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于自然教育與
研學旅行兩大領域。在自然
教育方面,著重進行深入研
究,旨在探索自然教育的方
法、模式以及其在教育體系
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認
識自然教育對個體成長和發(fā)
展的意義。在研學旅行領域
,同樣開展了系統(tǒng)研究,分
析其特點、組織形式和教育
價值。通過對這兩個主題的
研究,為教育工作者、旅游
從業(yè)者以及對自然教育和研
學旅行感興趣的人群提供理
論支持與實踐指導,助力推
動自然教育與研學旅行的融
合發(fā)展,發(fā)揮其在教育創(chuàng)新
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積極效能
,進而為教育事業(yè)和旅游產
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前言
第一章 自然教育
第一節(jié) 自然教育的概念
第二節(jié) 與自然教育相關的概念
一、自然主義教育
二、博物教育
三、環(huán)境教育
第三節(jié) 自然教育的對象和方式
第四節(jié) 自然教育與自然體驗
第五節(jié) 自然教育思想人物
一、柏拉圖
二、亞里士多德
三、夸美紐斯
四、盧梭
五、裴斯泰洛齊
六、福祿貝爾
七、杜威
八、老子和莊子
第六節(jié) 自然教育的目標
第七節(jié) 自然教育與生態(tài)文明教育
第二章 研學旅行
第一節(jié) 研學旅行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研學導師在研學旅行中的關鍵作用
一、指導者角色
二、參與者角色
三、監(jiān)管者角色
四、評判者角色
第三節(jié) 研學旅行的特點
一、針對性
二、教育性
三、實踐性
四、全域性與選擇性
第四節(jié)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思路
一、基于“具身認知”的“6+5+N+3”模式
二、基于“情境感知”的研學旅行設計
三、基于“四層一體”的鄉(xiāng)土地理主題研學設計
四、基于“PBL項目式”的研學旅行設計
第五節(jié) 研學旅行的目標
一、釋放天性潛質
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
三、加深理解共生關系
四、促進學生個性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五、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第三章 自然教育與研學旅行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國內外自然教育的發(fā)展
一、國外自然教育的發(fā)展
二、國內自然教育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學旅行的發(fā)展
一、國外研學旅行的發(fā)展
二、國內研學旅行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自然教育與研學旅行的聯(lián)系與發(fā)展
一、自然教育研學旅行的目的
二、自然教育研學旅行的實施
三、自然教育研學旅行的創(chuàng)新策略
四、自然教育研學旅行的課程實施
第四章 活動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jié) 活動設計與實施流程
一、“心流學習法”設計與實施流程
二、“七步走”設計與實施流程
三、“項目式學習方法”設計與實施流程
四、體驗式與傳授式相結合的設計與實施流程
第二節(jié) 活動設計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二、整合性原則
三、實踐性原則
四、生成性原則
五、開放性原則
六、普及性原則
第三節(jié) 活動實施引導技巧
一、怎樣在自然教育活動中有效地提問
二、在自然研學活動中如何避免一些錯誤的引導
第四節(jié) 活動評估
一、自然教育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
二、自然教育活動的評估指標
三、活動評估參考
第五章 解說技巧
第一節(jié) 解說的定義
第二節(jié) 解說原則
第三節(jié) 解說方法
一、解說媒介的解說啟示
二、自導解說設計總體策略
三、向導式解說總體思路
四、環(huán)境解說原則在景區(qū)自導解說媒介設計中的應用
第四節(jié) 自然研學教育中的解說技巧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一節(jié) 風險管理的定義
第二節(jié) 風險評估
一、學生方面
二、學校方面
第三節(jié) 風險管理流程
一、構建“四位一體”聯(lián)動機制,形成自然研學“平安鎖”
二、構建專業(yè)隊伍,構筑自然研學“安全屏”
三、創(chuàng)新安全課程及評價,延伸自然研學“服務鏈”
第四節(jié) 風險處理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和風險意識
二、提升教師的觀察和安全管理能力
三、建立動態(tài)靈活的檢查評估系統(tǒng)
四、給予兒童管理風險因素的機會
第五節(jié) 自然研學旅行中的安全管理
一、策劃設計階段
二、采購定制階段
三、執(zhí)行實施階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