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fā),是一次修行
有人說書籍再版就是裝修。這本書又到了裝修的時候。2011 年《培訓師的21 項技能修煉》(后文統(tǒng)稱《21 項技能修煉》)出版發(fā)行,那時是合訂本;2014 年,該書第一次升級改版,變成了上下冊。2014 年到現在已經十余年,這十余年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培訓行業(yè)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十余年來,培訓領域一波又一波新理論、新工具相繼誕生又相繼消失,一批又一批培訓師不斷涌現也不斷消失,而《21 項技能修煉》一版再版,持續(xù)暢銷十余年。十余年,再一次見面,只不過,這一次,是翻新過再見面。本次再版,主要變化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整體的變化,主要體現在4 個章節(jié)上。
上冊還是10 章。保留了8 章:尋根問底:培訓需求調查的流程和方法邏輯清晰:課程結構設計的模型和工具一鳴驚人:開場白的設計原則和方法豐富多彩:案例組織的原則和方法錦上添花:課件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有張有弛:課程重點設計及課堂時間管理意猶未盡:結尾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渾然一體:課程鏈接的方法和技巧;刪除了兩章;新增了直面挑戰(zhàn):在線課程開發(fā)的方法和技巧和與時俱進:AI 在培訓師培訓教學中的應用兩章,主要是為適應培訓行業(yè)新的發(fā)展需求。
13 年前,在線課程還算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現在,在線課程交付已經是培訓行業(yè)常態(tài),是培訓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最近AI 的興起,給培訓師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認識AI和借助AI 工具,是培訓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下冊內容也有變化。保留的9 章為偏向虎山行:應對緊張的方法和技巧先入為主:塑造專業(yè)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激情燃燒:精彩互動的原則和方法靈活應變:現場控制的方法和技巧迎刃而解:處理問題的專業(yè)技巧鏗鏘有力:語言表達的提升方法魅力展示:發(fā)音的專業(yè)訓練方法講臺風范:身體語言的規(guī)范表達科學評價:培訓效果的評估方法。內容變化的兩章為點石成金:科學的反饋及指導技術和烘托渲染:培訓現場的場景打造。
點石成金:科學的反饋及指導技術這章是全新的內容。企業(yè)培訓師已經從最初的講師發(fā)展到真正的培訓師,引導學員進行實操訓練演練是培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既然有訓練演練環(huán)節(jié),就需要培訓師對學員提供反饋和指導,可以說這是企業(yè)培訓師的核心技能,也是所謂傳統(tǒng)TTT(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培訓培訓師)無法涉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來自版權課程建構主義7S 共創(chuàng)式教學。
烘托渲染:培訓現場的場景打造這章與以前的內容相比,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前側重于培訓管理,主要閱讀對象是培訓現場的助教或者班主任;現做了較大幅度的修改,為培訓師提供場景打造的具體方法,助力培訓師達成培訓效果。
第二,局部的變化,主要是案例變化。與上一版相比,新版每一個章節(jié)的案例都發(fā)生了變化,這也是本次再版的主要原因。
案例的作用是激活舊知,有時效性的案例必須與時俱進,沒有時效性的案例予以保留。一切遵循內容為王,而不是為變而變。就像第一版出版的時候那樣,對于再版我內心依然忐忑。
2006 年,我正式入行,成為職業(yè)培訓師,到2011 年在培訓行業(yè)應該還算是一個菜鳥。當時化用了郭德綱的非著名相聲演員,我自稱為非著名培訓師。倒不是我謙虛,而是真的內心忐忑。沒有想到該書出版后受到業(yè)界歡迎。2014 年升級為上下冊再版。對于廣大讀者的喜愛,我真的心存感激。尤其是經常在各種場合遇到拿著書讓我簽名的伙伴,更令我受寵若驚。
《21 項技能修煉》是國內很多企業(yè)大學及培訓中心培訓師的教材。在網上書店、線下實體書店,也都能看到《21 項技能修煉》的身影。有一次一個伙伴發(fā)微信跟我說:段老師,我陪著孩子補課,在社區(qū)書店看到你的書。
還有很多同行也將其推薦給他們的學員。經常有伙伴在朋友圈跟我講:段老師,我今天講課又推薦了你的書。用很多伙伴的話來說:我們是看著段老師的書成長的。其實,更應該說,是廣大讀者陪著我一起成長的。
在此感謝在修訂過程中提出了寶貴建議的鷹隼伙伴(按照章節(jié)的先后順序):謝穎、汪文輝、郭劉艷、郭懿琳、陳賽紅、田煜、李米娜、謝小語、張兆均、方潔、沈燕、孫嵐、吳靜、李犇鑫、陳良、孫梅、傅勇、李友璽、朱玲宛、若林、孟祥濱等老師。書籍的每一次再版就是一次裝修,肯定不完美,也會有遺憾。于我而言,每一次裝修都是一次成長,更是一次修行。
懷著忐忑之心,真誠感謝所有讀者的厚愛,讓我們一起再出發(fā)。
段燁于湛盧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