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較為全面地研究個人信息權救濟的理論基礎與具體規(guī)則。從侵權法、合同法、繼承法等諸多角度探討個人信息權的救濟,豐富了個人信息權救濟的研究視角。通過對已公開個人信息、死者個人信息、敏感個人信息等不同類型個人信息的深度分析,解讀不同場景下的個人信息權救濟規(guī)則。詳細研究個人信息侵權救濟規(guī)則的具體適用,涵蓋歸責原則、責任成立、責任承擔等各方面內容,形成清晰的邏輯鏈條。重點討論數(shù)字社會背景下個人信息侵權損害的具體類型、認定標準以及個人信息侵權損害賠償規(guī)則。本書不僅從宏觀層面體現(xiàn)個人信息權與傳統(tǒng)人格權的侵權責任理論差異,也從微觀層面闡釋個人信息侵權救濟規(guī)則的具體適用。
彭誠信,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民商法學科帶頭人、數(shù)據(jù)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副會長。牛津大學法律系、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法律系、哈佛大學法學院研究學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曾在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任教。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現(xiàn)代權利理論研究》一書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民法典與日常生活》入選2020年度中國好書,主編人工智能法學譯叢七輯(共21冊)。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近百篇。論著曾多次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研究興趣在民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領域。
劉海安,法學博士,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法學會民法學分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民法學、數(shù)字法學、航空法學研究。
姬蕾蕾,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zhàn)略研究院講師,主要從事民法學與數(shù)據(jù)法學研究。
許素敏,法學博士,廈門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主要從事民法學與數(shù)字法學研究。
一、個人信息權救濟的多維視角
個人信息侵權損害救濟的實證研究
個人信息保護糾紛的司法實踐觀察
死者個人信息權救濟可能性研究
算法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路徑探析
二、多元場景中的個人信息權救濟
論生成式人工智能訓練場景中的公開個人信息處理規(guī)則
已公開個人信息的侵權問題研究
敏感個人信息的侵權保護路徑研究
論處理者的個人信息侵權風險預防責任
個人信息刪除權及其救濟機制分析
三、個人信息侵權救濟規(guī)則的具體適用
個人信息侵權中違法性的教義學構造
論個人信息侵權風險性損害的認定
個人信息權益侵害認定的進退之間漫談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和用戶體驗的關系
論個人信息侵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個人信息侵權精神損害賠償?shù)倪m用困境與破解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