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品設計創(chuàng)作:基于Midjourney的智能設計與應用
定 價:79 元
- 作者:張銳,邱棋 著
- 出版時間:2025/12/1
- ISBN:9787301368114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B472-39
- 頁碼:192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系統(tǒng)探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產品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重點分析Midjourney在激發(fā)創(chuàng)意 與提升效率方面的價值。作為基于文本提示快速生成多樣化視覺方案的代表性平臺,Midjourney已逐漸成為設計 師構思與表達的重要工具。首先,全書梳理了AI設計工具的發(fā)展背景,闡釋Midjourney在諸多平臺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并結合產品設計的需求,總結其在概念呈現(xiàn)、風格探索與高效迭代中的優(yōu)勢。其次,書中依次介紹核 心指令與參數優(yōu)化方法,展開在家具、交通工具、智能家居、電子產品等領域的實踐案例,并延伸至多平臺協(xié)同工作流的構建。最后,書稿對AIGC驅動下的設計流程創(chuàng)新與倫理挑戰(zhàn)進行了前瞻性分析。通過循序漸進的技 術講解與應用示例,讀者不僅能快速掌握Midjourney的操作方法,還能建立人工智能賦能下的設計思維與實踐能力,為未來的創(chuàng)新探索奠定堅實基礎。
張銳,湖北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在讀、湖北美術學院現(xiàn)代公共視覺藝術設計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從事產品設計、工業(yè)設計的專業(yè)學習和教學工作已經25年。任中國工業(yè)設計協(xié)會設計教育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分會委員、湖北高等教育學會理事、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設計專家委員會理事、中俄創(chuàng)意設計聯(lián)盟副秘書長。
研究領域主要在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形態(tài)學以及設計思維等方面。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科研計劃項目等共計12項。獲獎26項、專利16項其中5項實用新型,發(fā)表論文及作品40篇。
承擔多門本碩課程,參與獲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湖北本科高校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等教研項目共計4項,指導學生參賽獲獎100余項。
邱棋,博士研究生,現(xiàn)任湖北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學院青年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AI輔助產品設計與技術美學。已發(fā)表多篇被CSCD、北大核心等數據庫收錄的學術論文,并擁有兩項外觀設計專利。設計作品曾被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并多次參與省廳級科研項目,在國內重要設計大賽及展覽中獲獎。
目錄
第1章 AI賦能產品設計:Midjourney的基礎認知001
1.1 Midjourney概述:AI如何改變產品設計002
1.1.1 設計工具演進與應用價值002
1.1.2 核心功能與典型應用場景003
1.2 Midjourney入門指南003
1.2.1 賬號注冊與訂閱設置003
1.2.2 界面布局與基本操作009
1.3 本章小結012
1.4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013
第2章 Midjourney核心指令與參數優(yōu)化014
2.1 基礎指令:控制形態(tài)與風格017
2.1.1 生成與變換:/imagine、Variations、Upscale017
2.1.2 組合融合:/blend、多重提示詞021
2.1.3 風格化控制:Stylize(\--s)022
2.2 進階參數:精細控制與定制生成023
2.2.1 圖片提示、/describe、Seed值(\--seed)設置023
2.2.2 局部調整:\--no與Remix027
2.2.3 細節(jié)與質量控制:\--q、\--hd、\--v032
2.3 高級功能與輔助參數033
2.3.1 長寬比控制:\--ar033
2.3.2 創(chuàng)意擴散:Chaos(\--chaos / \--c)034
2.3.3 縮放視圖:Zoom Out和Make Square034
2.3.4 平鋪生成:Tile 模式037
2.4 本章小結038
2.5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039
第3章 Midjourney在產品設計中的進階應用040
3.1 提示詞設計與模板041
3.1.1 構造與語法基礎041
3.1.2 關鍵詞與修飾詞應用041
3.1.3 影響圖像生成效果的關鍵因素041
3.1.4 各類產品提示詞示例042
3.2 AI產品創(chuàng)意構思與策略044
3.2.1 概念開發(fā)與靈感拓展044
3.2.2 風格模擬與流派變換044
3.3 Midjourney版本特點與場景適配046
3.3.1 V4、V5、V6對比與適用方向046
3.3.2 Niji版本特點及應用048
3.4 產品設計流程與應用實戰(zhàn)049
3.4.1 典型工作流程范例049
3.4.2 圖像優(yōu)化方法050
3.4.3 跨工具協(xié)作與實現(xiàn)技巧051
3.5 本章小結052
3.6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052
第4章 Midjourney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054
4.1 家具設計的認知框架與AI適配策略056
4.1.1 核心設計維度與行業(yè)范式演進056
4.1.2 Midjourney最新功能與家具設計的適配性057
4.1.3 前置案例解析:新中式餐椅系列設計058
4.1.4 家具設計師在AI工具輔助流程中的定位060
4.2 不同風格與形態(tài)的家具生成062
案例1:融合東方與西方元素的復古座椅062
案例2:流線型極簡風格沙發(fā)064
案例3:法式輕奢貝殼扶手椅065
4.3 概念家具與功能設計066
案例1:未來感智能椅066
案例2:模塊化組合貓床068
案例3:可轉換多場景兒童學習艙069
4.4 材質、質感與文化創(chuàng)新071
案例1:粗針織物沙發(fā)071
案例2:剎那竹椅073
案例3:浮雕鎏金云紋茶幾074
4.5 色彩策略與情緒營造076
案例1:糖果色學習桌椅套裝076
案例2:活力漸變色青少年休閑座椅077
案例3:自然色系兒童多功能儲物柜079
4.6 本章小結081
4.7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081
第5章 Midjourney在交通工具設計中的應用082
5.1 交通工具設計的核心要素084
5.1.1 交通工具設計的基本理念與視覺特征084
5.1.2 Midjourney最新功能與交通工具設計的適配性087
5.1.3 前置案例解析:未來感電動超級跑車設計087
5.1.4 交通工具設計師在 AI 工具輔助流程中的定位089
5.2 流線型車身與未來造型091
案例1:空氣動力學未來概念車091
案例2:仿生魚鰭式高速列車093
案例3:鯨背型跨洲豪華飛艇094
5.3 仿生與科幻交通工具創(chuàng)作095
案例1:仿生科技風無人駕駛飛行器095
案例2:甲殼類仿生深海探測潛航器097
案例3:翼龍式高速垂直穿梭機099
5.4 風格融合與跨界創(chuàng)新100
案例1:賽博朋克風復古摩托車100
案例2:東方蒸汽朋克風電動三輪車101
案例3:新中式機甲越野車103
5.5 極端環(huán)境與特種交通工具設計104
案例1:極地科考兩棲雪地車104
案例2:沙漠救援垂直起降飛行器106
案例3:火星表面多地形探測車109
5.6 本章小結110
5.7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111
第6章 Midjourney在智能家居與小型設備設計中的應用112
6.1 AI驅動的智能家居與小型設備創(chuàng)新設計114
6.1.1 設計驅動與場景化思維114
6.1.2 Midjourney功能應用策略115
6.1.3 前置案例解析:AI驅動的未來兒童關懷機器人寵物犬設計117
6.1.4 智能家居與小型設備設計師在AI輔助流程中的定位119
6.2 智能家居的美學與功能融合121
案例1:多功能智能機器人121
案例2 :未來主義空氣凈化器123
6.3 材質細節(jié)與交互設計124
案例1:高科技未來智能馬桶124
案例2:全景觸控智能廚房中島126
6.4 多功能與個性化設備創(chuàng)新128
案例1:交互式智能寵物監(jiān)控器128
案例2:智能植物養(yǎng)護機器人131
6.5 極端環(huán)境下的智能家居與小型設備設計133
案例1:極地模塊化智能生活艙133
案例2:火星棲居智能生物圈控制臺134
6.6 本章小結136
6.7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137
第7章 Midjourney在電子產品與可穿戴設備設計中的應用138
7.1 AI驅動的可穿戴與智能設備設計方法140
7.1.1 可穿戴與智能設備設計的核心要素140
7.1.2 AI在可穿戴設備設計中的價值141
7.1.3 前置案例解析:未來感健康監(jiān)測智能手環(huán)設計141
7.1.4 可穿戴設備設計師在AI工具輔助流程中的定位144
7.2 可穿戴與電子產品創(chuàng)新145
案例1:智能眼鏡145
案例2:智能健康監(jiān)測戒指147
案例3:環(huán)形屏幕臂環(huán)148
7.3 材質與人體工學設計150
案例1:仿生造型智能按摩儀150
案例2:仿生骨骼支撐智能坐墊152
7.4 殘障輔助設備設計154
案例1:智能仿生機械腿154
案例2:智能仿生機械臂156
案例3:全地形智能助行外骨骼157
7.5 跨場景沉浸式可穿戴設備設計158
案例1:多場景自適應XR頭戴設備159
案例2:全息交互智能服飾系統(tǒng)160
7.6 本章小結162
7.7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163
第8章 Midjourney以外的AI設計工具介紹164
8.1 ADC:汽車設計應用165
8.1.1 界面介紹與操作流程166
8.1.2 功能模塊解析168
8.2 Hyper3D.ai:輔助3D建模與渲染173
8.2.1 界面介紹與操作流程174
8.2.2 應用案例174
案例1:動畫角色原型生成174
案例2:汽車模型生成與3D打印準備176
8.3 ChatGPT 4.0:文本驅動的設計輔助與方案生成176
8.3.1 生成產品背景場景描述177
8.3.2 生成產品設計方案描述(用于效果圖或模型)177
8.3.3 生成產品局部修改指令(用于效果圖調整)178
案例1:家用便攜咖啡機概念設計178
案例2:家用迷你烤箱造型優(yōu)化179
8.4 本章小結179
8.5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180
第9章 Midjourney與多平臺AI工具協(xié)同的專業(yè)設計工作流181
9.1 Midjourney+DeepSeek/ChatGPT/豆包:提示詞構建與創(chuàng)意策略182
9.2 Midjourney+Hunyuan3D/Tripo AI:從AI圖像到3D模型的自動轉換183
9.3 Midjourney+即夢AI/可靈AI:視頻化與動態(tài)傳播185
9.4 本章小結185
9.5 拓展思考與課下作業(yè)185
第10章 AIGC驅動的產品設計流程創(chuàng)新與倫理挑戰(zhàn)185
10.1 從文本生成到多模態(tài)設計的范式躍遷 185
10.1.1 AIGC技術發(fā)展概述185
10.1.2 AIGC技術在設計領域的具體應用185
10.2 AI賦能設計全流程185
10.2.1 創(chuàng)意生成:AI驅動的靈感生成新范式185
10.2.2 建模與驗證:從二維到三維的AI設計與制造協(xié)同185
10.2.3 用戶體驗優(yōu)化:AI驅動的個性化交互設計185
10.2.4 系統(tǒng)協(xié)同:AI構建的全流程設計與制造智能生態(tài)185
10.3 倫理爭議185
10.3.1 版權歸屬困境185
10.3.2 設計主體性消解185
10.3.3 數據隱私風險185
10.3.4 算法公平性與社會責任185
10.4 構建人機協(xié)同的“雙軌制”設計流程185
10.4.1 可解釋性與責任追溯的技術治理路徑185
10.4.2 人機協(xié)作雙軌模式的流程重構方案185
10.4.3 數據確權與標準規(guī)范的制度保障體系185
10.4.4 倫理教育與跨學科合作的價值引導體系185
10.5 本章小結185
后記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