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醇及其衍生物是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塑料增塑劑等工業(yè)產品的重要基礎原料之一,廣泛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紡織、機械、采礦、建筑、造紙、交通運輸、食品、醫(yī)藥衛(wèi)生及農業(yè)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本書就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原料、制備工藝、理化分析和應用性能等展開介紹,為行業(yè)上下游研發(fā)和生產提供指導和參考。
本書適合精細化工、醫(yī)藥等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參考,也可作為化工合成相關專業(yè)師生的教材。
李虎,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核心骨干,專業(yè)從事煤制油、煤化工生產管理、技術開發(fā)工作近20年。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9項,出版專著1部,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項,授權專利30余件,發(fā)表論文多篇。先后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專利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科技進步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科技進步獎等。
孫永強,男,中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山西省“三晉英才”高端領軍人才,上海市優(yōu)秀技術帶頭人,中共山西省委聯(lián)系服務專家,歐洲化學會、意大利化學會成員,主要從事表面活性劑合成工藝及其工程技術研究。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32項,獲授權20項,發(fā)表論文79篇。主持科研項目43項,其中國家項目10項、省部項目8項。作為第一完成人,先后獲得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輕工集團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太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十三五”輕工行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先進個人、山西省科技奉獻獎等。
第1章 緒論 001
1.1 天然醇的原料及制備工藝 001
1.2 合成醇的原料及制備工藝 003
1.3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分析鑒定 004
1.4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應用 005
1.5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毒理學與生態(tài)學 005
1.6 脂肪醇的發(fā)展前景 006
第2章 天然脂肪醇的原料及制備工藝 009
2.1 天然油脂原料 009
2.1.1 植物油脂 009
2.1.2 動物油脂 023
2.1.3 油脂成分分析方法 034
2.1.4 各類油品中的脂肪酸成分 040
2.2 天然油脂制備脂肪醇 044
2.2.1 我國天然脂肪醇的發(fā)展 044
2.2.2 現(xiàn)有代表性工業(yè)化工藝路線 047
2.2.3 其他工藝路線 054
2.3 天然油脂制備脂肪酸甲酯 060
2.3.1 油脂預處理 060
2.3.2 脂肪酸甲酯中間體的制備工藝 068
2.3.3 甲酯化催化劑 074
2.3.4 脂肪酸甲酯的其他用途 077
2.4 加氫反應催化機理與工藝 077
2.4.1 加氫反應催化劑 077
2.4.2 加氫工藝流程比較 089
2.4.3 加氫工藝的改進 092
2.5 不飽和脂肪醇的制備 094
2.5.1 不飽和脂肪醇研究 095
2.5.2 不飽和脂肪醇制備工藝 096
參考文獻 098
第3章 合成脂肪醇的原料及制備工藝 101
3.1 合成脂肪醇發(fā)展概述 101
3.2 羰基合成脂肪醇 104
3.2.1 羰基合成法概述 104
3.2.2 烯烴原料來源 105
3.2.3 羰基化反應催化劑及催化機理 113
3.2.4 羰基合成脂肪醇工藝路線 136
3.2.5 羰基合成反應的影響因素 144
3.2.6 典型羰基合成醇品種——異構十三醇 147
3.2.7 典型羰基合成醇品種——直鏈線性醇(C6 /C8 /C10 醇) 153
3.2.8 典型羰基合成醇品種——洗滌劑醇(C12~ C13 醇) 154
3.3 齊格勒法制脂肪醇 156
3.3.1 三乙基鋁 157
3.3.2 反應機理 157
3.3.3 齊格勒醇生產工藝流程 159
3.4 石蠟氧化制醇 160
3.4.1 石蠟原料的來源 160
3.4.2 烷烴氧化催化劑及催化機理 160
3.4.3 合成工藝路線 161
3.5 格爾伯特反應制脂肪醇 163
3.5.1 格爾伯特醇的生產原料 164
3.5.2 格爾伯特反應催化劑及催化機理 164
3.5.3 典型格爾伯特醇生產工藝 166
3.6 烯烴水合制脂肪醇 170
3.6.1 烯烴水合反應催化劑 170
3.6.2 烯烴水合反應催化機理 173
3.6.3 烯烴水合制醇研究現(xiàn)狀 177
參考文獻 177
第4章 脂肪醇的分析 183
4.1 脂肪醇的理化分析 183
4.1.1 脂肪醇理化參數(shù)的測定方法 183
4.1.2 天然醇的理化性質 184
4.1.3 合成脂肪醇的理化性質 188
4.2 脂肪醇的光譜分析 191
4.2.1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 191
4.2.2 拉曼光譜分析 192
4.3 脂肪醇的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194
4.4 脂肪醇的質譜分析 195
4.5 脂肪醇的氣相色譜分析 197
4.5.1 脂肪醇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 197
4.5.2 天然醇的氣相色譜分析 197
4.5.3 羰基合成醇的氣相色譜分析 198
4.5.4 2-乙基己醇的氣相色譜分析 199
4.5.5 合成醇產品的碳鏈分布 200
參考文獻 202
第5章 脂肪醇衍生物的制備、物化性質及應用 203
5.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03
5.1.1 制備 203
5.1.2 物化性能 203
5.1.3 應用性能 210
5.1.4 應用 214
5.2 脂肪醇硫酸酯鹽 215
5.2.1 制備 215
5.2.2 物化性能 215
5.2.3 應用性能 217
5.2.4 應用 222
5.3 脂肪醇醚硫酸酯鹽 224
5.3.1 制備 224
5.3.2 物化性能 224
5.3.3 應用性能 226
5.3.4 應用 229
5.4 脂肪醇醚羧酸鹽 231
5.4.1 制備 231
5.4.2 物化性能 231
5.4.3 應用性能 236
5.4.4 應用 242
5.5 脂肪醇醚磷酸酯鹽 243
5.5.1 制備 243
5.5.2 物化性能 244
5.5.3 應用性能 246
5.5.4 應用 248
5.6 脂肪醇磷酸酯鹽 249
5.6.1 制備 249
5.6.2 性質 251
5.7 烷基糖苷 251
5.7.1 制備 252
5.7.2 物化性能 252
5.7.3 應用性能 255
5.7.4 應用 262
5.8 長鏈烷基脂肪叔胺 264
5.8.1 物性參數(shù) 264
5.8.2 應用 264
5.9 脂肪醇酯 267
5.9.1 用于增塑劑的脂肪醇酯性能 268
5.9.2 用于潤滑劑的脂肪醇酯性能 271
參考文獻 273
第6章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的毒理學 275
6.1 化學品相關毒理學標準與方法 275
6.1.1 毒理學的概念 275
6.1.2 毒理學相關的標準和方法 276
6.2 計算毒理學 279
6.2.1 計算毒理學的概念 279
6.2.2 計算毒理學模型及參數(shù) 280
6.2.3 計算毒理學在研究脂肪醇毒性中的應用 281
6.3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毒理學方法研究進展 282
6.3.1 毒性試驗方法 282
6.3.2 刺激性試驗方法 283
6.3.3 其他試驗方法 284
6.4 脂肪醇及其衍生物毒理學數(shù)據(jù) 285
6.4.1 脂肪醇 285
6.4.2 脂肪醇硫酸鹽 288
6.4.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88
6.4.4 脂肪醇醚硫酸酯鹽 289
6.4.5 脂肪醇酯 290
6.4.6 脂肪胺衍生物 291
6.4.7 烷基糖苷 292
參考文獻 292
第7章 脂肪醇衍生物的生態(tài)學評價 294
7.1 用于評價產品開發(fā)和環(huán)境保護標準的生態(tài)學參數(shù) 295
7.1.1 生態(tài)學參數(shù) 295
7.1.2 新規(guī)定的化學品(生態(tài)學)參數(shù) 295
7.2 生物降解 296
7.2.1 概念及分類 296
7.2.2 評價標準與方法 297
7.3 國內外生物降解的法律法規(guī) 303
7.4 生物降解性測定方法 304
7.4.1 好氧生物降解性測定方法 305
7.4.2 厭氧生物降解性測定方法 306
7.4.3 模擬實驗 307
7.4.4 表面活性劑的生物降解性研究方法 307
7.4.5 表面活性劑的生物降解性指標 308
7.5 脂肪醇衍生物的生物降解數(shù)據(jù) 308
7.5.1 脂肪醇硫酸酯鹽 308
7.5.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09
7.5.3 脂肪醇醚硫酸酯鹽 310
7.5.4 脂肪醇酯 311
7.5.5 脂肪胺衍生物 312
7.5.6 烷基糖苷 314
7.6 水生生物的毒性 315
7.6.1 概念 315
7.6.2 水生生物毒性相關標準和方法 316
7.6.3 部分脂肪醇衍生物的水生生物毒性數(shù)據(jù) 327
參考文獻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