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9 元
叢書名:中國樂派“8 1、思政 X”課程體系系列教材
當(dāng)前圖書已被 1 所學(xué)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xì)
- 作者:張?zhí)焱?/span>
- 出版時間:2025/7/1
- ISBN:9787040619430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6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民歌卷分為上下兩篇,理論篇為《民歌概說》,包括了五部分內(nèi)容,分別為:第一部分,民歌的前世與今生;第二部分,民歌所屬語系與樂系;第三部分,民歌類型與劃分;第四部分,民歌現(xiàn)當(dāng)代整理一百年;第五部分,民歌演唱風(fēng)格要素及討論。其中,第一部分先后就民歌的概念、民歌的發(fā)展歷程、民歌的特點(diǎn)以及民歌與新民歌、民歌風(fēng)作品進(jìn)行了概述與闡釋。在第二部分中梳理介紹了民歌所屬語系和樂系。第三部分中就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正式出版的40余種教材中有關(guān)民歌的類型劃分進(jìn)行了歸類介紹,如體裁分類法、題材分類法、文化色彩區(qū)分類法、行政區(qū)劃分類法、音樂體系分類法、地理生態(tài)分類法等。第四部分將一百年來我國進(jìn)行民歌收集與整理劃分為舉步之期(19191949)、展開之期(19491979)、集成時期(19792009)、后集成時代(2009 )四個歷史時期,并就每個時期所發(fā)生的重要收集整理事件、帶頭參與人、社會影響力以及歷史意義與學(xué)術(shù)價值等進(jìn)行了梳理與分析。而在第五部分中,專門針對如何去欣賞民歌進(jìn)行了民歌風(fēng)格要素分析與演唱特點(diǎn)分析,還就近十余年在音樂理論界和聲樂表演界之間熱議的話題原生態(tài)唱法和學(xué)院派唱法之關(guān)系及其由此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學(xué)術(shù)討論進(jìn)行了介紹。
實(shí)踐篇收錄了包含我國56個民族的民歌在內(nèi)的118首曲目用于課堂模唱和欣賞,這是我們本著好聽易學(xué)便于傳唱的原則, 從浩瀚的中國民歌海洋中精挑細(xì)選出來的。為了便于學(xué)生們模唱和欣賞,配合這118首民歌的譜例呈現(xiàn),還附有對民歌所屬民族的簡介、對曲目的概述、對譜例進(jìn)行分析以及演唱提示等內(nèi)容。模唱曲目中既包括了由北京作為首善之區(qū)而輻射全國的廣大漢族地區(qū)的,人民群眾喜愛的《水!贰秾ā贰懂嬌让妗贰斗砦甯贰短m花花》《大紅公雞毛腿腿》《交城山》《上去高山望平川》《茉莉花》《送郎調(diào)》《太陽出來喜洋洋》《斑鳩調(diào)》《天烏烏》等民歌,還包括了人口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壯鄉(xiāng)美》(壯族)、《諾恩吉雅》(蒙古族)、《你像一朵花》(苗族)等耳熟能詳?shù)拿窀,又包括了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鮮少有人問津的民歌,如《心心相印的人》(鄂倫春族)、《甲金甲》(珞巴族)、《阿昌族古歌》(阿昌族)等。
前輔文 【理論篇】民歌概說 第一部分 民歌的前世與今生 一、民歌的概念 二、民歌的發(fā)展歷程 三、民歌的特點(diǎn) 四、民歌與新民歌、民歌風(fēng)作品 思考題 第二部分 民歌所屬語系與樂系 一、民歌所屬語系 二、民歌所屬樂系 思考題 第三部分 民歌類型與劃分 一、體裁分類法 二、題材分類法 三、文化色彩區(qū)分類法 四、行政區(qū)劃分類法 五、音樂體系分類法 六、地理生態(tài)分類法 思考題 第四部分 民歌現(xiàn)當(dāng)代整理一百年 一、舉步之期(1919-1949) 二、展開之期(1949-1979) 三、集成之期(1979-2009) 四、后集成時代(2009至今) 思考題 第五部分 民歌演唱風(fēng)格要素及討論 一、民歌演唱風(fēng)格形成要素 二、原生態(tài)唱法和學(xué)院派唱法之關(guān)系 三、由民歌比賽和民歌舞臺化引發(fā)的討論 思考題 【實(shí)踐篇】民歌模唱與欣賞 漢族民歌 1.《水牛》 2.《孟姜女思夫》 3.《對花》 4.《畫扇面》 5.《翻身五更》 6.《小拜年》 7.《哈腰掛》 8.《看秧歌》 9.《撿棉花》 10.《繡燈籠》 11.《桃花紅杏花白》 12.《交城山》 13.《大紅公雞毛腿腿》 14.《羊倌歌》 15.《雙山梁》 16.《城墻上跑馬》 17.《船夫調(diào)》 18.《三十里鋪》 19.《蘭花花》 20.《趕牲靈》 21.《尕老漢》 22.《下四川》 23.《四季歌》 24.《太陽出來照白巖》 25.《小河淌水》 26.《放馬山歌》 27.《槐花幾時開》 28.《川江船夫號子》 29.《太陽出來喜洋洋》 30.《黃楊扁擔(dān)》 31.《沂蒙山小調(diào)》 32.《包楞調(diào)》 33.《繡荷包》 34.《茉莉花》 35.《無錫景》 36.《孟姜女》 37.《七朵花》 38.《對鳥》 39.《十繡鞋》 40.《鳳陽花鼓》 41.《磨米磨麥》 42.《唱得綠海泛金波》 43.《送郎調(diào)》 44.《斑鳩調(diào)》 45.《打支山歌過橫排》 46.《風(fēng)吹竹葉響叮當(dāng)》 47.《新打梭鏢兩面光》 48.《天烏烏》 49.《丟丟銅》 50.《對花》 51.《十月有節(jié)》 52.《嘴咚嚯》 53.《幸福歌》 54.《打硪歌》 55.《洗菜心》 回族民歌 56.《上去高山望平川》 土家族民歌 57.《馬桑樹兒搭燈臺》 壯族民歌 58.《壯鄉(xiāng)美》 布依族民歌 59.《好花紅》 傣族民歌 60.《人們向往的地方》 侗族民歌 61.《蟬之歌》 水族民歌 62.《旭好》 仫佬族民歌 63.《我家住在龍?zhí)哆叀?br />毛南族民歌 64.《迎客歌》 黎族民歌 65.《五指山歌》 藏族民歌 66.《阿瑪耒霍》 門巴族民歌 67.《喀擦西擦》 珞巴族民歌 68.《甲金甲》 彝族民歌 69.《阿哩沒色莫》 70.《阿西里西》 71.《阿色調(diào)》 傈僳族民歌 72.《阿尺羅木刮》 納西族民歌 73.《熱美蹉》 白族民歌 74.《白月亮白姐姐》 拉祜族民歌 75.《拉祜四季調(diào)》 哈尼族民歌 76.《阿密策》 基諾族民歌 77.《教升巴得勒》 阿昌族民歌 78.《阿昌族古歌》 景頗族民歌 79.《哦然目腦》 獨(dú)龍族民歌 80.《嫁女調(diào)》 羌族民歌 81.《唱不起了》 普米族民歌 82.《搓蹉哩哩》 怒族民歌 83.《乍付瑪與乍富賽》 苗族民歌 84.《你像一朵花》 85.《假如你是一朵花》 畬族民歌 86.《采茶歌》 瑤族民歌 87.《盤王出世歌》 仡佬族民歌 88.《情姐下河洗衣裳》 京族民歌 89.《過橋風(fēng)吹》 維吾爾族民歌 90.《牡丹汗》 91.《阿娜爾古麗巴郎》 哈薩克族民歌 92.《兩匹棗紅馬》 93.《都達(dá)爾和瑪麗亞》 烏孜別克族民歌 94.《深深的愛》 撒拉族民歌 95.《巴西古溜溜》 塔塔爾族民歌 96.《巴拉米斯肯》 柯爾克孜族民歌 97.《別西爾蓋》 裕固族民歌 98.《裕固族姑娘就是我》 蒙古族民歌 99.《遼闊的草原》 100.《諾恩吉雅》 101.《鴻雁》 達(dá)斡爾族民歌 102.《心上人》 土族民歌 103.《鴿子飛了鷹沒飛》 東鄉(xiāng)族民歌 104.《心急者眼皮跳了》 保安族民歌 105.《什樣錦把子的尕刀子》 鄂倫春族民歌 106.《心心相印的人》 鄂溫克族民歌 107.《毛敖吉坎》 滿族民歌 108.《跑南! 錫伯族民歌 109.《葉琪娜》 赫哲族民歌 110.《狩獵的哥哥回來了》 朝鮮族民歌 111.《阿里郎》 112.《道拉吉》 高山族民歌 113.《豐年祭歌》 布朗族民歌 114.《嗡央爾》 德昂族民歌 115.《格旦調(diào)》 佤族民歌 116.《江三木落》 俄羅斯族民歌 117.《噢!嚴(yán)寒,嚴(yán)寒》 塔吉克族民歌 118.《古麗碧塔》 參考書目 后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