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刊致力于展示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領域多聲部的話語實踐,多方位有深度地開采、借鑒多流脈多聲部的世界文論;倡導中國學者的主體立場與文化自信,胸懷多元化的世界,直面世界文論發(fā)育的原生態(tài);倡導由粗放式的追蹤轉入深耕式的吸納;著力突破“中西對立”的思維定勢,將外國文論細化為五大流脈“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歐陸文論”、“英美文論”“現(xiàn)代斯拉夫文論”、“東方文論”;倡導堅守文學本位,注重文學文本/作品理論系統(tǒng)梳理,注重文學理論軸心話語跨文化旅行印跡的清理,堅持跨文化而不是跨文學的文學理論研究;倡導直譯,對經(jīng)英語轉譯的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波蘭語、捷克語的文論經(jīng)典名篇予以重譯。
周啟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學理論室主任,研究員,文學博士。歷任社科院外文所蘇聯(lián)文學室助理研究員,首屆中央講師團赴河南安陽教師,外文所《外國文學評論》編輯,蘇聯(lián)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留學生,外文所《外國文學評論》副編審、比較文學室及文藝理論室研究員、室主任。
目錄
前沿視窗
世界文學在蘇聯(lián)[英]加林·吉漢諾夫著陳濤譯
作為闡釋學烏托邦也作為科學現(xiàn)實的世界文學[俄]亞歷克謝·日列賓著周露譯
學人專論
蒂尼亞諾夫文論體系的基本概念[俄]弗拉基米爾·諾維科夫著孫燁譯
文學史研究的對話性方法[德]馬蒂亞斯·弗萊澤著王曉菁譯
巴赫金的時空體及其跨界運用/凌建侯
雅各布森文論關鍵詞:選擇與組合/江久文
理論旅行
英加登文論在漢語學界的譯介與研究/李昕揆
蒂尼亞諾夫文論著作在漢語學界的譯介與研究/姜磊
雅各布森文論在俄羅斯的譯介與研究/黃玫楊晶
托多羅夫對俄羅斯形式論學派的開采與闡發(fā)/劉娟娟
現(xiàn)代斯拉夫文論
什么是文學科學?[俄]維克多·日爾蒙斯基著吳笛譯
“文學學”的對象和任務[波蘭]羅曼·英加登著王曉菁譯
《詩學問題·后記》[美]羅曼·雅各布森著錢翰譯
論詩歌翻譯[美]羅曼·雅各布森著劉丹譯
論中國格律詩的組合模式[美]羅曼·雅各布森著劉丹譯
韻律的能量:詩的節(jié)律與語義[俄]尤里·蒂尼亞諾夫著鄭文東林柯譯
歌德《浮士德》的創(chuàng)作歷程[俄]維克多·日爾蒙斯基著吳笛譯
佳作評點
形式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評伊格爾頓《如何閱讀一首詩》/馬海良
文中之學,學中之美
——評馬蒂亞斯·弗萊澤的《斯拉夫文學學》/王曉菁
學界動態(tài)
珠海“巴赫金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孫燁
跨媒介視域下的文論互鑒與跨文化傳播會議綜述/朱玉英
新書簡介
漢語文論新書簡介
英語文論新書簡介
俄語文論新書簡介
德語文論新書簡介
法語文論新書介紹
作者和譯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