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都師范大學(xué)詩歌中心組織匯編的日本漢詩整理與研究叢書之一,本叢書通過域外漢詩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日本傳播與影響的文化遺產(chǎn),揭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日本傳播與影響的文脈,彰顯中國古典詩歌對日本文化的深刻的長遠的影響。
本輯整理匯編了日本江戶后期著名詩人、漢學(xué)家市河寬齋的《日本詩紀》,包括《日本詩紀》的編撰背景和編撰動機,市河寬齋的詩學(xué)觀念、文學(xué)史觀與《日本詩紀》的編纂標準,以及地位、影響與意義。本書也考察了《日本詩紀》的不同版本,對文本整理做了說明。
市河寬齋(1749-1820)編《日本詩紀》(正編50卷,另有外集、別集各一卷)收錄了428位詩人的漢詩3204首、對句527句,是當(dāng)時規(guī)模最大的漢詩總集。詩作的時間跨度頗長,上至日本漢詩發(fā)軔的近江朝廷(667-672),下至平治時期(1159-1160),前后近五百年。市河寬齋編纂的《日本詩紀》與江村北海編選的《日本詩選》(安永二年〈1773〉刊)(我社2021年已出版),以及友野霞舟所編《熙朝詩薈》(弘化四年〈1847〉刊)并稱為江戶三大漢詩集。這三部詩集中,《日本詩選》和《熙朝詩薈》編選的是江戶時代的漢詩,只有《日本詩紀》是對日本前代詩歌系統(tǒng)收集整理的詩集。
李均洋,日本愛知學(xué)院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首都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文學(xué)院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博士點博士生導(dǎo)師,首都師范大學(xué)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xué)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張璇(1984-),女,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文學(xué)博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首都師范大學(xué)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廣島大學(xué)北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期刊(ISSN2185-7679)編委?蒲兄饕较驗橹腥照Z言文化比較研究、日本漢詩研究等。作為子課題負責(zé)人承擔(dān)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日本漢詩匯編與研究日本奈良、平安時代漢詩的整理與研究工作。
總序1
前言7
凡例45
日本詩紀1
日本詩紀凡例3
日本詩紀引用書目5
日本詩紀總目9
日本詩紀外集目録19
日本詩紀別集目録21
卷之一 首集第一23
卷之二 首集第二41
卷之三 首集第三59
卷之四 首集第四75
卷之五 甲集第一103
卷之六 甲集第二123
卷之七 乙集第一153
卷之八 乙集第二175
卷之九 乙集第三203
卷之十 乙集第四223
卷之十一 乙集第五241
卷之十二 乙集第六261
卷之十三 丙集第一287
卷之十四 丙集第二309
卷之十五 丙集第三329
卷之十六 丙集第四353
卷之十七 丙集第五375
卷之十八 丙集第六405
卷之十九 丙集第七425
卷之二十 丙集第八451
卷之二十一 丙集第九475
卷之二十二 丙集第十485
卷之二十三 丙集第十一505
卷之二十四 丙集第十二523
卷之二十五 丙集第十三539
卷之二十六 丙集第十四557
卷之二十七 丙集第十五575
卷之二十八 丙集第十六595
卷之二十九 丙集第十七613
卷之三十 丙集第十八635
卷之三十一 丙集第十九655
卷之三十二 丙集第二十673
卷之三十三上 丙集第二十一上687
卷之三十三下 丙集第二十一下707
卷之三十四 丙集第二十二729
卷之三十五 丁集第一755
卷之三十六日野家 丁集第二767
卷之三十七式家 丁集第三781
卷之三十八式家 丁集第四801
卷之三十九式家 丁集第五811
卷之四十式家 丁集第六837
卷之四十一式家 丁集第七855
卷之四十二南家 丁集第八887
卷之四十三 丁集第九907
卷之四十四 丁集第十927
卷之四十五 丁集第十一939
卷之四十六 丁集第十二951
卷之四十七 丁集第十三985
卷之四十八 丁集第十四1001
卷之四十九 丁集第十五1027
卷之五十 丁集第十六1049
日本詩紀外集1071
日本詩紀別集1091
日本詩紀作者系譜1105
後記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