貨物。
第十章 第二本重要的業(yè)務賬簿稱為分錄賬。什么是分錄賬,怎樣有條理地登記分錄賬。
第十一章 分錄賬使用的兩個表達符號,它們在威尼斯尤其流行:一個稱為Per,另一個稱為A;應該怎樣理解它們。
第十二章 在分錄賬中怎樣通過借貸分錄方法登記和列示各項業(yè)務,附例說明。分類賬中使用的另外兩個術語:現金與資本。應該怎樣理解它們。
第十三章 第三本也是最后一種主要的業(yè)務賬簿稱為分類賬。如何借助檢索表重復登記,或者不用檢索表進行一次登記。
第十四章 把分錄從分錄賬過入分類賬。為什么分錄賬中的一個分錄在分類賬中成為兩個賬項。應該如何注銷分錄賬中的分錄。每一分錄的旁邊應注明兩個分類賬的頁碼。
第十五章 現金和資本的分錄過人分類賬的方法。按照慣例,日期寫在賬頁的上端。日期的改變。如何根據業(yè)務的需要,在賬頁上為大小賬戶安排空位。
第十六章 有關商品的分錄應怎樣過入分類賬賬戶的借方和貸方。
第十七章 怎樣記錄與威尼斯地方當局管轄的市政機構和市立放款銀行的往來賬目。
第十八章 怎樣處理與威尼斯貿易行的往來賬目。怎樣在備忘簿、分錄賬和分類賬中填制相應的分錄。關于借款的資料。
第十九章 在主要賬簿中怎樣登記以匯票付款或通過銀行付款的分錄。
第二十章 有關以貨易貨交易和合伙經營的眾所周知的特殊分錄;如何將其登人業(yè)務賬簿。簡單易貨、復雜易貨;在備忘簿、分錄賬和分類賬中的賬務處理舉例。
第二十一章 眾所周知的合伙經營賬戶。
第二十二章 有關各種費用的分錄,例如:正常的和非正常的家務費用、營業(yè)費用、雇員和學徒的工資。
第二十三章 登記店鋪賬戶的次序和方法。怎樣分別記錄業(yè)主的和店鋪的正式賬簿。
第二十四章 將有關銀行往來的賬目登入分錄賬和分類賬。匯票或是你同銀行往來,或是作為銀行家同他人往來。匯票的收據它們的含義,以及為何要復寫雙份。
第二十五章 收入和費用賬戶:分類賬中的常設賬戶。
第二十六章 在賬簿中怎樣作出有關外出經商旅行的記錄。為什么必須為此設置兩套分類賬。
第二十七章 眾所周知的損益"賬戶,或稱利潤與虧損賬戶。在分類賬簿中如何設置這個賬戶。為什么損益賬戶不像其他賬戶那樣列入分錄賬簿。
第二十八章 分類賬賬戶的賬頁填滿時,應如何結轉。賬戶結余應轉人何處才能避免在分類賬中舞弊。
第二十九章 如果賬簿不是每年結清,應如何在分類賬簿的分錄間改變年份。
第三十章 如何為債務人或雇主編制賬戶摘錄清單,如果你是管理他財產的經理或代理人。
第三十一章 如何更正一個或多個登錯地方的賬項。由于疏忽大意,這種錯誤時有發(fā)生。
第三十二章 分類賬簿怎樣結賬,怎樣將舊分類賬簿的賬戶轉到新分類賬簿:分類賬簿與分錄賬簿、備忘簿及其他憑證的核對方法。
第三十三章 在結清賬簿期間可能發(fā)生的交易應如何記錄。為什么這時不應在舊賬簿中變更或編制任何分錄。
第三十四章 結清舊分類賬簿中所有賬戶的方法。編制列示所有借方余額和貸方余額總計的試算表。
第三十五章 怎樣保存以及按什么順序保存交易憑證底稿、機密信件、保險單據、訴訟傳票、法庭判決和其他重要文件。重要信件的登記。
第三十六章 登記分類賬簿的規(guī)則和方法概述。
第三十七章 應登人分類賬簿的項目。
商人需要記錄的項目
分類賬過賬舉例
附錄
帕喬利的畫像說明
帕喬利原著影印說明
帕喬利生平及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