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比舒瓦教授主編的16卷本《法國文學史》第1卷和第2卷。作者巴彥教授是長期從事中世紀法國文學研究的專家。他從中世紀法國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狀況入手,脈絡(luò)清晰地梳理了法國文學從萌芽到1480年之間的歷史演變。 從法國中世紀精神狀態(tài)的矛盾和危機、典雅和人文主義、無序和恐慌,以及恢復和平后達到的平衡等多個層面,勾畫了這一時期法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種種樣貌,并介紹了多位著名作家。對于名家名作,作者則給予了詳盡介紹與深入分析,使讀者能夠深刻理解其內(nèi)涵與價值。針對現(xiàn)代讀者與研究者,作者提供了古法語導論。由于古法語文學作品不易獲得,作者專門提供了一個作品選集,并附有注釋。
張弛,男,1965年生,新索邦大學(巴黎第三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與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法國文學、小說詩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已出版法語和中文論著各三部,將出版中文著作二部;已發(fā)表中法文論文二十多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增撰“法國文學”辭條二十一個。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各一項。,王文融,1958-1963年就讀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yè),畢業(yè)后留校任教。2006年退休前為法語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以文學文體學和敘事學為研究方向。編寫了《法語教程》《法語文體學教程》等教材。參與編寫了《歐洲文學史》《二十世紀歐美文學史》等書。譯著有《敘事話語 - 新敘事話語》《時間與敘事 - 虛構(gòu)敘事中時間的塑形》等學術(shù)著作,以及《貝姨等文學作品。1992-2002年先后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法語專家組副組長和組長。1996-2002年擔任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995年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1996年獲法國教育騎士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