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英字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漢英英漢雙語詞典,由19世紀來華英國傳教士和漢學家馬禮遜編寫,主要面向初學漢語和想要了解中國文化的歐洲人士,是當時非母語漢語語言及文化學習的重要工具書。本研究首先基于《華英字典》副文本的細讀分析,同時結合《華英字典》對非母語漢語學習輔助功能的相關歷史評價,初步形成了馬禮遜詞典漢字本位編纂取向的基本預設;然后,本研究借鑒漢語本體理論以及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字本位相關的研究成果,構建了《華英字典》漢字本位設計特征研究的分析框架,即從漢字本體知識、漢字相關詞匯應用、基于漢字主體的文化認知這三個方面分別展開對《華英字典》文本設計特征的多維度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華英字典》設計理念與特征對于當今外向型漢英學習詞典編纂的借鑒意義與實踐啟示。馬禮遜《華英字典》的編纂理念受其漢語學習理念的影響,其詞典編纂實踐中體現(xiàn)出了較為鮮明的漢字本位設計理念,即重視對漢字的處理及對漢字和漢語學習關系的處理。這些設計特征對于漢字和漢語的學習具有很好的認知輔助功能,對我國當今及未來的外向型雙語學習詞典編纂理念的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進一步發(fā)掘其編纂設計理念和具體文本實踐特征,對于推動我國外向型雙語詞典研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及促進國際漢語教學實踐均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雙語詞典研究中心博士,南京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發(fā)表論文10余篇,任《世界運河辭典》第二副主編,主持江蘇省哲學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參與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和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研究方向為雙語詞典學、數(shù)字人文下的雙語詞典研究等。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對象 6
1.3 研究目標 9
1.4 研究方法 11
1.5 論文結構 12
第二章 文獻綜述 14
2.1 關鍵詞界定 14
2.2 外向型漢英學習詞典研究綜述 20
2.3馬禮遜《華英字典》研究綜述 25
2.4 對外漢字教學方法與應用研究綜述 29
2.5 本章小結 33
第三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35
3.1 字本位理論概述 35
3.2 字本位教學法概述 37
3.3 字本位理論對外向型辭書編纂的適用性 40
3.4《華英字典》設計特征分析框架 48
3.5 本章小結 51
第四章 《華英字典》漢字基本知識學習的整體性描寫 52
4.1 馬禮遜漢字基本知識學習理念 52
4.2 《華英字典》漢字基本知識呈現(xiàn)內容 59
4.3 《華英字典》漢字基本知識呈現(xiàn)方式 62
4.4 本章小結 94
第五章《華英字典》漢字構詞能力培養(yǎng)的多路徑關聯(lián) 96
5.1 馬禮遜字詞關聯(lián)學習理念 96
5.2 《華英字典》字詞關聯(lián)呈現(xiàn)內容 98
5.3《華英字典》字詞關聯(lián)呈現(xiàn)方式 103
5.4 本章小結 147
第六章《華英字典》漢字文化學習功能的選擇性拓展 148
6.1 馬禮遜漢字文化學習理念 148
6.2《華英字典》漢字文化信息呈現(xiàn)內容 150
6.3《華英字典》漢字文化信息呈現(xiàn)方式 155
6.4 本章小結 170
第七章《華英字典》設計特征研究的當代意義與啟示 172
7.1《華英字典》設計特征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72
7.2 《華英字典》編纂設計的歷史局限性反思 182
7.3 外向型漢英學習詞典編纂設計的創(chuàng)新探索 185
7.4 本章小結 204
第八章 結論 205
8.1 研究發(fā)現(xiàn) 205
8.2 研究意義 207
8.3 研究不足 210
8.4 對后續(xù)研究的建議與展望 211
參考文獻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