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的那些事》是一本構(gòu)思巧妙而獨具韻味的故宮畫冊。在這本畫冊中,著名攝影家李少白、著名宮廷油畫家姜國芳和文字作者唐悅之聯(lián)袂而出,照片、油畫、散文,不同的表達媒介合而為一地共同講述那些來自紫禁城里的久遠故事。那恢弘大度又極盡工巧的宮殿群,那空無一物又容有萬物的磚墁廣場,那人去樓空卻余音猶存的園子,還有那些形色分明又意緒難測的紛繁人物,皇帝,朝臣,妃嬪,宮女,太監(jiān)……將為你開啟一道走進紫禁城的獨特入口。
當(dāng)你一頁頁翻動《紫禁城里的那些事》,當(dāng)你的目光在光影和筆觸之間來回游走,當(dāng)你的思緒在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往復(fù)徘徊,一座屬于你的紫禁城便已開啟。
自戰(zhàn)國(前475前221)以來,各朝就在北京筑城。作為地理上的要塞,北京已經(jīng)占據(jù)了前后三千年之久。自金(11151234)以來,北京成為皇城。作為政治上的要塞,北京已經(jīng)占據(jù)了前后八百年之久,而紫禁城就是皇城北京的城中城。我們看到的這座城中之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在近五百年的時間里,它是中國政治統(tǒng)治的中樞,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禮儀活動上演的地方,也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現(xiàn)在,人們稱它為故宮或故宮博物院,但在更多的歷史故事中,在更多的中國人心中,還是習(xí)慣不無敬畏和自豪地稱它為紫禁城。當(dāng)這本書打開,屬于紫禁城的那段輝煌時光也被同時開啟。一些端莊的、拘謹?shù)、壯闊的、隆重的場面鮮活欲出;一些陌生的、青澀的、溫暖的、細膩的馨香撲面而來。它們讓你恍惚、沉醉,面對恢宏大度又極盡工巧的宮殿群;面對空無一物又容有萬物的磚墁廣場;面對宮殿和廣場間形色分明又意緒難測的紛繁人物,贊嘆之意、驚嘆之情、感嘆之心無法克制!這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當(dāng)日輝煌都必將成為明日記憶。記憶雖在,卻經(jīng)常無奈地漫漶,或者被無意識地篡改,只有日月周而復(fù)始,似乎一以貫之,亙古未變。在白天、在夜晚,每一天日月循著一樣的路徑在紫禁城里來回。比如在冬至的那一天,陽光就會深深地照進紫禁城,在太和殿上生輝;比如有一些月光總是細細柔柔地灑在某個窗欞或妝臺上,有一些陽光又總是熱烈地、強硬地、棱角分明地投射在屋檐上、欄桿上、宮門上……它們對紫禁城的了解超過了所有人,它們是紫禁城最權(quán)威的知情者,但是它們一言不發(fā);实、大臣、妃嬪、宮女、太監(jiān)在宮殿里在廣場上來往穿梭,他們讓紫禁城里充滿了生機、趣味、神秘和困惑;他們嘰嘰喳喳地說了很多卻語焉不詳;他們一遭遭熱熱鬧鬧地來了又走了,留下這成百上千空落落的殿宇。在這些空落落的殿宇間,李少白背著相機追隨著、捕捉著光的蹤跡。在人去樓空的屋子、園子里,在春風(fēng)秋雨、神鴉浮云的驚鴻一瞥里,物件和空間分明留著彼時的某種隱約、曖昧的聲氣,淡淡如煙又不絕如縷。據(jù)說孤獨可以讓生命變得豐富和華麗,紫禁城里的人們卻往往因為生命過于跌宕豐富和奢侈華麗而顯得孤獨。美麗的公主、寂寞的宮娥、威嚴的帝王,都帶著這份安之若素又揮之不去的孤獨在姜國芳的油畫里一一出場,他們顧盼、巧笑、落寞、躊躇、得意,在畫中宛如他們?nèi)栽谧辖抢铮绱俗匀徽媲,似乎從來如此,從未離去。從李少白的照片中靜觀光線在空寂無人的紫禁城里流連,從姜國芳的油畫里回望紫禁城人物的當(dāng)年風(fēng)華,一個落墨于今,一個馳思于昨,還有一段徘徊在今古、真幻之間的文字。照片、油畫、散文,不同的表達媒介合而為一地在現(xiàn)下的時光里共敘著久遠的故事。在共敘的故事里,歷史如同一本攤開的書,觀者在光影和筆觸之間來回走動,在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往復(fù)徘徊,在故人的感知之中疊加著觀者的感知,揣測著紫禁城里往昔的模樣與心思。在帝王的憂傷里唏噓,在妃嬪的歡笑中感喟,為那些消逝在光陰中的愛與哀愁、恨與欲望、激情與夢想久久嘆息。這世上本沒有路,只有風(fēng)兒在唱歌。這里本沒有紫禁城,后來來了人,筑了城,然后就有了無數(shù)個含混纏綿的故事。生命的意義在于尋找意義的過程,六百年來紫禁城也在尋找著自己的方向。紫禁城眺望的目光曾經(jīng)從高高的太和殿出發(fā),穿越空曠的太和門廣場,穿越太平洋、大西洋的海岸線,迷失在沉沉海霧中。終于,在某個時間的節(jié)點,紫禁城和它的王朝不再眺望,他們背過身去,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這個城池的深處。輝煌瑰麗的、神秘滄桑的、宮闈內(nèi)不為人知的、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都演化傳承為經(jīng)久不衰的中華文明。雖然有清晰的影像、有細膩的圖畫、有精簡的文字,但是對于紫禁城它們還是單薄,總是單薄。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由此找到了紫禁城的一個入口,你開始尋找并主動地游走在紫禁城的虛實之中,從此開啟的這個狀態(tài),才是這本書的意義。
李少白,一位堅持從人本主義的審美角度展現(xiàn)、詮釋中國傳統(tǒng)標志性建筑的著名攝影家,出版了《李少白攝影作品選》《神秘的紫禁城》《偉大的長城》《走進故宮》《長城野韻》《看不見的故宮》《看不見的長城》等多本畫冊,視角獨特,影響深遠。其長城和故宮攝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臺灣等地展出,并在法國、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美國等國展出。姜國芳,當(dāng)代著名油畫家,曾在中央美院和中央戲劇學(xué)院任教二十年。他用近四十年時間專注紫禁城系列油畫創(chuàng)作,其作品收藏于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shù)館、國家大劇院等機構(gòu),并先后在意大利、希臘、德國、美國、法國、新加坡、日本等國成功舉辦《姜國芳紫禁城系列作品展》。唐悅之,攝影家、專欄作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曾與李少白合作出版《嘆哉紫禁城》《是而非:來自攝影的邀請函》等著作,多篇專業(yè)論文入選中國文聯(lián)當(dāng)代文藝論壇論文集、全國攝影理論研討會論文集等。
前 言真?幻君臣之間一封朝奏九重天世事空余恨奉天承運宮門深似海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永恒的夢皇帝的女人寂寞紫禁城禮儀之城天?人冬天的故事春花爛漫時禁城晨曦 城中之禁城中國,家天下隱喻之城 對月穿針乞巧日粉墨登場中秋祭月 佳節(jié)又重陽 家?國 紫禁城里的愛情宮殿的守護者失火的天堂 傳國玉璽 心靈的棲處欲望與恐懼 梨花一枝春帶雨母儀天下 胸次全無一點塵知其不可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