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道學、權(quán)臣是貫穿南宋一朝政治的三個重要主題,本書以南宋中期為集中考察時段,梳理三者相互糾纏的關(guān)系。宋孝宗早年致力于恢復,其急進的富國恢復路線與道學群體主張的裕民恢復路線相矛盾,是孝宗朝反道學問題的實質(zhì)。孝宗晚年轉(zhuǎn)向安靜后,卻仍未改變富國強兵的聚斂之政。道學群體要求變更的愿望,又與維護安靜之政的官僚群體相沖突,構(gòu)成了光宗、寧宗兩朝政爭的主線。兩者之間的斗爭又為韓侂胄等權(quán)臣爭取外朝支持提供了土壤,而北伐的議題也裹挾其間,塑造了南宋政治的面貌。
本書深入探討了恢復議題在南宋政治中的重要影響,指出孝宗富國恢復路線與道學士大夫裕民恢復路線之間的對立,分析了不同政治群體圍繞這一對立產(chǎn)生的政爭。對理解紹熙內(nèi)禪慶元黨禁開禧北伐等南宋重大政治事件提供了新見解,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南宋道學士大夫的政治立場和南宋權(quán)臣政治等重要學術(shù)問題。
李超,1987年生,2017年獲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職于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宋代政治史、文化史,已在《中山大學學報》、《河南大學學報》、《宋史研究論叢》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包括《周必大、朱熹與呂、范解仇公案兼論南宋政治上的調(diào)和思想》《歷史書寫與歷史事實:宋金和戰(zhàn)與韓侂胄之死》《景獻太子與南宋開禧、嘉定之際的政爭》等。
緒 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回顧
三、章節(jié)安排
第一章 富國為先:孝宗的恢復路線
第一節(jié) 以理財為基礎(chǔ)
第二節(jié) 孝宗理財?shù)幕舅悸?br /> 第三節(jié) 孝宗理財之成效及弊端
第二章 裕民為本:道學士大夫的恢復路線
第一節(jié) 富國與裕民的對立
第二節(jié) 道學士大夫?qū)υC衤肪的支持
第三節(jié) 陳亮、葉適的恢復立場
第三章 孝宗朝反道學問題的實質(zhì)
第一節(jié) 空談與實用
第二節(jié) 對道學清議的壓制
第三節(jié) 整頓科舉及重用非科舉出身者
第四節(jié) 才吏型官員與道學官員的沖突
余 論
第四章 走向安靜:孝宗朝后期的政治轉(zhuǎn)向
第一節(jié) 安靜之政的內(nèi)涵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改革的呼聲與契機
第三節(jié) 孝宗的革新意愿與淳熙內(nèi)禪
第五章 紹熙政爭與道學影響力的上升
第一節(jié) 道學中人的革新期待與實踐
第二節(jié) 周必大與留正的黨爭
第三節(jié) 留正的道學轉(zhuǎn)向及其影響
第四節(jié) 政治革新的根本障礙
第六章 寧宗初年的政治革新與黨禁興起
第一節(jié) 道學敘事中的反道學之士
第二節(jié) 變更與安靜
第三節(jié) 韓侂胄與反道學勢力的結(jié)合
第四節(jié) 寧宗、吳后與趙汝愚的矛盾
第七章 韓侂胄的權(quán)力危機
第一節(jié) 韓侂胄與反道學勢力的分歧
第二節(jié) 反道學勢力的瓦解
第三節(jié) 韓侂胄培植親信私人的努力
第四節(jié) 慶元黨禁的松弛
第八章 通向北伐之路
第一節(jié) 韓侂胄決意北伐時間考
第二節(jié) 韓侂胄北伐的輿論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韓侂胄發(fā)動北伐的經(jīng)過
余 論
結(jié)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