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教材的內(nèi)容設(shè)計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分為《看故宮 學漢語1》《看故宮 學漢語2》兩冊,教授二語學習者故宮的文化知識,側(cè)重學習者口語表達的訓練,兼顧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看故宮 學漢語1》的8個文化主題單元為故宮的歷史、故宮里的皇帝、故宮里的宮殿、故宮里的建筑、故宮里的神獸、故宮里的珍寶、故宮里的名畫1、故宮里的節(jié)日。《看故宮 學漢語2》的8個文化主題單元為故宮里的名畫2、故宮里的書法、故宮里的瓷器、故宮里的金銀器、故宮里的文房四寶、故宮里的絲織品、故宮里的家具、故宮里的鐘表。每冊各有200多個文化方面的詞語。每個文化主題單元包括語言學習、文化知識、手工體驗3個教學板塊。
1.語言學習板塊
每個文化主題單元的語言學習板塊有兩課,共16課,32課時。每課圍繞一個核心語素漢字,進行相關(guān)詞語、句型和課文的教學。文化知識部分配有教師的講解視頻。①
語言學習板塊的第一課包括文化知識熱身、核心語素漢字、相關(guān)語素的拓展詞語學習、句型學習和課堂練習五部分。
(1)文化知識熱身。對每個文化主題的相關(guān)知識進行預熱,以便讓學習者對該文化主題有大概的了解和總體的認知。
(2)核心語素漢字。每個文化主題單元的核心語素漢字都與該文化主題緊密相關(guān)。學習者學習核心語素漢字的音、形、義。如第一冊第一課的核心語素漢字是宮,它的甲骨文字形由兩個相連的或分開的口形構(gòu)成。《說文解字》對宮字的解釋是室也,即宮字的本義是房屋的意思,后引申為宗廟、神廟、學校等意思。秦漢以后,宮字特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是權(quán)力與尊貴的象征。
(3)詞匯學習。圍繞核心語素漢字拓展相關(guān)詞語,形成該核心語素漢字的語義場。學習者從核心語素漢字的本義出發(fā),學習相關(guān)詞語,可以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以第一冊第一課的核心語素漢字宮為例。學習者可以從宮特指帝王居住的地方聯(lián)想到一系列與宮相關(guān)的事物,如宮墻宮殿宮門宮燈宮女宮廷舞乾清宮坤寧宮慈寧宮等。涉及文化的詞匯中專有名詞較多,有的雖然不在《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內(nèi),但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圖片的展示,學習者也是不難掌握的。
(4)句型學習。用已學的詞語進行句型練習。
例如:第一冊第一課的句型N/NP是……的地方。
乾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坤寧宮是明朝皇后居住的地方。
在句型學習的同時,教師可對乾清宮坤寧宮等專有名詞進行介紹。本書配有相關(guān)文化知識的講解視頻,學習者可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加深理解。教師在文化講解時力圖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相結(jié)合,使學生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5)課堂練習。語言學習板塊的第一課包括3個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幫助學習者復習所學的生詞,以口語能力的訓練為主;課堂練習2復現(xiàn)所學的生詞,同時圍繞當課的核心語素漢字,拓展一些高級詞語來擴大學習者的詞匯量,以書寫能力的訓練為主;課堂練習3要求學習者結(jié)合當課的文化知識進行句型練習,以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為主。
語言學習板塊的第二課包括復習操練、詞匯學習、課文學習和表達練習四部分。
(1)復習操練。復習操練部分對第一課的生詞進行了練習與鞏固,同時復習與應用這些生詞。
(2)詞匯學習。詞匯學習部分呈現(xiàn)了課文學習中的生詞及一些拓展詞語。
(3)課文學習。課文內(nèi)容基于第一課的重點生詞、句型,結(jié)合了相關(guān)文化知識,以會話體為主。語言生動活潑,風趣幽默,注重實用性。課文通過對話的形式,讓學習者在特定語境中學習重點生詞和句型。
(4)表達練習。語言學習板塊第二課的練習以讀寫能力的表達訓練為主,有的練習通過游戲的方式呈現(xiàn)。表達練習1對詞匯學習中的生詞進行復習與操練。表達練習2對當課的課文內(nèi)容、重點句型進行口頭表達訓練。表達練習3則是從跨文化比較的角度進行成段表達的綜合訓練。
2.文化知識板塊
文化知識板塊是圍繞本單元文化主題的閱讀材料,對故宮的相關(guān)文化知識做更深入、全面的介紹,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習者的文化需求,提高其閱讀能力。閱讀材料主要針對的是中高級漢語水平學習者。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靈活把握,有所取舍。
3.手工體驗板塊
手工體驗板塊讓學習者沉浸式地體驗與故宮文化主題相關(guān)的手工制作。學習者可以按照建議的步驟,依照圖片進行制作。每個單元的手工體驗板塊都與其文化主題相呼應。例如:故宮里的名畫1文化主題的手工體驗活動是在扇子上畫《千里江山圖》,故宮里的節(jié)日文化主題的手工體驗活動是制作宮燈,等等。學習者在學習故宮文化的同時進行手工制作,可以讓他們對故宮文化有更感性的認識,是體演文化教學法在《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里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手工制作的相關(guān)用品只是用來演示這種教學法,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自行安排。
二、教材的適用對象
《看故宮 學漢語1》適用于漢語水平達到HSK3級以上的學習者,《看故宮 學漢語2》適用于漢語水平達到HSK4級以上的學習者。《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可用于外國留學生的學歷課程、短期課程和海外孔子學院語言文化的學分課程等。
三、 教材的編寫特點
1.以語素為核心的文化語言課程教學模式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的創(chuàng)新點為基于核心語素漢字的文化語言課程教學模式,即以語素為核心,以故宮文化為依托進行漢語教學。漢語的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jié)合體,核心語素漢字本身就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學習者在核心語素的基礎(chǔ)上,學習其拓展詞語及相關(guān)句型,有事半功倍之效,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二語學習者的漢語思維,學會故宮文化的漢語表達,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齊頭并進。
2.語言·文化·互動三位一體的文化語言教材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由語言學習、文化知識和手工體驗(互動體驗)三大板塊組成,圍繞故宮的16個文化主題,讓學習者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立體認知故宮文化,學習漢語知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
3.文化語言課程詞匯水平的層級性
雖然市場上的漢語語言教材和中國文化教材很多,但能將兩者有機融合的漢語教材卻不多見。《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以《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為綱,在課文內(nèi)容、閱讀材料及練習設(shè)計的詞匯量上體現(xiàn)了一定的層級性,可滿足不同漢語水平的學習者了解故宮文化。同時注重口語表達和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4.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采用的插圖共400多張,包括故宮重要文物的圖片等,學習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地感受故宮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圖片還可以幫助學習者跨越語言障礙,更好地理解內(nèi)容,降低學習難度。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遵循教材的編寫思路安排教學活動,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自行安排,如語言學習板塊中的課堂練習和表達練習,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調(diào)整練習的順序。
四、教材的語法標記
1.詞類名稱的縮寫
名詞 動詞 形容詞 副詞 量詞 專有名詞
名 動 形 副 量 專名
2.語法術(shù)語的標記
名詞 動詞 名詞短語 動詞短語
N V NP VP
3.句型結(jié)構(gòu)的標記
在基本句型結(jié)構(gòu)中,屬于提示部分的用( )表示。例如:N/NP(處所) V著 N/NP(人/事物)。
五、課文的主要人物
大衛(wèi):非洲大學生。來中國一年,漢語水平不錯,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但不太了解。
瑪麗:歐洲大學生。來中國六年,漢語水平非常高,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并有很多了解。
老師:中國的國際中文教師。從事國際中文教育多年,對中國文化非常有研究。
六、教材的立項情況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為以下項目的成果:
(1)教育 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教學資源建設(shè)項目基于《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的文化語言課程教學資源建設(shè)(項目編號YHJC21YB-038)的階段性成果。
(2)教育 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育研究課題以語素教學為線索的文化語言課程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1YH41C)的階段性成果。
(3)教育 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項目文化漢語融合型教學模式線上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1YH037CX5)的階段性成果。
(4)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全球中文教育主題學術(shù)活動資助計劃國際中文教育下的傳統(tǒng)文化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SH23Y14)的階段性成果。
(5)2024年首批天津市級普通高校精品教材建設(shè)項目成果。
(6)天津外國語大學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文 文化課程模式創(chuàng)新下的《看故宮 學漢語》教材編寫(項目編號TJWD23J01)成果。
七、教材的數(shù)字化建設(shè)
《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還配有數(shù)字化立體互動教材,紙質(zhì)教材融合數(shù)字教材,線上、線下結(jié)合,可以讓學生對故宮文化有更直觀、清晰的認知,在語言學習上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實操性。因此,《看故宮 學漢語》系列教材是中文 文化的新形態(tài)系列教材。
如想了解《看故宮 學漢語1》互動電子書的更多信息,可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