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環(huán)境相關專業(yè)對“環(huán)境工程原理”課程(48~56學時)的需求,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動量傳遞(流體流動的基本原理與特性)、熱量傳遞(熱能交換過程及其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質(zhì)量傳遞(物質(zhì)在不同相態(tài)間的遷移機制)、非均相分離過程(沉降、過濾、干燥等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均相分離過程(吸收、吸附、膜分離技術、磁性分離技術等)、反應工程原理(化學反應在環(huán)境治理中的應用與控制)。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2004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獲工學博士士學位。2010年至今,成都理工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環(huán)境工程先后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四川省科技廳重點研發(fā)計劃、產(chǎn)業(yè)轉(zhuǎn)移轉(zhuǎn)化項目、企業(yè)橫向課題等共10余項,主研國家支撐計劃、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5項。已在J. Chem. Eng. Data、化學工程學報等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2篇;國家發(fā)明專利成果轉(zhuǎn)化1項,申請專利6篇四川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四川省危險化學品協(xié)會評審專家、成都市人才職稱評審專家
目錄
前言
緒論 1
0.1 環(huán)境工程原理研究的內(nèi)容 1
0.2 環(huán)境污染控制技術 1
0.2.1 水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2
0.2.2 大氣污染及其控制技術 4
0.2.3 土壤污染及其凈化技術 5
0.2.4 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與管理 6
0.3 物料衡算與能量衡算 7
0.3.1 物料衡算 7
0.3.2 熱量衡算 7
0.4 常用物理量及單位換算 8
0.4.1 常用物理量 8
0.4.2 單位換算 10
第1章 三傳原理 11
1.1 流體流動 11
1.1.1 管流系統(tǒng)的衡算方程 11
1.1.2 流體流動的內(nèi)摩擦力 18
1.1.3 邊界層理論 22
1.1.4 流體流動的阻力損失 24
1.1.5 管路計算 29
1.1.6 流體測量 30
1.2 熱量傳遞 33
1.2.1 概述 33
1.2.2 熱傳導 35
1.2.3 對流傳熱 40
1.2.4 傳熱過程計算 48
1.3 質(zhì)量傳遞 55
1.3.1 概述 55
1.3.2 質(zhì)量傳遞的基本方式 56
1.3.3 分子傳質(zhì) 57
1.3.4 對流傳質(zhì) 62
1.3.5 傳質(zhì)設備 64
習題 65
第2章 非均相分離過程原理 71
2.1 概述 71
2.2 沉降分離過程 71
2.2.1 重力沉降 72
2.2.2 離心沉降 80
2.2.3 其他沉降 87
2.3 過濾分離過程 90
2.3.1 表面過濾 90
2.3.2 深床過濾 100
2.4 固體干燥 108
2.4.1 概述 108
2.4.2 干燥氣體及濕物料的性質(zhì) 111
2.4.3 濕物料干燥過程及計算 121
2.4.4 干燥設備 134
習題 141
第3章 均相分離過程原理 145
3.1 概述 145
3.2 吸收分離過程 145
3.2.1 吸收概述 145
3.2.2 吸收過程的物理化學基礎 150
3.2.3 低濃度氣體吸收與解吸 154
3.2.4 化學吸收 178
3.3 吸附分離過程 181
3.3.1 吸附概述及原理 181
3.3.2 吸附分離工藝 195
3.3.3 吸附設備 200
3.4 膜分離技術 207
3.4.1 膜分離概述 207
3.4.2 超濾與微濾 210
3.4.3 納濾與反滲透 215
3.4.4 膜分離組件及裝置 218
3.5 磁分離技術 219
3.5.1 概述及原理 219
3.5.2 工藝及設備 221
習題 228
第4章 反應工程原理 233
4.1 概述 233
4.2 反應動力學基礎 233
4.2.1 化學反應動力學基礎 233
4.2.2 微生物反應動力學基礎 251
4.3 反應器設計原理 266
4.3.1 均相反應器 267
4.3.2 非均相反應器 277
4.3.3 懸浮微生物反應器 289
4.3.4 生物膜反應器 298
習題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