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那么一個或好幾個蠢人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團糟?做夢都想趕緊擺脫他們?為何我們越想消滅愚蠢,越深陷沖突?老是在家族群里教育你的親戚、只會把你的想法據(jù)為己有的同事、不知道基本交通規(guī)則的陌生人……蠢人無處不在!
在這本充滿幽默與智慧的書里,法國哲學家馬克西姆·羅維爾沒有用尖酸刻薄的話語諷刺某群人,而是重新思考蠢人的定義,審視我們與他人、與自我的關(guān)系,檢視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人際互動,為各類沖突指出可行的解決辦法,甚至教我們?nèi)绾巫屪约簞e變成一個蠢人。
愚蠢也許是一種群體病,也是個人生活的毒藥。翻開《如何對付蠢人》,拒絕任由憤怒迷失自我,找尋新的出路。
★樊登解讀書,內(nèi)含樊登思維導圖手稿!
★版權(quán)已售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意大利、希臘、日本、波蘭、 土耳其、德國等國家。
★同事作妖、親戚大放厥詞、上司推行昏招、無良司機開車擋道、行人隨地丟垃圾……本書針對每個人都有且無法避免的千古難題如何對付蠢人。
★12條自我拯救法則,打敗蠢人,GET終極生存智慧!在蠢人橫行的世界,用最小的情緒損耗,還自己一個平靜的生活。
★哲學家教你看穿蠢人當你感到蠢人越來越多時,很可能是你不再愚蠢了;你對蠢人講道理時,其實他壓根兒沒在聽,而且他也一個字都聽不懂;看似笨得要命的蠢人,實則精明得很,他的無知、犯小錯都是在為自己謀得利益最大化……
我們落后于老百姓了這是公認的事可你好像在笑,卡拉馬佐夫?
本書將探討的問題,哲學家們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他們主要關(guān)注的是智慧的力量。 確實也應當如此。他們殫精竭慮,力求探索和了解理解所蘊含的不同模式。他們沒有完全忽視愚蠢的存在,即使在最混沌的探索中,根據(jù)定義,智慧與愚蠢此消彼長:唯有不再愚蠢,我們才開始通曉事理。然而,這也是為什么哲學家們給愚蠢的定義幾乎都是負面的,并且預設(shè)這些定義均基于哲學家們的立場,至少理論上基于智者一族的立場。無須長篇累述愚蠢在哲學領(lǐng)域的來龍去脈,只消回想一下,哲學家們將愚蠢視為知識和道德進步的阻礙、正辯和社會生活的羈絆,用諸如輿論、偏見、傲慢、迷信、不寬容、激情、教條主義、迂腐、虛無主義等詞語來意指愚蠢。這樣一來,哲學家們無心插柳地揭示了愚蠢的存在,從各個方面詮釋了愚蠢。只是,哲學家們總會過度理性化(畢竟是理論大師,這不稀奇),無法把愚蠢當作一個真實的問題來正視。
簡單地說,問題不在于愚蠢本身,而在于愚蠢的人。其實,無論你從什么角度定義愚蠢,最終都會得到相同的結(jié)論:必須用一切可能和可以想象的手段,借助所有人類和非人類的力量,徹底地(更確切地說,盡可能地)應對并摧毀愚蠢。有一句拉丁語表達了對愚蠢的憎恨一種原始的、有益身心的憎恨,一種肆無忌憚的、毫不憐憫的憎恨Stultitia delenda est! (愚蠢必須被摧毀。┑切┯薮赖娜四?現(xiàn)實生活中愚蠢的男男女女,擦肩而過的路人,辦公室里抬頭可見的同事,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哎!同吃同睡的人,沒錯,甚至就是與我們攜手同行的人摯友、愛人,
突然有一天,他們露出了可憎的面孔......這些愚蠢的人!誰說他們必須被消滅?除了無敵白癡,沒有人真的想這么做。
從哲學角度來看,蠢人是一個比愚蠢本身更棘手、更嚴重的問題。蠢人粗鄙、庸俗、蠢笨、荒謬,時常咄咄逼人,構(gòu)成一個極其復雜的理論問題。他們的存在像一個怪圈。真的,只要碰上一個蠢貨,必定隨即有事發(fā)生,足以折損你的智力(此處指智力最廣泛的含義,即理解力)。當然,我絕不至于侮辱你,我親愛的讀者。但你必須承認,從認定自己和蠢人在一起的那一刻起,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再只是面對某一個人,而是陷于一個自我理解力極度受挫的境地。愚蠢的主要特征之一(由此可見愚蠢的最世俗含義的重要性):吸走你的理智,用詭異的本事不斷逼你犯傻,說蠢話、做蠢事,總之,你一腳踏進了愚蠢的圈子。愚蠢猶如一個躲不開的陷阱,就算在自己家中也難以幸免,我就有幸與一個蠢人合租公寓(謝天謝地,只是暫時的合租)。所以,我決定放下最深奧的學術(shù)工作,幫助你們,也幫助我自己,厘清這個堪稱最難的問題之一,期盼大家能夠擺脫蠢境。
我認為,如同哲學家們探討過的最嚴肅的課題一樣,蠢人問題也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在展開詳細討論之前,我必須首先明確一件事:本書討論的是現(xiàn)實生活的愚蠢,不是法律范疇的愚蠢。換句話說,我充分意識到,只要愚蠢是一個道德、政治和社會問題,就必須先做預防。我們要利用各種手段,構(gòu)建一種最有可能防止年輕人成為頂級蠢人的社會生活,特別是考慮到不論出身背景,他們很可能也是蠢人的兒子或女兒。這是當務(wù)之急。我們竭盡全力地發(fā)展智力,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智力自身有局限性。對抗愚蠢的手段能否實施、是否有效,取決于極其繁雜的因素。任何一個社會中,都有一部分人(即使只是一個人)被至少另一部分人(即使只是其中一人)認為特別擅長說蠢話、做蠢事。雖然法律可以化解愚蠢,人文科學和有識之士為對抗愚蠢付出的不懈努力也合理合法,但在現(xiàn)實世界中,愚蠢永遠存在。
要毫不遲疑地承認,即使身處最美好的世界,即使?jié)M懷誠意,你也總是會且必然會遇到蠢人。縱然時代變遷,大浪淘沙,也淘不盡蠢人,不僅如此,更因為愚蠢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愚蠢與眾不同,有著非常獨特的韌性。我們力求改善而做的一切努力,包括有益于蠢人的努力,都會遭到蠢人的盲目反對。蠢人們一直在極力反抗你的付出,用無休無止的強詞奪理淹沒你的論據(jù),用威脅扼殺你的仁慈,用暴力泯滅你的溫柔,他們損害大家的利益,甚至不惜毀壞他們自身利益的根基。如此看來,愚蠢絕非人類進化過程中無法抹滅的糟粕,而恰恰是歷史車輪的主要動力。愚蠢是盲目的,更確切地說,得益于這種盲目,這股力量贏得了過往的大部分斗爭,未來也必將斬獲更多勝利。當我們審視其不可阻擋的持久性時,我們一致同意:蠢人冥頑不化。
愚蠢的這一特性,缺陷在于,屏蔽了最簡單的解決方案。面對不寬容時為寬容辯護、面對迷信時為明智辯護、遭遇偏見時宣揚開明,諸如此類的做法,在固執(zhí)己見的蠢人面前,都變得毫無意義。偉大宣言、美好情感,只是說話人的自嗨。這種自我陶醉,恰恰成為蠢人吞噬對手的一種手段,蠢人又一次把對手收進網(wǎng)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攔所有達成理解的努力。
基于所有這些原因,與蠢人和解,就結(jié)構(gòu)性而言,無法實現(xiàn)。因為蠢人自己也不想和解。顯然,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他們。怎么做呢?痛心疾首地承認蠢人真真切切存在,沒錯,他們必然存在,已然存在,并將永遠存在(一切防范都為時已晚),然后,我們該如何找到對付蠢人的方法?
要是我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就知道答案,那么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所幸我有一個概要計劃、一些方法和研究抽象概念的長期經(jīng)驗。讓我們一起看看,哲學能否為這個急迫的問題找到明晰的解決方案。
[法]馬克西姆·羅維爾(Maxime Rovere)
作家、哲學家、翻譯家,畢業(yè)于巴黎高等師范學院與盧浮宮學院,在巴黎里昂高等師范學院與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天主教大學教授哲學史,曾出版《斯賓諾莎家族》(Le Clan Spinoza)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