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師、醫(yī)生、心理學家……所有人都發(fā)覺,當今世界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比過去更難管教。但是到底應(yīng)該怎樣做呢?
在法國心理學家阿蘭·布拉尼克耶看來,養(yǎng)育孩子不僅僅要幫助他們做好規(guī)劃,還要建立起雙向的愛。這樣,父母就可以期待與孩子實現(xiàn)雙贏:愛孩子,也被孩子愛。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阿蘭·布拉克尼耶提倡愛、理性與邏輯結(jié)合的方式。其實,這些秘訣我們早就知道,它就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然而,有時實踐起來卻相當艱難。
這本書旨在幫助我們根據(jù)情境靈活運用上述三個秘訣,告訴在面對哭鬧的嬰兒、纏著父母還拒不做功課的兒童、頂嘴叛逆的青少年時, 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親子間的愛本該是雙向的,什么時候竟然變成了單向的付出?
父母、教師、醫(yī)生、心理學家……所有人都發(fā)覺,當今世界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比過去更難管教。這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教育模式悄然發(fā)生變化:常常不是孩子配合家長,而是家長圍著孩子轉(zhuǎn)。
★一個經(jīng)典的教育模式:愛 理性 邏輯
在法國心理學家阿蘭·布拉克尼耶看來,養(yǎng)育孩子不僅僅要幫助他們做好規(guī)劃,還要建立起雙向的愛,這樣就可以期待雙贏:愛孩子,也被孩子愛。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愛 理性 邏輯=自信、有責任感的孩子。
★豐富的實戰(zhàn)案例,涵蓋各種棘手的教育場景
本書特色在于將臨床心理學分析理念靈活運用到各個生活場景中,告訴我們當面對哭鬧的嬰兒、纏著父母還拒不做功課的兒童、頂嘴叛逆的青少年等情況時,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問題。
★書后附贈貼心小測試,幫你更了解自己的教育類型
本書為讀者準備了一些簡單、實用的小測試比如你到底是放任型、控制型,還是恰到好處的培育型父母呢?書后附父母類型測試,快來測試一下吧!
★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教授專業(yè)翻譯
王大智,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教授,翻譯學博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大連市第二批領(lǐng)軍人才,出版《差異的頌歌》《蒙托邦征戰(zhàn)中國回憶錄》《愛是一座島》《女孩與棄狗》《理想人生》等譯作。
不必事事完美,也可以成為最好的父母
世上有完美的父母嗎?當然沒有!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維吉妮坦言:我的周末是屬于孩子們的,只有工作日才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我總是希望周末快點到來,好多陪陪孩子們;但是到了周末,又會盼著周一快點到來。 當今社會,家長應(yīng)該如何擺脫負罪感,讓自己成為淡定從容的父母呢?
孩子從懷抱玩具的小寶寶變成手機不離身的青少年不過十幾年時間,我們只有這短短的時間幫助孩子們做好準備,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我們有時會苛求自己,一心想成為完美父母;有時又想撒手不管,讓孩子自己長大。怎樣才能在兩者之間實現(xiàn)平衡?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如果想要孩子們順利長大成人,就需要重新審視20 世紀末提出的五大教育原則(參見第二部分)。本書對這五大教育原則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無論對于新手父母還是正在成長中的父母而言,這些原則往往只是徒增壓力。一個孩子的成長、發(fā)展與自我塑造離不開愛,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然而,光有愛是不夠的,五大原則中并未談及的理性,才是讓所有孩子學會謹言慎行的基礎(chǔ)。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過:當下即是未來。 用這句話描述兒童教育再準確不過。
被拖拉散漫的兒子激怒后,一位母親無奈而又幽默地發(fā)出這樣的慨嘆:我為他付出那么多,讓他拿個諾貝爾獎也不算過分吧?我們不禁要說,親子間的愛本該是雙向的,什么時候起竟然變成了單向的付出?我們養(yǎng)育孩子不僅僅要幫助孩子做好規(guī)劃,還要建立起雙向的愛。這樣,父母就可以期待與孩子實現(xiàn)雙贏:愛孩子,也被孩子愛。
想讓孩子們足夠樂觀、滿懷自信地走向未來,面對未知的挑戰(zhàn)時勇敢地去戰(zhàn)斗,就必須教會他們承擔責任,激發(fā)他們對自由、對尊嚴的渴求(自由并非只是從心所欲,還需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自尊。每個人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期待他們擁有最美好的未來。有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未來能夠肩負起責任,坦然面對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呢?
但是到底應(yīng)該怎樣做呢?自孩子出生起,父母余生都需明確并熟練運用教育的三個秘訣:愛、理性和邏輯。這些秘訣其實您早就知道,它就在您的內(nèi)心深處。然而,有時實踐起來卻相當艱難。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根據(jù)情境靈活運用上述三個秘訣。面對哭鬧的嬰兒、纏著父母還拒不做功課的兒童、頂嘴叛逆的青少年,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也許,我們不必事事完美也可以成為最好的父母:給予愛的同時也尊重現(xiàn)實;為孩子著想,也為自己著想;嘗試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但也不忽視自己的感受;保持微笑但也不懼怕眼淚;培養(yǎng)幽默感但也不助長戾氣;學會運用溝通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因為好言相勸常常比嚴令禁止更有效。找到自信、樹立責任感、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是良好教育的三大基石。
父母、教師、醫(yī)生、心理學家……所有人都發(fā)覺,當今世界有越來越多更難管教的孩子。現(xiàn)代生活越來越以享樂為原則,而不是以現(xiàn)實為根本。四十年的職業(yè)生涯以及人生閱歷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兩代父母,與過去的嚴苛教育相反的理念既吸引又裹挾著他們。面對日趨復雜的世界,理性的缺失成為教育的一大威脅。本書將逐一糾正過去以及近些年兒童教育中的誤區(qū),并提出新的觀念。教育風暴來襲,希望本書可以對您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阿蘭·布拉克尼耶,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醫(yī)師,曾任巴黎十三區(qū)心理健康協(xié)會主席,巴黎薩伯特慈善醫(yī)院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協(xié)會培訓負責人、臨床心理醫(yī)生學院名譽教授。著有《你好,焦慮分子》《母親與兒子》《父親與女兒》《恰到好處的界限》《樂觀的孩子》等。
譯者簡介
王大智,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教授,翻譯學博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大連市第二批領(lǐng)軍人才,出版《差異的頌歌》《蒙托邦征戰(zhàn)中國回憶錄》《愛是一座島》《女孩與棄狗》《理想人生》等譯作。
吳欣炎,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筆譯碩士,現(xiàn)就職于加拿大簽證申請中心(沈陽),出版《小山羊歷險記》等譯作。
王琦,大連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翻譯學碩士,現(xiàn)就職于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目錄
導 言
001 不必事事完美,也可以成為最好的父母
第一部分
為人父母,是美夢還是噩夢?
第1 章
006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現(xiàn)代教育若要取得成功,不僅需要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及想
象力,還要教會他們適應(yīng)現(xiàn)實生活、理性思考、理智行
動。也就是說,在愛的原則的基礎(chǔ)上,還應(yīng)該加上
一條現(xiàn)實原則。
第2 章
019 世界在變化
在這個時代,教育模式已悄然發(fā)生變化:常常不是孩子
配合家長,而是家長圍著孩子轉(zhuǎn)。
第3 章
023 你是否有過放棄的念頭?
面對越來越晚睡的青少年兒女,哪個父母不曾感到氣餒,
想要撒手不管呢?
第4 章
030你是否想過把孩子丟給別人?
反對、抗拒、挑釁,往往隱含著孩子的求助信號。家長應(yīng)
該探尋產(chǎn)生抗拒心理的情感原因,必要時求助心理醫(yī)生。
第5 章
042 你是否想過給孩子一頓胖揍?
養(yǎng)育孩子就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孩子可能對我們的
教育要求表示反對,但是我們也有必要盡早教育他們,
口頭反對比肢體沖突要好。
第6 章
054你是否曾經(jīng)焦慮過?
孩子就是在跟父母的針鋒相對中逐漸成長為成年人的。這
一人生任務(wù)對青少年來說很艱難,對父母而言也同樣不易。
第7 章
072 你是否經(jīng)歷過真正的幸福時刻?
安慰作用在親子之間是雙向的:父母給孩子玩具,讓玩
具去安慰他;對父母而言,孩子就相當于為他們提供安
慰和安撫的玩具。
第二部分
五個需要反思的教育原則
第8 章
084 父母的愛應(yīng)該不計代價嗎?
要求自己做到無條件的愛和不計代價的愛其實都不是
愛的證明。二者都意味著雙方難以承認彼此的差異和
獨特性。
第9 章
095 能否允許孩子口無遮攔?
無疑,一個孩子需要表達自己的訴求,但是要注意方式,
既要當心講話的內(nèi)容,也要注意講話的時機。
第10 章
103 成為父母,就意味著自我犧牲嗎?
父母將愛、邏輯和理性結(jié)合起來并不意味著自我犧牲,
而是可以將夫妻關(guān)系化為對孩子的愛,讓夫妻雙方更加
和諧。
第11 章
110 父母的權(quán)威是否令人窒息?
父母的權(quán)威并非專斷,不會根據(jù)孩子獨立與否做出調(diào)整,
他們只是提供參照,讓孩子自我定位并找到方向。
第12 章
129學校是否至高無上?
在教學關(guān)系中,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行使權(quán)威
也要以保持距離為前提。
第三部分
讓孩子擁有美好未來的三種美德
第13 章
140 自信讓生活充滿活力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的自信是在他人的目光中形成的,這
一點完全正確。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首先接觸到的
是父母的目光。
第14 章
153 責任感讓孩子更加自信
責任感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而且要基于生活
中的具體情境。相信這一原則的父母會在未來獲得回報。
第15 章
174 良好的教養(yǎng)有利于自尊和尊重他人
和善與懂禮貌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品質(zhì),而是在尊重他人、
幫助他人、傾聽他人的過程中習得的,甚至需要十分努
力才能學會。
第四部分
怎樣做合格的父母?
第16 章
186 父母真正的愛,就是懂得與孩子交流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觀看電視上的言論、聽耳機里的音
頻以及閱讀接收到的短信都屬于孤獨的單向交流。
因此,在今天,父母懂得跟孩子交流越發(fā)重要。
第17 章
188三種類型的父母
放任與不惜一切代價的掌控,既不利于孩子成長,也不
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然而,對父母而言,在兩類角
色之間尋求平衡不足以解決問題。
第18 章
195 父母的矛盾
當矛盾出現(xiàn)時,對孩子的愛會讓您尋求恰當?shù)慕鉀Q方式。
第19 章
202做一個足夠自如的母親
當代的母親宣稱自己只有成為女強人才能完全配得
上超級媽媽這個稱號。許多母親努力達成這一目標,
但她們時常感到筋疲力盡。
第20 章
216做一個合格的父親
一直以來,兒童和青少年都渴望與父親交流,卻總是在
行動上有所顧慮。
結(jié) 語
223 做充滿愛、有原則和講道理的父母
附錄一
22512 條實用的育兒建議
附錄二
231 父母類型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