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詩人范雪繼《走馬燈》后創(chuàng)作的又一部詩集。新世紀中國的城市、鄉(xiāng)村、內(nèi)陸、沿海、高原、高山、海島等不同地方的山水是詩集的主體內(nèi)容,其中又特別有三線往事。以“山水”破題“三線”或“當代”是有想象力與歷史感的寫作。三線充滿了制造業(yè)的氣質(zhì),山水卻是永遠優(yōu)美的存在?瓷剿、寫風景,是詩的看家本領。三線山水其實是以詩之感興與技藝重啟若干塵封的形象。詩集配有插畫,與詩歌內(nèi)容對應,是插畫作者實地寫生所得。
1. 書寫新世紀中國的城市和鄉(xiāng)村山水的詩集。
2. 詩集的主題著重于三線山水塵封的往事,配有插畫,與詩歌內(nèi)容對應,是插畫作者實地寫生所得。
自序 時代發(fā)展得很快,以至于需要說一些寫作的理由。 車離開安寧河谷時,我讀到?jīng)錾揭晃蛔髡甙l(fā)在社交平臺上的作品,記錄日常見聞與人生事件,抒發(fā)觀點和感想。他生來說彝話,應當是經(jīng)過努力學習后,掌握了漢語。他的寫作讓我有些著迷。一是因為他的世界。新世紀以來,文字通脹或貶值,寫作變得不值得珍視。但其實,寫作是橫陳或入室的事,無論私與公,都要有這兩種愿望。是否珍視寫作,首先取決于是否有此愿望的誠意。愿望本身,應該被看作天賦,分三六九等,盡管當代不嘉獎這種天賦。橫陳或入室的吸引程度在于里面是什么。所以這位陌生人寫作的迷人,是一篇名文里的話:陌生人是一個世界;我添上半句:越異質(zhì),越引人入勝。 他的寫作還顯出漢語的富麗,有時候是批量的富麗。第二語言習得者也許更能發(fā)現(xiàn)在我們這里已經(jīng)陳化的漢語的特點。譬如吉川幸次郎說漢語有如“豪華的中華名菜”的豐富性;華美的語言,是理智的感動與美的感動的一致。類似于此的種種發(fā)現(xiàn),令我對母語產(chǎn)生了沒有過的意識。有名言說語言質(zhì)量反映心靈,如今每天眼前文字林立,常是混凝土面貌。文學對文明,也許還有一些根本使命。 自然風景,離不了山山水水。占這本集子較多篇幅的三線山水,理解它們的第一個維度是內(nèi)地,第二個是山川縱橫、風光旖旎,第三個是與環(huán)境相關的風格,第四個是新中國歷史里的三線建設,第五個是左右當下認知的“N線城市”的說法。五者復合,做詩歌的專門話題雖不多見,卻是分布于學術各領域的常見興趣。詩歌好就好在,可以在問題上做統(tǒng)統(tǒng)打包的認識,也可以散逸其外;而且文字經(jīng)濟,交流的同時,降低消耗、保持清減。這大約是詩歌文體寶貴的當代德性。 詩集標題叫“三線山水”,確有來自內(nèi)陸的經(jīng)驗支持,但也不是要專門關心某些區(qū)域某類生活。其實,幾線都有它有效的生活!叭”之說的身段,多少有點一退而天空的意思。人生之初總是奮進,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退而作的巨大吸引力。這可能是文學不錯的立場,也有助于路上發(fā)現(xiàn)。譬如三線是中國山水最精彩的地帶;社會主義氣質(zhì)的工廠福利區(qū);廠的田野與廠的造園;廠內(nèi)生態(tài)與超地方的單位風尚;無中生有的廠連上秦嶺、巴山、漢江、寶成線、陽安線、寶漢公路、川陜公路、108國道,成為一個經(jīng)驗共同體……類似于此,都在告別令人無法容忍的刻板。詩歌在這工作中十分好用,民主、廣泛、普遍,照顧周全。 遠游無處不銷魂,銷魂似乎只能靠遠游了。詩人好像旅游才能出詩,我對此也深有體會。這反映出日常里彌漫著傷害。我寫了一些作品表明這得怪罪什么。如今遠游的交通工具快且直接。與34個小時到目的地的綠皮火車相比,當日即達高鐵的最大遺憾,是風景的虧損。貪戀享受的人會愈發(fā)流連前者。成昆、寶成或陽安山水的繁復與反復,一遍遍印入人本身。多年后,它們甚至融入自然,又以其人力特征而具有宗教感了。集子中三線山水之外的作品,不少來自新鮮的地方、例外的體驗。我始終感覺中華風物有一種魔力,能令人產(chǎn)生生活的欲望。 詩集中的插畫,是詩中所寫若干具體地方的場景。感謝插畫作者謝小凡先生。他六歲時跟隨領命打通長江的父親從重慶到攀枝花,長江沒有打通,一座城就此誕生。時勢與想象力讓受之影響的許多人有共同經(jīng)歷,也讓絕對無緣的外地人和本地人在一片山水里創(chuàng)造交流。這樣想,是一種不錯的感覺。 感謝詩集的贊助人,如今對文事的慷慨很稀罕,令人起敬。感謝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支持。謝謝嵇易冬跨越太平洋的設計支持。感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六點分社與詩人古岡,他們使得這詩集真實存在。
作者簡介
范雪,詩人、學者。1984年生,漢中與?诔砷L,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現(xiàn)任職于高校。曾在《詩刊》《詩林》《詩建設》等刊物發(fā)表詩歌作品,作品被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詩集《走馬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獲胡適詩集獎,作品入選洪子誠主編《陽光打在地上——北大當代詩選1978—2018》。
繪者簡介
謝小凡,原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承擔新館建設工作。著有《展覽美術館》《辨象——行走于藝術與建造之間》《黃賓虹〈畫法要旨〉釋讀》《公約數(shù)》,主持編寫(國頒)《公共美術館建設標準》。
目錄
三線山水 這地方造了一園美夢 鄉(xiāng)村觀光公路 惆悵的山河 感時一 感時四 小站 河流邊的思想 風吹上原 山廠的夢 游泳池畔的下午 愛的勞役 夜睡以前 依戀 椒溪河兒童 高原回來 紅星機械廠 夏歌 入夏的傾訴 今年夏天在鹽邊 不大客運了的成昆線 迷蠱的風景 一個女孩又回到了貴州 時代人生三種 關于風景的往事
江南 郁達夫 嵊山港 上車!看景 少女和大媽 上海一夜 散漫的年代 杭州雨夜 歲末流線 午夜義烏 夏天的幻覺 電梯上下 世紀的夜晚依然美麗 之江 善良
北地中原 小河邊上 出差的旅人 春三月中隨夫小住淮南有感 在淮蚌平原我自學用一小杯酒睡著 憶去年冬夏隨夫住淮南 夏夜在燈里輪轉(zhuǎn)
南方 夏日里的照片 南方 改開城市 嶺南并不艱難 鹽的忌廉 看少年吃肉 海南島的啟示 海南島的祝福
山廠的夢
山坡上立在早晨淡金色水汽里的
有一片紅磚舊樓房
經(jīng)典大三線的樣子,但不悲痛
悲痛漂浮在我們認識的表層
周身被它裝飾得比真實還更真三分
糊住幾竅,糊出壓抑也累了的幾十年
可是,山和巨大的原野
搞不清這些讓人迷戀的衰弱
日復一日把大把玫瑰、色彩和煙霞
塞進我胸口,粗壯地啟蒙
我熟悉的,挨著太平間是沿斜坡的菜市場
所以能在腳印里看到一些純潔的紙錢
純潔得跟農(nóng)婦的乳溝一樣
她們一對對蹲在涼風貫市的柔軟的街上
跟核桃那么白甜,艷如烈霞
我按著心臟,轉(zhuǎn)身有幾秒思戀
隨后想起這些結(jié)實的未來
而我在城市里的經(jīng)歷難道存在么
在我的手機里彌漫的信息難道有未來么
工廠喇叭在清清的灰色天氣里奏響了一條大河
心在里面還是掛著淋雨,都是放牧場
樂事像運羊奶的鐵皮車總會按時來
蕩漾的國土四境的地方
我不知道為什么能如此自由
上海人說想開發(fā)這里,說資源緊俏
我懷戀地感到過去政策制造出折疊地理的親密的奇跡
無法復制了。小雨里,山路沿河很婀娜
心事都該放棄了,惦記也就撤退了
接著的完全的晴空是一次溫柔鄉(xiāng)
摟著我在發(fā)燙的膚色里魂游
上海一夜
是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夢想, 我只有讓你心甘情愿把我摟進胸懷, 才能真的寸寸步步感受你。 所以每一次,我都在東湖路上開房, 再走去上音,沿途吃一個無花果松糕, 這次加杯酒釀拿鐵—— 我看鏡子,兩千塊的裙子 更富態(tài)了,白胖動人……東湖賓館, 路右的那家999,路左的399, 我問自己, 哪個價格?哪個風格?哪個你? 是我的,是我的階級,是我 通婚一樣打開世界的一個機會? 心在自由公寓跳進冰激凌般的皮膚, 你的心跳噼里啪啦掉在我臉上, 我驚訝得要命, 怎么上海每一個路口, 都又快樂又動蕩, 警察、吊車、探照燈、卷毛狗、有人剛洗完頭 ——這一切,全部似懂非懂。
講一個男女故事,會拉近喝酒的距離。 講一個商業(yè)故事,狙擊論文工作者飯桌游泳。 體會過極度敏感、極度融洽后的 官能,開始徹底膚淺。 我從兩點吃喝, 再到兩點,胸和胃已經(jīng)脹得不行, 中間恍惚時想起你笑起來如清秋清澈的陽光, 因為我告訴你有些人床前明月光還講左右呢。 所以,你知道人的真實嗎? 只要我忠貞地總來這條街, 反反復復擁有,反反復復體驗青綠梧桐之下 咖啡館露天的本質(zhì), 和它陣前,你水管一樣直接的想法。 它們的不羞怯, 讓安心的動蕩的勞動才是理所當然。 延安路高架邊,粉紅色字體 中國的今天是中國人民干出來的。 我們也是。 你有以上海花露水打底的清水的膚質(zhì), 象征現(xiàn)象再繁復, 一些天生之好。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