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魏晉南北朝私撰史籍與文學的關系及其影響而展開,筆者選擇魏晉南北朝私撰史籍中最富有時代特色的地志、雜傳、史論三種類型進行探討。標題所謂史籍與文學的關系,包括兩層意思,一是這個時段私撰史籍本身的文學性書寫風貌,二是從比較的角度論述其與當時詩賦等主要文學體裁的關系。本書撰寫緊扣于此,用六章的篇幅展開論述。筆者認為,在地志、雜傳、史論三種史籍類型文學性書寫的發(fā)展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成就尤為卓越,當可定位為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時期。按照類型來認定,這三種類型,就是三座里程碑。另一方面,魏晉南北朝這三種私撰史籍類型的文學書寫風貌,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筆者在前六章研究的基礎上,接著用四章篇幅論述魏晉南北朝地志、雜傳、史論之文學性書寫對后世的影響。有關問題的論述多為以往學界研究的薄弱之處。
王琳,出生于內蒙古包頭。曾就讀于湘潭大學、河南大學。文學碩士。1985年起執(zhí)教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發(fā)表《魏晉人對大賦的態(tài)度及魏晉大賦的地位》《六朝地記:地理與文學的結合》等論文。出版《六朝辭賦史》《魏晉子書研究》等專著。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獲山東省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多項。楊朝蕾,文學博士,滁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文學與史學,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已出版《魏晉南北朝論體文通論》;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各1項,參與研究各類課題多項。劉銀清,(1982-)山東泰安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南開大學文學博士,師從張峰屹先生,主要從事先唐文學與文論之教學與研究。發(fā)表《漢魏晉雜傳的轉變與融合》《漢魏六朝書信論學傳統(tǒng)的形成與發(fā)展》《<嵇康傳>與<嵇康別傳>關系之蠡測》《漢代鞞暨鞞舞考》等論文多篇;已出版《先唐雜傳地記輯校——雜傳輯校乙編》《漢魏六朝書信研究》;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課題1項,參與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