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跨越三千年的詩歌盛宴,一次古典與現(xiàn)代的靈魂共振。《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同濟(jì)大學(xué)中文系劉強(qiáng)教授帶領(lǐng)讀者撥開時光的迷霧,在古詩的字里行間觸摸永恒的人性溫度,在聲聲吟誦中聆聽延綿不絕的歷史回響。
從上古歌謠的原始吶喊到魏晉名士的倜儻風(fēng)流,本書以顛覆傳統(tǒng)的解讀視角,讓沉睡的詩句在當(dāng)代語境中煥發(fā)新生:以春、秋、梅、竹、月等文化意象為絲線,串起散落千年的詩意明珠。
當(dāng)古老的平仄韻律與今日的鍵盤敲擊聲共振,我們終將懂得--真正的詩意,永不退場。
《解去鐐銬的舞蹈》
這本小書總算放在您面前了。有一些感想,不得不說。
作為詩歌的讀者,中國人應(yīng)該是幸福的,幾千年的歷史,留下了數(shù)量不菲的優(yōu)秀作品,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歷來對詩歌的傳布和教育更是長盛不衰,不拘何時,只要一抬眼,一伸手,便可以讀到那些活色生香的詩。詩歌,成了我們民族共同體不可替代的心靈密碼,詩歌的歷史,毋寧說,就是整個民族的一部心靈史。
降及近代,詩歌的形式和性質(zhì)均發(fā)生了變化一新詩誕生了!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事件,因為,舊詩的鐐銬被打開了。每個新詩人的手里,似乎都拿著一把打開詩歌之門的金鑰匙。然而一百年過去了,盡管新詩的園地爭奇斗艷,佳作迭出,盡管新詩的發(fā)育已經(jīng)成熟,完全可以和西詩進(jìn)行對話甚至對抗,但,一般讀者,似乎還是被新詩呼嘯而過的快車拒載了,他們目送著這列不斷更新的快車漸行漸遠(yuǎn),而無可奈何。于是,他們選擇了敬新詩而遠(yuǎn)之,寒來暑往,生老病死,可以安慰心靈、申發(fā)志意、形諸舞詠的,還是那些耳熟能詳、瑯瑯上口的舊詩。
好在,舊詩的行李足夠龐雜,舊詩的營養(yǎng)足夠豐富,一時半會兒甚至一輩子也消化不了,享用不盡。舊詩的面孔也分外親切,一沾上眼睫,一觸上口唇,你便忍不住要一睹美艷,一親芳澤。唐詩,宋詞,元曲,似乎已經(jīng)夠了;形式,內(nèi)容,韻律,似乎已經(jīng)盡了,任你千呼萬喚,咱們還是覺得衣不如新,詩不如舊。
于是乎,新詩的作者和讀者們,成了可以互貼標(biāo)簽的一群人,他們躲在人群之后,互相鼓勵,互相取暖。我見過一些這樣的詩人,我也勉強(qiáng)可以算作一個新詩的讀者,私下里,我常常向他們中的少數(shù)人,默默致敬。
但這不等于說,他們已經(jīng)超過了他們的前輩,更不意味著,他們就有理由對著蕓蕓眾生說一聲道不同,然后大義凜然地別過頭去,來個華麗轉(zhuǎn)身。
可以確切告訴詩人們的是,真正的好詩,也許并不因詩人的名字而發(fā)光,揆諸詩歌的歷史,無名氏的作品在民族詩歌的源頭活水中,所占的分量其實很重。這些無名氏,是有幸站在詩歌濫觴處的人,他們載歌載舞地吟唱的那些古詩,本來就沒有什么鐐銬,也沒有所謂鑰匙。在他們的素心里,沒有詩歌史,只有詩歌本身;沒有詩人的桂冠,只有七情六欲。如果詩言志是對的,那么,他們,這些古詩的作者們,才是真正的詩人。
古詩,確切地說,是在格律未定、聲病不拘的時代草創(chuàng)而成的詩,或者于脆說,就是唐以前的詩,舊詩(近體詩)以前的詩;蚴峭溜L(fēng)民謠,或是文人歌詠,古詩常常質(zhì)樸得沒有題目。楚臣去境,漢妾辭宮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這是古詩永恒的主題。二言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變體,古詩作無定法,唱無定音,居無定所,而又能落地生根,春華秋實。古詩,從未想過要成為經(jīng)典,卻最終成了經(jīng)典,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以至于格律詩一統(tǒng)天下之后,歷代文人才子的詩集里,諸體未必齊備,而古風(fēng)赫然猶存!
李白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詩,正是詩歌夜空中那萬古如新的一輪明月!
古詩,因其高古,因其質(zhì)直,因其自由,因其浪漫,不惟詩人愛她們,我們也愛她們。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新詩一舊詩一古詩,這是一條上行的線索。古體一近體一新體,這是一條下行的長河。
那么,就讓我們逆流而上,不管多么道阻且長,來到古詩的那些堤岸吧,看看時光如何像風(fēng)一樣,在人類的臉上刻下自己的形狀,抹上自己的顏色,流出早已被風(fēng)干的淚水。
溯源,不是為了截流,而是為了引水一下游正是枯水期。鑒古,不是為了泥古,而是為了察今一一當(dāng)下不缺古樣板。你會發(fā)現(xiàn),古詩和新詩,其實有著某種基因的相似性。而真正的詩意、詩性、詩境,從來沒有古今之分。
有的古詩,不分行,還是詩;有的新詩,分了行,也未必是詩。
在歷史長河上尋找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談何容易!但可以相信的是,詩人,歌者,讀者一我們的心跳,其實常在同一個節(jié)拍上,我們的聲音,其實常按著同一個旋律。古人,今人,后人我們的視線,總會在那亙古不變的月色之下,交匯,激蕩,相融,綻放出無言的花朵。
本書想完成的一個任務(wù)是:把那些寄居在民族詩歌沉船上的,也許銹跡斑斑,也許被遺忘多時,也許被嚴(yán)重誤讀的古詩,水淋淋地打撈出來,放在陽光下重新擦亮,并置于讀者諸君的眼前。這些古詩啊,每一首的背后,都有一個可以娓娓道來的故事,她們本來就是閃亮的,甚至璀璨輝煌的,她們只是沉潛得太深,像一朵朵冷艷的花,在普通讀者的視野之外一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她們已經(jīng)等了千年,等待我們用嶄新的視角打量,擦拭,洗滌,等待我們用更鮮活的語言疏解,闡釋,激活。
說是穿越千年的對話,希望名實相副,說到做到。本書的選目足夠苛刻,沒有對話的可能或價值的,或者說,激不起個人言說沖動的,只好割愛。因為我的視角,也不過就是一個讀者的視角,我的解讀,與其說追求學(xué)理性,倒不如說追求知識性、趣味性、故事性和反思性。追本溯源之外,常常借古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一本正經(jīng)之外,也不避以流行歌曲、經(jīng)典電影、時尚話題、啟蒙常識等穿針引線,借力打力。
感性,知性,理性,智性一力求個性;新讀,趣讀,正讀,反讀-一只為今讀。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古詩賞鑒的書,毋寧說,這是一本個性化的古詩閱讀札記。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本書不敢自詡即是那一葦,因為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一未曾厚積,談何薄發(fā)?不過,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本書就權(quán)做莊子所說的那粒微小的芥吧,倘能在詩歌之河里進(jìn)行一次勉為其難的逍遙游,把上游的活水,引到下游的洼地來,供有心者弱水三千,取一瓢飲,則心愿畢矣。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黍離》的這段名句,正好可以為這篇小序輕輕作結(jié)。
劉強(qiáng)
劉強(qiáng),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同濟(jì)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詩學(xu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dǎo)師、詩學(xué)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兼任貴陽孔學(xué)堂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寫作學(xué)會副會長、臺灣東華大學(xué)等多所大學(xué)客座教授等。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與文化、先秦諸子經(jīng)典,儒學(xué)與古典詩學(xué)、文言筆記小說等。已出版《大儒兵法:<曾胡治兵語錄>導(dǎo)讀》《世說新語會評》世說學(xué)引論》《竹林七賢》《魏晉風(fēng)流》《論語新識》《四書通講》《世說新語通識》等著作二十余種,主編《中華少兒詩教親子讀本》(11 卷)、《世說新語鑒賞辭典》等多種。作品獲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獎、華東地區(qū)古籍優(yōu)秀圖書獎一等獎、湖南省優(yōu)秀社科普及讀物獎、儒家網(wǎng)十大好書獎、伯鴻書香獎·閱讀推廣獎。
新版詩序:如果一致詩歌的讀者和作者
初版自序:解去鐐銬的舞蹈
上卷 古詩寫意
第一章自由吟唱的時代(上古歌謠十二首)
彈弓是怎樣煉成的(《彈歌》)
先王之道,圣人心曲(《南風(fēng)歌》)
擊壤的神話(《擊壤歌》)
貪與廉的困境(《炕慨歌》)
國家版圖上的失蹤者(《采薇歌》)
舊長征路上的搖滾(《楚狂接輿歌》)
灰姑娘,還是灰小伙?(《越人歌》)
落魄男人的卡拉OK(《河上歌》)
誰是你身體的債權(quán)人?(《黃鵠歌》)
因為愛,所以愛(《烏鵲歌》)
欺人者常自欺(《相冢書諺語》)
負(fù)心漢的健忘癥(《琴歌》)
第二章 為有源頭活水來(《詩經(jīng)》《楚辭》十首)
誰說春夢了無痕?(《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詩經(jīng)·周南·桃夭》)
有花堪折直須折(《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
人約黃昏后(《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
女為已悅者容(《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
世上人言最可畏(《詩經(jīng)·鄭風(fēng)·將仲子》)
為什么鼠疫還在蔓延?(《詩經(jīng)·魏風(fēng)·碩鼠》)
在水一方的迷津(《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戀愛中的女神(《楚辭·九歌·山鬼》屈原)
水土不服的微言大義(《楚辭·九章·橘頌》屈原)
第三章帝國的情意寫真(漢代詩歌二十首)
我是英雄我怕誰?(《垓下歌》項羽)
一個人的高峰體驗(《大風(fēng)歌》劉邦)
女人的戰(zhàn)爭同樣驚心動魄(《舂歌》戚夫人)
將隱居進(jìn)行到底(《紫芝歌》商山四皓)
愛江山更愛美人(《秋風(fēng)辭》劉徹)
李延年導(dǎo)演的超級女聲(《佳人歌》李延年)
降?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別歌》李陵)
才子佳人的傳奇從這里開始(《琴歌二首》司馬相如)
人生失意無南北(《怨詩》王昭君)
跨國婚姻的悲劇(《悲秋歌》劉細(xì)君)
團(tuán)扇上的愛情(《怨歌行》班婕妤)
有主題的變奏(《五噫歌》梁鴻)
絕交的詩意(《與劉伯宗絕交詩》朱穆)
誰說女子不如男?(《詠史詩》班固)
當(dāng)愛情遇到婚姻(《贈婦詩·其一》秦嘉)
批評者怎樣才能獲得尊嚴(yán)(《疾邪詩·其一》趙壹)
怎樣和陌生人說話(《羽林郎》辛延年)
新與舊的悖論(《古怨歌》竇玄妻)
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盤中詩》蘇伯玉妻)
香花最是惹人妒(《董嬌饒》宋子侯)
第四章點點滴滴凄涼意(漢樂府與《古詩十九首》八首)
史上最高的愛情保險(《上邪》)
明明白白我的心(《有所思》)
兄嫂為何難久居?(《孤兒行》)
戰(zhàn)爭,讓老人走開(《十五從軍征》)
身體是愛情的本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痛,并快樂地活著(《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時尚是種軟暴力(《城中謠》)
第五章倜儻風(fēng)流亂世情(魏晉南北朝詩歌十四首)
解憂的N種方式(《短歌行》曹操)
兩只桃子引發(fā)的血案(《梁父吟》諸葛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燕歌行》曹丕)
愛了,就矮了(《七哀詩》曹植)
刀尖上的人生觀(《詠懷詩》阮籍)
看上去很美(《贈秀才入軍·其十四》嵇康)
美男不是無情物(《悼亡詩·其一》潘岳)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詠史·其二》左思)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責(zé)子》陶淵明)
人鬼情未了(《挽歌詩三首》陶淵明)
時光如水休洗紅(《休洗紅二章》)
詩必短而后工(《東陽溪中贈答》謝靈運)
夾著尾巴難做人(《擬行路難·其六》鮑照)
亡國之音哀以思(《玉樹后庭花》陳叔寶)
下卷 古詩珠串
小引:人間要好詩
春:永恒的詩,永恒的愛
秋:傷心不獨為悲秋
梅:散作乾坤萬里春
竹: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松:直待凌云始道高
桂:人與花心各自香
月:故鄉(xiāng)因你分外明
桃花:無人解惜為誰開
詠蟬:棲臨高處的禪意
憫農(nóng):良心的呻喚
詠史:古今須臾,四海一瞬
懷古: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贈別:多情自古傷離別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