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能夠幫助讀者迅速掌握邏輯思維核心方法的實用指南。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三個基本的邏輯系統(tǒng)詞項邏輯、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并詳細說明了文恩圖法、真值表法和自然演繹法等檢驗論證有效性的方法。本書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讀者逐步掌握邏輯推理的技巧,提升論證與決策的能力。書中有練習題及參考答案,方便讀者自行檢驗學習成果。無論有無邏輯學學科背景,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實用的邏輯推理方法,學會像邏輯學家一樣思考!
★倫敦國王學院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教授李少芬傾囊相授
★凝結20余年邏輯學教學精華,收錄100余個貼近日常生活的邏輯推理實例
★助你一次性掌握推理論證全過程,打造專屬邏輯學自學指南!
李少芬
曾就讀于牛津大學,主修哲學、政治學和經(jīng)濟學,并在倫敦國王學院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哲學、哲學邏輯和心靈哲學。曾在英國和中國香港的多所大學任教,主講的課程包括邏輯學、現(xiàn)代哲學史、認識論等。致力于探索歐陸哲學與中國哲學中的多樣化思想,并且積極探尋如何促進現(xiàn)代觀點和傳統(tǒng)思想之間的理解和交流。
第 1 章 邏輯學概述
1.1 邏輯學是什么?
1.2 論證是什么?
論證的構成
識別論證的技巧
省略論證:省略前提或省略結論
連鎖論證和子論證
1.3 演繹和歸納
1.4 真和有效性
真
有效性
更多例子
常見混淆
評價論證:有效性、可靠性和恰當性
1.5 補充說明
邏輯學是數(shù)學嗎?
邏輯學很難嗎?
1.6 本章小結
第 2 章 意義
2.1 演繹邏輯的形式特征
2.2 常見的表達不清楚的類型
歧義
含糊
晦澀
不完整表達
異質化表達
使用情感性詞語
2.3 意義是什么?
命題、句子和陳述
意義的多種意義
2.4 定義
定義的結構
定義的類型
2.5 本章小結
第 3 章 非形式謬誤
3.1 錯誤地使用語言而導致的謬誤
語義雙關謬誤
句法多義謬誤
強調謬誤
滑坡謬誤
虛假二難推理謬誤
稻草人謬誤
紅鯡魚謬誤
合成謬誤
分解謬誤
3.2 與相關性有關的謬誤
訴諸類謬誤
關于前提和結論的謬誤
歸納謬誤
3.3 本章小結
第 4 章 詞項邏輯
4.1 直言命題形式AEIO
將自然語言翻譯成直言命題
4.2 直接推理和傳統(tǒng)對當方陣
矛盾關系
反對關系和下反對關系
差等關系
直接推理的其他類型
4.3 存在預設
對傳統(tǒng)對當方陣的影響
對直接推理的影響
4.4 文恩圖
4.5 用文恩圖檢驗論證的有效性
直言三段論及其標準形式
用文恩圖檢驗有效性
更多例子
4.6 規(guī)則法
周延性
規(guī)則法
規(guī)則法的應用
舉例
4.7 本章小結
第 5 章 命題邏輯
5.1 尋求完整
5.2 5 個邏輯聯(lián)結詞和命題邏輯的語義與句法
否定(,~)
合取(&,,· )
析。ǎ
實質蘊涵(,)
等值(,)
標點括號的使用
語義
句法
推理規(guī)則
5.3 真值表計算
構造真值表的步驟
5.4 日常語言的翻譯
5.5 檢驗論證的有效性
常見的有效論證形式和謬誤
更多例子
5.6 簡短真值表
5.7 自然演繹法
5.8 本章小結
第 6 章 謂詞邏輯
6.1 函項、概念、量化
6.2 將直言命題翻譯為謂詞邏輯形式
6.3 日常語言的翻譯
6.4 關于量詞的推理和等值規(guī)則
6.5 演繹
6.6 本章小結
后記
術語表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