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中的公私合作:制度模式、環(huán)境與績效;制度模式、環(huán)境與績效
定 價:98 元
讀者對象:政府相關部門工作者,公共治理、公私合作及相關領域的學者、研究人員,各大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對此感興趣的讀者。
本書整合了多樣化的制度分析視角,建構了理解公私合作制度模式的多樣性、制度模式選擇以及制度績效的制度分析框架。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書對公私合作的制度模式的多樣性以及內在的過程和機制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和清理。
蔡長昆,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緒論/001第一章 文獻綜述:從科層到合作/013 第一節(jié) 從科層到市場:公共治理制度的歷史探索/013 第二節(jié) 公私合作:多樣化的制度模式及其選擇/023 第三節(jié) 公私合作制度:產出及其影響因素/035 第四節(jié) 公私合作的國內研究/044 第五節(jié) 研究述評/049第二章 公私合作制度模式的整合性框架:基于制度分析的視角/057 第一節(jié) 公私合作的制度分析:整合性框架的建構/057 第二節(jié) 公私合作的制度模式、治理機制與制度過程/065 第三節(jié) 制度成本、任務屬性與制度選擇/077 第四節(jié) 制度環(huán)境、制度選擇與制度績效/085 第五節(jié) 公私合作績效:整合模型/096 第六節(jié) 結論以及本書的安排/102第三章 相對權力優(yōu)勢、制度建立成本與公私合作制度的建構機制/105 導論/105 第一節(jié) 權力結構、制度成本與制度模式的建構:分析框架/111 第二節(jié) 研究設計/123 第三節(jié) 創(chuàng)制型機制:以武漢市紅色物業(yè)購買項目為例/124 第四節(jié) 建制型機制:以深圳市坪山區(qū)社工服務項目購買為例/133 第五節(jié) 協(xié)商型機制:以利川市法律顧問項目購買為例/143 第六節(jié) 討論:建構機制、制度模式與制度績效/160 第七節(jié) 總結/171第四章 市場俘獲型模式:環(huán)境、機制與績效/173 導論/173 第一節(jié) 制度環(huán)境制度模式制度后果:理論框架/176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181 第三節(jié) 從政府主導到市場介入:江灘治理模式的變遷/183 第四節(jié) 不完全的角色轉變:市場化改革前后的制度比較/194 第五節(jié) 結論/202第五章 行政嵌入式模式:制度環(huán)境、私人部門的制度性回應與差異化治理績效/204 導論/205 第一節(jié) 行政嵌入式模式的制度分析:整合性框架的構建/208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224 第三節(jié) 案例分析/226 第四節(jié) 結論與討論/236第六章 制度環(huán)境、制度安排與PPP項目績效:基于31省份PPP項目數(shù)據(jù)的多層次模型分析/239 第一節(jié) 問題提出/239 第二節(jié)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241 第三節(jié) 研究設計/248 第四節(jié) 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259 第五節(jié) 結論/270第七章 結論及討論/273 第一節(jié) 核心發(fā)現(xiàn)/273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新之處/283 第三節(jié) 政策啟示/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