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探識周原故事,回望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根脈,關注周原當代發(fā)展的長篇小說。作者借用風先生作為見證者和代言人,自由出入于周原的山山水水、歷史人物和歷史遺珍,以54個相互獨立又有機統(tǒng)一的故事,描繪了周原農(nóng)耕文明、家國制度、文字文學、哲學文化的發(fā)生演進圖景和當代發(fā)展畫卷,勾勒出一方古老而新鮮的周原。
《周原紀》著以周原為文化坐標原點,帶領讀者暢游于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感受世事、風物與時代的變遷,并將周原文化嵌入中華民族文化整體結構,構筑起立體而有深度的民族文化記憶!吨茉o》寫人,眉目清晰,骨像儼然;紀事,委曲蜿蜒,溯源導流絲絲不亂;史思哲理應物即事而發(fā),如朝露似山嵐。《周原紀》深情講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周原往事,把作者本人的原鄉(xiāng)記憶與中國文化精神拓印在一起,桑梓之情與風教之志表里互見,引人吟哦留連。
吳克敬,陜西扶風人,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F(xiàn)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院副院長、陜西書畫院院長。曾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柳青文學獎等獎項。《羞澀》、《大丑》、《拉手手》、《馬背上的電影》四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其中《羞澀》獲美國雪城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攝影獎。長篇小說《初婚》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曾在全國熱播。
第一輯 山水擷萃
紀一 北首嶺:村落遺址見證先民生存智慧
紀二 炎帝陵:紀念帶頭拓荒耕種的英雄
紀三 周公廟與潤德泉:仁者愛人,天下歸心
紀四 封神臺:姜子牙因何自封醋壇神?
紀五 野河山:香頭上閃耀的生命之光
紀六 望魯臺:兜土筑臺,中華尊師第一人
紀七 靈山與秦公大墓:舍生與厚葬之悖論
紀八 后河:五位站在歷史高處的女子
紀九 絳帳:大儒馬融的私教課堂
紀十 關山:月光下的文學母題與民族精神
紀十一 五丈原:兩個諸葛亮之間的距離
紀十二 賢山·高望·橫渠:苦修的大先生
紀十三 東湖:把所有心事都換作酒來飲
紀十四 陳倉道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紀十五 金臺觀:出家乎?守家乎?
紀十六 城隍廟:誰在保護百姓安泰?
紀十七 七星河:白天逛燈會,晚上放河燈
紀十八 黨閣老故居:戶部侍郎的愛民之心
第二輯 人文拔萃
紀一 姜塬氏:踩著巨人腳印孕育生命
紀二 后稷:野生的生命強力創(chuàng)造了黍與稷
紀三 太姒:讓文王開啟寫詩贊美妻子的先河
紀四 古公亶父:拒絕流血,尋找新家園
紀五 文王:大槐樹奠定了傾聽民意的基因
紀六 周穆王:威震寰宇的浪漫天子
紀七 白起:蜉蝣與他的鮮血一起墜地而亡
紀八 班固:立德、立功、立言的蘭臺令
紀九 班昭:漢書曹大家,才女古今殊
紀十 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的定遠侯
紀十一 班婕妤:以禮匡君,活出寂寞里的豐富
紀十二 馬援:馬革裹尸疆場的熱血男兒
紀十三 師曠:守正不阿的樂圣
紀十四 梁鴻:作諷刺詩五連噫
紀十五 袁天罡與李淳風:被矮化了的大學者
紀十六 扶風豪士:與李白唱和的商界精英
紀十七 扶風小子:煎餅與榆錢里的創(chuàng)業(yè)智慧
紀十八 楊炎:精明的算盤珠子
第三輯 器物臻萃
紀一 陽燧:點燃中華民族文明的火光
紀二 鼎盛周原:道不可移易,人有所遵守
紀三 琱生尊:記錄著召公虎的兩面性
紀四 神仙圖:知者創(chuàng)物,能者述焉
紀五 歷王?簋:刻在青銅器上的自吹自擂
紀六 匜上法典:西周時期成文的法律規(guī)定
紀七 盤中社稷:他為周王室立下汗馬功勞
紀八 何尊:何以為尊,我有中國
紀九 貘尊:關中曾是適合貘生長的豐饒之地
紀十 夔紋銅禁:承酒器見證的腥風血雨
紀十一 青銅鳳:她的出現(xiàn)意味著幸福吉祥
紀十二 青銅龍:人與龍之間的盤根錯節(jié)
紀十三 法門寺:佛有舍利,人有德行
紀十四 采薇圖:藝術界的伯夷和叔齊
紀十五 石鼓:中華第一古物,書家第一法則
紀十六 九成宮碑銘:空前絕后三絕碑
紀十七 桃花碑:歷史長河中的善與美
紀十八 璇璣圖:奇女子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