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接到奶奶的一封信,信中內容讓江雨昕很是不安。她倉促辭職,匆匆趕往故鄉(xiāng)北上坎村,以完成與奶奶的約定,并尋找已去世的父親在村子里留下的印跡,卻不承想陰差陽錯地陷入老宅爭奪戰(zhàn)之中。
在90后駐村第一書記唐若楠的幫助下,江雨昕順利解決了家族危機;同時,受唐若楠鼓舞,也因自己心中的執(zhí)念,江雨昕決定留在村里,與趕來看望她的閨密呂佳一起,以老宅為基礎辦起了鄉(xiāng)間民宿。
然而,好景不長,古村落村民對于當?shù)芈糜伍_發(fā)和傳統(tǒng)手藝振興并不感興趣。這時,三位女當家才意識到,要想真正帶領村民致富,必須先從改變觀念開始。于是,三個姑娘齊心協(xié)力修路、搞北蟲草種植、鼓勵離村的青年人才回村創(chuàng)業(yè),北上坎村逐漸呈現(xiàn)出新氣象。
這時,問題又出現(xiàn)了。一家當?shù)亻_發(fā)商要介入古村落商業(yè)化開發(fā),一方要大拆大建,另一方要保護村里的老手藝、古建筑、飲食習慣等文化資源,保留古村落的原鄉(xiāng)原色。北上坎村將何去何從,三個女當家該如何帶領村民突圍?
《村里來了三個女當家》講述了三個正值青春的姑娘唐若楠、江雨昕和呂佳扎根農村,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駐村書記唐若楠從機關單位被委派到北上坎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江雨昕作為北上坎村的孫輩,因擔心從未謀面的奶奶,急匆匆回到從未回過的老家,并決心留在這里尋找已故父親的足跡;而呂佳作為江雨昕的好友一路追隨她來到這里。三個姑娘為了讓北上坎人脫貧致富,獻計獻策,克服一切困難幫忙村民修路、開工坊、做民宿,最終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致富的道路。
作品立足于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攻堅、駐村書記、返鄉(xiāng)建設等時代熱點,符合主旋律方向。有人物原型依托,深入采訪、紀實,具有現(xiàn)實基礎。融合青春奮斗、愛情、友情以及鄉(xiāng)村文旅、非遺文化、美食文化等元素,為影視化改編提供了基礎。
同時,作者以當下鄉(xiāng)村生活為背景,情節(jié)貼近現(xiàn)實,充滿生活氣息,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情景,讓讀者能夠真切感受到鄉(xiāng)村里基層女性在鄉(xiāng)村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屈的奮斗經(jīng)歷與雜陳的酸甜苦辣,也反映了鄉(xiāng)村在新時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作品文字質樸,敘事結構層次分明,節(jié)奏把握得當,細節(jié)描寫真實有力。具體產業(yè)發(fā)展案例生動詮釋鄉(xiāng)村振興政策在基層的鮮活實踐,兼具文學價值和社會學意義。
第一卷 歸 途 ………………………………………………001
第一章 三十歲的選擇 …………………………………003
第二章 歸途不易 ………………………………………017
第三章 江家大事 ………………………………………027
第二卷 老宅風波 ……………………………………………035
第四章 世外桃源 ………………………………………037
第五章 不速之客 ………………………………………047
第六章 無處為家 ………………………………………059
第七章 重 逢 …………………………………………069
第三卷 落地生根 ……………………………………………079
第八章 關系戶 …………………………………………081
第九章 老房票 …………………………………………091
第十章 城里人 …………………………………………102
第十一章 三人組 ………………………………………111
第四卷 出 路 ………………………………………………121
第十二章 初創(chuàng)民宿 ……………………………………123
第十三章 三公里的難 …………………………………135
第十四章 蛤蟆車隊 ……………………………………143
第十五章 溫室大棚 ……………………………………152
第五卷 扶人心 ………………………………………………163
第十六章 消失的工匠 …………………………………165
第十七章 授人以魚 ……………………………………175
第十八章 紅袖標 ………………………………………188
第十九章 北蟲草 ………………………………………201
第二十章 大道坦途 ……………………………………214
第六卷 原 鄉(xiāng) ………………………………………………227
第二十一章 山神之子 …………………………………229
第二十二章 老朋友 ……………………………………242
第二十三章 工 坊 ……………………………………253
第二十四章 天 境 ……………………………………263
第七卷 敢立潮頭 ……………………………………………273
第二十五章 小小北上坎 ………………………………275
第二十六章 后山寶藏 …………………………………284
第二十七章 稻田詩畫 …………………………………297
第二十八章 村史館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