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來今年我八十虛歲了,想想,都有點吃驚,得感恩上蒼。年邁體衰,早該擱筆了,卻有出版社垂愛,要為我出一本自敘傳之類的書。我猶豫,不過一介書生,自知斤兩,有什么值得做傳的?也有人鼓動說,在書生中,我算是有些經(jīng)歷的,寫下來或許可以留存某些資料,甚至還可從中看到時代變遷的某些側(cè)影。這樣,我又手癢癢了,就不顧老眼昏花,用了兩個多月來編寫這本小書,亦作閑談,聊表芹獻而已。
這不是什么自敘傳,而是幾十年的問學與執(zhí)教,留下的些許雪泥鴻爪。其中多是以前發(fā)表過的回憶性散文,還有部分論著的自序,以及一些訪談。也有部分是新寫的,包括《父親的藥房》《那時中文系的那些事兒》《我的語文教育著述與主張》,等等。書分三輯。
第一輯是憶舊文字,包括對我的家世、親友,求學、執(zhí)教、著述的回憶,以及當北大出版社總編輯、北大中文系主任、語文統(tǒng)編教材總主編等職的經(jīng)歷記述。
第二輯是本人著作的序言等文字。迄今我出版的學術(shù)專著(部分合著)和編著有五十多種,這里選了十六篇序言或類似文字,約略呈現(xiàn)我?guī)资陠枌W的輪廓。
第三輯是幾篇媒體的訪談。大概因為編語文教材,弄得名聲很大,時常處于風口浪尖,各種報刊和其他媒體有關(guān)我的采訪、報道非常多,網(wǎng)上的議論也層出不窮,其中自然有褒揚過獎,亦有不少拍磚。這里只選取四篇,也帶有敘錄的意味的。
溫儒敏學術(shù)年表簡編作為附錄。這個年表原是《溫儒敏畫傳》的一部分,刊載于《名作欣賞》2019 年第 3 期別冊,收進本書時做了補充。
此前,我已經(jīng)出版過散文隨筆集《書香五院》《燕園困學記》和《師友感舊錄》,本書有幾篇選自三書,有炒冷飯之嫌,這是要請讀者見諒的。
回想數(shù)十年來,真正能靜心做點學問,主要是上世紀 70 年代
末到 90 年代,也就十多年時間。所幸那時還不至于那么卷,束縛較少,也無 AI 的便利與困擾,憑著對學術(shù)的喜好和專注,寫了幾篇在當時還算拿得出手的文章。后來抱著以學術(shù)淑世的愿望,介入基礎(chǔ)教育,主編中小學語文教材,推進教學改革,也盡力做了些實事,但也承受巨大壓力,留下許多遺憾。我一直在讀書、教書、寫書、編書,沒有什么嗜好、交游,忙碌到 2024 年,快八十歲了,才真正退休。時過境遷,許多當日的較真、失意或欣喜,現(xiàn)在看來,也都淡然了。
編寫本書,回顧過往,非常感謝我的親友、老師、同仁和學生,他們的助益我都記在心里。還要謝謝內(nèi)子王文英。前年,我們迎來了金婚,寫了一首詩送她,F(xiàn)轉(zhuǎn)錄于此,但愿不被當作是撒狗糧吧,也是她促使我有那么一份心情編完此書 :
憶昔安展識得君,海棠初綻戲東風。青梅無猜撒花雨,人前有意遞飯盆。霧鎖五臺重倚望,云開韶關(guān)依稀夢。相濡以沫五十載,再圓花燭鉆石婚。
遙想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站在河岸邊,看著滔滔不息的流水,感嘆逝者如斯夫。時光其除,歲云秋矣,編成此書,也是對似水流年的一種懷想吧,于是便取用了《在時間的河流里》這有點朦朧的書名。
2025 年 5 月 8 日于褐石園
前記
輯一
我的阿?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親的藥房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客家鄉(xiāng)音中壩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星花碎影少年時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難忘的北大研究生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北大蝸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我當北大出版社總編輯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那時中文系的那些事兒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不實的傳聞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為語文教育敲邊鼓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今夜清輝師門聚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我與人教社的三度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我在山東大學的這些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
我講現(xiàn)代文學基礎(chǔ)課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
說說我的學術(shù)研究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
我的語文教育著述與主張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
輯二
《比較文學論文集》編者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
《新文學現(xiàn)實主義的流變》新版自序____________________ 187
《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出版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史》自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引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
《現(xiàn)代文學新傳統(tǒng)及其當代闡釋》前記_______________ 217
《當前社會文學生活調(diào)查研究》代序________________ 221
《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者安在》題記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
《魯迅作品精選及講析》代序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
《溫儒敏講現(xiàn)代文學名篇》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
《高等語文》的編寫和使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
《溫儒敏論語文教育》前記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
《語文課改 守正創(chuàng)新》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70
《用好語文統(tǒng)編教材》前記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
《北京大學中文系百年圖史》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80
輯三
辦教育要守正創(chuàng)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293
以教師為志業(yè),不只是職業(yè)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
溫良儒者,敏慧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 315
人文學者也要接地氣___________________ 325
附錄
溫儒敏學術(shù)年表簡編_____________________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