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抑郁癥正以驚人的速度蔓延。世界衛(wèi)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3億人深受其困擾,更令人擔憂的是,抑郁癥的發(fā)病群體正日趨年輕化。與人們日常經歷的短暫情緒低落不同,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身心疾病,如同無形的枷鎖,將患者困于痛苦與絕望之中,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本書立足于前沿科研成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剖析抑郁癥的各個方面:抑郁癥究竟是什么?它與普通的悲傷情緒有何本質區(qū)別?化學失衡理論涉及哪些神經遞質,這些物質又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在醫(yī)學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為何抑郁癥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損失仍在持續(xù)攀升?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動了這場全球性的心理健康危機?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應對? 本書不僅探討了抑郁癥的生物學機制和心理學基礎,還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與治療方案。無論是正在經歷抑郁癥困擾的患者、焦慮不安的家屬,還是希望深入了解這一疾病的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得科學、全面且富有啟發(fā)性的認知。
①權威性。本書作者為抑郁癥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專注于抑郁癥流行、情緒功能及預后等領域的研究,由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長聘教授傾情翻譯,內容準確、權威。②前沿性。當前,大眾對抑郁癥的了解較少,甚至存在一些誤解,本書介紹了這一領域*新近的研究及治療情況,對專業(yè)人士及抑郁癥患者都大有裨益。③普及性。本書從抑郁癥*基礎的知識開始介紹,包括抑郁癥的定義、癥狀、患病率以及后果等,然后介紹了抑郁癥背后的生物學因素和抑郁癥流行的原因,進而介紹當前抑郁癥患者可以采取的治療方案,以及抑郁癥的新未來。本書面普通大眾,語言通俗易懂,沒有專業(yè)背景也能輕松閱讀。④實用性。本書對于抑郁癥領域專業(yè)人士以及抑郁癥患者及其照料者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對受抑郁情緒困擾但還沒有發(fā)展為抑郁癥的人來說,本書是很好的自助指導書。⑤可讀性。本書體例新穎,版式寬松,內配精美彩圖,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可啟發(fā)讀者思考,同時章節(jié)清晰,便于讀者快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閱讀,可讀性強。
譯者序如果您正遭受抑郁癥的困擾,或者想幫助身邊的抑郁癥患者,又或者想進一步了解有關抑郁癥的科學知識,那么請閱讀喬納森·羅滕貝格教授的這本《抑郁癥》吧!抑郁癥作為現代社會*普遍且復雜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正在影響全球3億多人。盡管近年來人們對抑郁癥的關注顯著增加,但誤解與偏見依然廣泛存在。抑郁癥患者往往難以獲得及時而有效的幫助,而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也常常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支持他們。羅滕貝格教授的這本書,憑借扎實的科學依據、全面而通俗的表達,以及對抑郁癥患者滿懷同理心的細致描述,不僅能夠幫助大眾準確了解抑郁癥,也為深陷其中的人們提供了切實的希望與實用的建議。我很榮幸有機會翻譯它!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抑郁癥研究的學者,我在過去的10余年間一直致力于抑郁癥的腦影像與干預研究。我深知,要真正改善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關鍵在于對抑郁癥的深入理解與精準診療。正是基于這樣的初心,2021年12月,我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起了心花計劃抑郁癥研究項目,致力于借助腦影像技術,探索抑郁癥的認知神經機制與心理病理學特征。2025年1月,我在清華大學發(fā)起了心花人生抑郁癥研究與干預計劃(https://mindflower.net/),旨在通過循證心理干預與精準的神經調控技術,幫助人們更好地對抗抑郁癥。我和我的團隊希望利用腦影像等前沿技術建立抑郁癥的客觀診斷標記,探索融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新型心理干預方法,并開發(fā)藥物之外的個體化無創(chuàng)神經調控療法。我們也希望通過長期的縱向追蹤研究,探索當個體遭遇抑郁癥后,如何在更廣闊的人生尺度上,積極而有意義地度過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還希望通過心花人生抑郁癥研究與干預計劃,構建一個涵蓋科學家、心理咨詢師、醫(yī)生、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員、公益組織和患者家屬在內的社會支持網絡,為抑郁癥患者群體提供從早期識別到科學干預再到精準治療的完整服務體系,幫助抑郁癥患者走出陰霾,擁抱陽光,塑造心花怒放的人生!誠然,如羅滕貝格教授在書中指出的,當前關于抑郁癥的起因、腦機制以及*優(yōu)的個體化治療方法,仍存在很多未知之處與挑戰(zhàn)。我衷心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心花人生抑郁癥研究與干預計劃,在抑郁癥的精準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方面交出更加令人滿意的答卷!抑郁癥的預防與治療不僅是醫(yī)學問題,更是重要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兑钟舭Y》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期待中文版的出版能夠推動全社會形成一個更加理解、接納與支持抑郁癥患者的良好氛圍,共同邁向更加健康而美好的未來。非常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對抑郁癥科普事業(yè)的大力支持,也特別感謝我研究組的學生廖一繁、李雪瑩,科研助理張紫荊,科研實習生范小可、王若晨、屈心奕、余泊林、陳香潤等同學在翻譯和校對過程中的辛勤付出!嚴超贛(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化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心花人生抑郁癥研究與干預計劃負責人)
作者[美]喬納森·羅滕貝格(Jonathan Rottenberg),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教授、情緒和情感實驗室主任,抑郁癥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專注于抑郁癥流行、情緒功能及預后等領域的研究。其研究獲美國國立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資助,并獲《科學美國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等國際媒體廣泛報道。2013年發(fā)起走出黑暗運動,推動全球范圍內關于抑郁癥的對話與認知提升。譯者嚴超贛,清華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文化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心花人生抑郁癥研究與干預計劃負責人,抑郁癥腦影像大數據聯盟發(fā)起人,抑郁癥腦影像大數據引導的個體化經顱磁刺激靶點精準定位算法專利發(fā)明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歷任認知與發(fā)展心理學研究室主任、抑郁癥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等職。長期聚焦于腦影像技術方法研究,致力于開發(fā)基于腦影像的抑郁癥精準診療。在PNAS和Science Bulletin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6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總引用2.4萬余次。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192024年度)及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科學家。獲國際人腦圖譜學會青年科學家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榮譽。
第一部分 抑郁癥的定義1定義抑郁癥的挑戰(zhàn)3什么是抑郁癥?4歷史上抑郁癥是如何被定義的?82認識抑郁癥13抑郁癥的癥狀有哪些?14抑郁癥與普通的悲傷情緒有何不同?20抑郁癥的嚴重程度有多大差異?23單相抑郁癥和雙相障礙有什么區(qū)別?243什么時候應該擔心自己可能患上了抑郁癥?27案例研究:喬斯28自我診斷可行嗎?31診斷抑郁癥的更好方法是什么?344抑郁癥的患病率37抑郁癥有多普遍?38抑郁癥的患病率是否在上升?39抑郁癥正在流行?看看證據怎么說435抑郁癥的后果45抑郁癥如何影響身心健康、人際關系和職業(yè)生涯?46哪些心理健康問題常與抑郁癥同時出現?50為什么抑郁癥常常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出現?52抑郁癥是否能帶來任何積極的影響呢?55第二部分 抑郁癥的起因與流行6抑郁癥背后的生物學因素59抑郁癥是一種化學失衡嗎?60抑郁癥是由不良基因引起的嗎?62關于抑郁癥,大腦研究告訴了我們什么?657抑郁癥的環(huán)境和心理因素71抑郁癥是壓力導致的嗎?72抑郁癥是否源于消極思維?75抑郁癥是否源于人際關系問題?78抑郁癥是否源于童年經歷?818抑郁癥可能在生命的任何階段發(fā)生87兒童會患抑郁癥嗎?88為什么青春期是抑郁癥的高發(fā)期?91為什么成年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癥?94老年抑郁癥的情況如何?989抑郁癥隨時間的變化103如果我曾患有抑郁癥,那么它會復發(fā)嗎?104什么是慢性抑郁癥?108存在所謂的抑郁型人格嗎?11010為什么會出現抑郁癥的流行?115從情緒科學的角度解釋抑郁癥的流行116現代生活是如何擾亂情緒的?118社交媒體扮演了什么角色?119幸福至上文化的危險性123年輕人:抑郁癥大流行的未來?124第三部分 抑郁癥的治療11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選擇有哪些?129抑郁癥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130不同的抑郁癥治療方法效果如何?138抑郁癥患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139怎樣找到一位有勝任力的抑郁癥治療專業(yè)人士?141*后的快速動員:考慮治療的五大理由14212如果你是一位抑郁癥患者,你可以為自己做些什么?143從你所在的地方開始144自助書籍可以幫助抑郁癥患者改善癥狀嗎?146鍛煉、睡眠及寵物的作用如何?149怎樣才能找到對抗抑郁癥的秘密武器?15313如何談論抑郁癥并幫助抑郁癥患者?159我們?yōu)楹螌φ務撘钟舭Y感到難以啟齒?160打破交談障礙162你還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抑郁癥患者?167當抑郁癥變成一種危機168第四部分 后抑郁癥人生14抑郁癥的長期預后如何?175展望未來176響應緩解康復等術語是什么意思?180抑郁癥患者完全康復的情況有多常見?該如何解釋它的發(fā)生?183抑郁癥患者還能活出蓬勃豐盈的人生嗎?18415后抑郁癥人生189余生的第一天190在抑郁癥康復之后,重新認識抑郁癥191從抑郁癥中可以學到什么?196為抑郁癥復發(fā)做好準備:一些建議20116描繪抑郁癥的新未來203關于抑郁癥,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謬論?204我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來改善有關抑郁癥的交流?208個體如何做才能推動更廣泛的社會進步,從而減少抑郁癥的死亡人數?211希望真的存在嗎?214推薦閱讀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