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系統(tǒng)講解攝影核心技術的實用指南,涵蓋曝光、對焦、白平衡、器材選擇與使用、構圖、用光、色彩及后期處理等核心知識點。全書共12課,從曝光三角(光圈、快門、I0)的原理及互易關系切入,深入解析測光模式、景深控制、白平衡校準等技巧,并結(jié)合器材選擇、構圖美學、光線運用及人像等場景的拍攝實戰(zhàn),循序漸進地幫助讀者掌掘從基礎到進階的拍攝方法。除此之外,書中還給出了系統(tǒng)解決初學者常遇到的照片清晰度不佳問題的方法,并詳細介紹了后期處理的標準流程和關鍵技法。
本書采用理論 案例 實操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搭配豐富的示意圖和實例解析。隨書配套操作卡,提供書中的核心技能指引,強化技能練習,方便讀者外出拍攝時攜帶參考,助力讀者快速進步。
本書適合攝影初學者系統(tǒng)學習基礎理論與操作,也為有一定經(jīng)驗的攝影愛好者提供進階指導,幫助其突破技術瓶頸、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無論是希望提升日常拍攝水平,還是追求更高質(zhì)量的作品,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且深入的專業(yè)知識與實踐指導。
攻破曝光三角城堡 / 準確曝光 / 精確對焦 / 校準白平衡 / 了解相機 / 認識鏡頭 / 布局構圖 / 運用光線 / 人像攝影 / 色彩關系 / 結(jié)像清晰 / 后期處理
隨書附贈:
外拍操作卡 & 白平衡灰卡
配套后期處理圖片素材
5天線上相機體驗課
我們以為按下快門很容易,殊不知,按下快門即是見地,畫面呈現(xiàn)的是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我們以為是用鏡頭在尋找畫面,殊不知,被定格的瞬間,其實是內(nèi)心的投射。所以,請停下匆忙的腳步,止住浮躁,清楚看見光影的游舞;請反轉(zhuǎn)向外的鏡頭,觀照己心,明白萬相是心的鏡影。當攝影者與攝影對象交融的時刻,我們會體驗到生命是如此的鮮活和廣闊。這場寬坦放松融為一體的探索之旅,就是攝影的魅力,F(xiàn)在,一起出發(fā)吧!
李濤
李濤
攝影藝術家,技能教育家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智能影像專委會委員
第26、27、28、29、30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影像鑒定技術家
第13、14、15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影像鑒定組組長
數(shù)字影像處理職業(yè)技能等級標準制定者
興趣島相機攝影導師
著有《Photoshop中文版案例教程》《數(shù)碼攝影后期高手之路》《數(shù)碼攝影入門與進階》等30多本書籍,其中9本入選十四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
劉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實驗室負責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yè)教師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北京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北京市中級攝影師
多年從事攝影教育、攝影文化出版及商業(yè)拍攝。對古典工藝攝影、數(shù)碼攝影、影棚燈光攝影有深入研究。曾就職于人民郵電出版社攝影分社,策劃和出版專業(yè)攝影圖書60多個品種。在清華大學從事攝影實驗教學工作11年,開設有《攝影探究課》,傳授和普及攝影知識。2022年被評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 1 課 攻破曝光三角城堡
1.1 什么是曝光. 018
1.2 曝光準確的六大依據(jù) 018
1.3 逐個攻破:光圈、快門與ISO. 019
1.4 光圈:光線進入的第 一關--孔洞.020
1.4.1 什么是光圈 020
1.4.2 光圈大小、數(shù)值和曝光擋位 021
1.5 快門:光線進入的第二關--卷閘門023
1.5.1 什么是快門速度 023
1.5.2 快門速度的擋位和曝光控制 024
1.6 ISO :光線進入的第三關--反應堆024
1.6.1 什么是ISO 025
1.6.2 ISO 的擋位和曝光控制 025
1.6.3 自動和手動ISO 的使用 026
1.7 曝光三要素的附加影響:景深、動態(tài)、噪點027
1.7.1 光圈與景深 027
1.7.2 快門與動態(tài) 028
1.7.3 ISO 與噪點 029
1.8 曝光三要素的互易關系. 031
1.9 曝光三要素的總結(jié).033
第 2 課 準確曝光
2.1 相機測光計:曝光的精準指南.036
2.1.1 如何解讀相機測光計 036
2.1.2 機內(nèi)測光如何設定曝光 037
2.2 測光模式的選擇應用038
2.2.1 評價測光 038
2.2.2 點測光 039
2.2.3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039
2.3 選用合適的曝光模式 .040
2.3.1 全自動模式(A) 040
2.3.2 程序模式(P) 040
2.3.3 快門優(yōu)先模式(Tv 或S) 041
2.3.4 光圈優(yōu)先模式(Av 或A) 042
2.3.5 手動模式(M) 043
2.4 曝光補償:調(diào)整亮度的 小技巧 .043
2.4.1 如何進行曝光補償 044
2.4.2 白加黑減 044
2.4.3 曝光補償?shù)呐臄z應用 045
2.5 直方圖是檢查準確曝光的度量計 .048
2.6 陽光16 曝光法則050
第3 課 精確對焦
3.1 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054
3.2 自動對焦區(qū)域選擇模式.055
3.2.1 單點對焦 055
3.2.2 多重/ 擴展/ 區(qū)域?qū)?056
3.2.3 自動選擇自動對焦 057
3.3 自動對焦操作058
3.3.1 單次對焦(AF-S) 058
3.3.2 連續(xù)追焦(AF-C) 058
3.3.3 自動切換(AF-A) 058
3.4 對焦問題解決與技巧提升 059
3.4.1 聚焦重構技術 059
3.4.2 靈活又精確的AF-ON 后鍵對焦技巧 060
3.4.3 自動對焦失敗的補救 062
3.4.4 取景器對焦和屈光度調(diào)節(jié) 063
3.5 景深的魅力:虛實之間.063
3.5.1 什么是景深 063
3.5.2 對焦點選擇不同使景深范圍改變 065
3.6 影響景深清晰范圍的三要素066
3.6.1 光圈對景深的影響 066
3.6.2 鏡頭焦距對景深的影響 067
3.6.3 拍攝距離對景深的影響 068
3.6.4 景深三要素總結(jié) 069
第4 課 校準白平衡
4.1 光線的溫度.072
4.2 白平衡:還原真實的色彩世界.073
4.2.1 什么是白平衡 073
4.2.2 色溫與開氏溫標 075
4.2.3 通過設置色溫值還原照片顏色 076
4.2.4 色溫、色彩、白平衡的區(qū)別 078
4.3 白平衡預設模式079
4.3.1 自動白平衡(AWB):智能選擇 079
4.3.2 場景模式白平衡:擇光而選 080
4.3.3 手動設定白平衡:精準控制 081
4.4 專業(yè)校準白平衡的方法.082
4.4.1 簡單方法:白紙自定義白平衡 082
4.4.2 專業(yè)方法:拍攝灰卡校正色彩 083
4.5 光線與白平衡的融會貫通.085
第5 課 了解相機
5.1 相機光學成像原理.088
5.2 相機的類型.089
5.3 感光元件 091
5.3.1 感光元件的尺寸 092
5.3.2 焦距與轉(zhuǎn)換系數(shù) 094
5.3.3 照片的畫質(zhì):像素和分辨率 095
5.3.4 全畫幅和APS-C 優(yōu)劣比較 097
5.3.5 感光元件的清潔和保養(yǎng) 098
5.4 相機的基本功能098
5.4.1 如何更換鏡頭 098
5.4.2 機身的主要功能 099
5.5 相機場景模式-照片風格 100
5.5.1 相機照片風格的種類和特點 100
5.5.2 為什么要使用照片風格功能 101
5.5.3 使用照片風格單色拍攝黑白照片 102
5.6 相機文件格式RAW 和JPEG 的選擇 . 104
5.6.1 RAW 格式:數(shù)碼時代的 數(shù)字底片 105
5.6.2 JPEG 格式:便捷通用的即得影像 106
5.6.3 RAW JPEG 拍攝:效率與質(zhì)量的平衡 106
5.7 文件大小和存儲卡. 107
5.7.1 照片的文件大小 107
5.7.2 存儲卡的選用 108
5.8 正確持機的姿勢.110
5.8.1 站姿和低位拍攝姿勢 110
5.8.2 終極持機姿勢 112
5.8.3 相機背帶的輔助 112
5.9 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相機畫面112
第6 課 認識鏡頭
6.1 快速認識鏡頭.116
6.1.1 讀懂鏡頭上的標識 116
6.1.2 變焦環(huán)和對焦環(huán)的操作 117
6.1.3 自動/ 手動對焦(AF/MF) 117
6.1.4 鏡頭的穩(wěn)定性 118
6.1.5 遮光罩的使用 119
6.2 焦距和視角:從廣角到長焦的視野穿梭.119
6.2.1 什么是焦距 119
6.2.2 焦距和視角 120
6.2.3 焦距對畫面視角、取景范圍的影響 121
6.2.4 焦距對畫面空間感、背景虛實及透視變形的影響 122
6.3 常用鏡頭的類型和特點. 124
6.3.1 標準鏡頭:真實視角 124
6.3.2 中焦鏡頭:細節(jié)呈現(xiàn) 124
6.3.3 廣角鏡頭:盡收眼底 125
6.3.4 長焦遠攝鏡頭:遠景拉近 126
6.4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 127
6.4.1 變焦鏡頭 127
6.4.2 定焦鏡頭 127
6.4.3 鏡頭選購的建議 128
6.5 深入理解光圈. 129
6.5.1 鏡頭的速度 129
6.5.2 鏡頭的最佳光圈與成像質(zhì)量 130
第7 課 布局構圖
7.1 理解構圖-從混亂中找出秩序 134
7.2 通過觀察提取視覺要素. 134
7.2.1 形狀 135
7.2.2 線條 137
7.2.3 色彩 139
7.3 通過美學法則組織構圖 139
7.3.1 對比 139
7.3.2 均衡 142
7.3.3 節(jié)奏 143
7.4 通過構圖布局視覺中心. 144
第8 課 運用光線
8.1 光影的語法. 150
8.1.1 強弱和距離 150
8.1.2 方向和角度 152
8.1.3 大小和軟硬 153
8.1.4 明暗和光影 154
8.1.5 色溫和時間 155
8.2 自然光攝影 . 156
8.2.1 光源的類型 156
8.2.2 如何掌控自然光 157
8.2.3 最好的時間和光線 158
8.2.4 來自窗戶的自然光 159
8.3 自然光實拍案例 160
8.3.1 利用室內(nèi)窗戶拍攝人像 160
8.3.2 戶外直射陽光下拍攝人像 161
8.3.3 戶外逆光下拍攝人像 162
第9 課 人像攝影
9.1 簡易配置 166
9.1.1 小型LED 攝影燈 166
9.1.2 反光板 168
9.1.3 背景 170
9.1.4 燈架 171
9.2 室內(nèi)人像 172
9.2.1 布光 173
9.2.2 擺姿 174
9.2.3 構圖 175
9.2.4 調(diào)整 175
9.3 室外人像 177
第 10 課 色彩關系
10.1 色彩的三屬性 180
10.1.1 色相(H) 180
10.1.2 飽和度(S) 181
10.1.3 明度(L) 181
10.2 色彩與情感. 182
10.3 色彩的關系. 183
10.3.1 從三原色到十二色環(huán) 183
10.3.2 同類色 184
10.3.3 鄰近色 187
10.3.4 對比色 188
10.3.5 互補色 190
10.4 用色原則-少即多.191
10.5 世上本無色. 193
第 11 課 結(jié)像清晰
11.1 清晰度的兩大基本原則. 196
11.1.1 靈活使用對焦模式 196
11.1.2 合理設定安全快門 197
11.2 提升清晰度的四要 199
11.2.1 要選用鏡頭最佳光圈 199
11.2.2 要借助優(yōu)質(zhì)光線條件 200
11.2.3 要追求精準曝光效果 201
11.2.4 要用三腳架并關閉IS 201
11.3 提升清晰度的四不要202
11.3.1 不要錯誤的持機姿勢 202
11.3.2 不要過度調(diào)高感光度 202
11.3.3 不要自行清潔感光元件 203
11.3.4 不要用劣質(zhì)鏡頭濾鏡 203
11.4 減少機振的妙招203
11.4.1 使用快門線 203
11.4.2 巧用自拍模式 204
11.4.3 反光鏡預升 204
11.4.4 回放檢查焦點 205
11.5 使照片清晰的檢查清單.206
第 12 課 后期處理
12.1 常用后期軟件 210
12.1.1 觀看之橋:Bridge 210
12.1.2 傳輸之道:Camera Raw 211
12.1.3 明亮之室:Lightroom 211
12.1.4 魔術之手:Photoshop 212
12.2 后期流程五步法 213
12.2.1 圖片管理 213
12.2.2 去除瑕疵 213
12.2.3 全局調(diào)整 214
12.2.4 局部調(diào)整 214
12.2.5 輸出照片 214
12.3 利用Bridge 進行照片管理. 215
12.3.1 Bridge 瀏覽照片的方式 215
12.3.2 篩選器和評星法 215
12.3.3 實操拓展:如何用Bridge 選出最佳光圈的清晰照片 217
12.4 在Camera Raw 中調(diào)整照片. 218
12.5 在Photoshop 中替換天空220
12.6 使用Photoshop 輸出照片. 221
12.7 實操案例:拯救廢片222
操作卡
隨身攜帶的核心技能參考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