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自旋共振波譜,是唯一能原位和無損地直接跟蹤有機自由基的物理方法。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有機自由基的電子自旋共振波譜表征,分總論部分和專論部分兩篇,共11章。上篇從有機自由基的電子自旋內稟屬性入手,介紹了有機自由基物種的分類與產(chǎn)生、電子自旋與磁性核的超精細分裂、電子自旋布居和自由基種類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雙與三共振技術、實驗譜圖的采集與分析。下篇是不同有機自由基的代表性特征參數(shù)的匯編,依次源自于定域在一到三個原子核的自由基、共軛烴自由基、含雜原子的共軛自由基、罕見的飽和烴自由基陽離子,最后是雙自由基和三重態(tài)分子。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998.6-2003.6 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
1994.9-1998.6 廣西師范大學本科2010年元月—至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 教授
2004年6月—2005年12月 瑞典隆德大學 博士后
2003年10月—2004年5月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博士后物理學/自旋物理波譜學重要學術成果是以主要作者在國內外各類刊物如Science、JACS、PRL、Chemical Science 等發(fā)表論文80余篇作為主要負責人,連續(xù)組織了2011-2017年的《全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學術研究會》年度會議
目錄
縮寫詞和符號
上篇 總論部分
第1章 電子自旋共振的物理基礎 3
1.1 電子自旋和磁矩 3
1.2塞曼分裂和共振條件 5
1.3自旋一晶格弛豫 6
1.4 線寬和線型 8
第2章 順磁性有機物種及其產(chǎn)生 10
2.1自旋多重性 10
2.2 中性自由基 13
2.3自由基離子 18
2.4 三重態(tài):電子-電子的磁性相互作用 25
第3章 電子-核的磁性相互作用 35
3.1 原子核的磁性 35
3.2 ESR信號的超精細分裂 37
第4章 自旋密度、自旋布居、自旋極化和自旋離域 47
4.1 基本概念 47
4.2 π自由基 54
4.3 σ自由基 72
4.4 三重態(tài) 75
4.5 自旋布居的計算 77
第5章 多共振技術 80
5.1 史料筆記 80
5.2 電子-核雙共振 81
5.3 電子-核-核三共振 91
5.4 電子-電子雙共振 93
第6章 采集和解析ESR譜 94
6.1 譜儀簡介 94
6.2 *因子 96
6.3 最優(yōu)實驗條件 99
6.4 解析超精細圖譜 105
6.5 超精細耦合常數(shù)的歸屬和符號 122
6.6 離子配對 135
6.7 分子內的動力學過程 146
下篇 專論部分
第7章 單、雙或三核中心的有機自由基 161
7.1 以C、N或O原子為中心的自由基 161
7.2 以Si、P或S原子為中心的自由基 181
7.3 以CC、NN或OO雙原子為中心的雙核自由基 183
7.4 以NO或NO2為中心的雙或=核自由基 195
7.5 以PO、PP、SO、SS或SO2為中心的雙或三核自由基 203
第8章 共軛烴自由基 205
8.1 理論導論 205
8.2 奇交替烴自由基 212
8.3 奇非交替烴自由基和自由基二價陰離子 222
8.4 偶交替烴自由基離子 228
8.5 偶非交替烴自由基離子 261
8.6 含受擾閉合共輒環(huán)的自由基和自由基離子 273
8.7 蕃自由基離子 294
8.8 軸烯自由基離子 305
第9章 含雜原子的共軛自由基 309
9.1 中性自由基 309
9.2 電子受體的自由基陰離子 323
9.3 電子供體的自由基陽離子 377
9.4 含特殊結構的自由基陽離子 402
9.5 多重氧化還原體系的自由基離子 409
第10章 飽和烴自由基 412
10.1 烷烴自由基陽離子 412
10.2 結構修飾的自由基陽離子 417
第11章 雙自由基和三重態(tài)分子 424
11.1 雙自由基 424
11.2 處于光激發(fā)三重態(tài)的分子 427
11.3基態(tài)或熱可及三重態(tài)分子 431
附錄 444
A.1 作為自旋標記和自旋加成的硝;趸 444
A.2 自由基陰離子抗衡離子中堿金屬核的超精細分裂 446
參考文獻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