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八章,包括緒論、本質論、發(fā)展論、門類論、主體論、創(chuàng)作論、作品論、接受論。內容和結構上從始至終貫穿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積極吸納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理論的科學性和知識的系統(tǒng)性、體系的完整性和層次的條理性、門類的豐富性和范例的趣味性、語言的通俗性和文字的生動性。 本書提供電子教案、電子課件、參考答案等配套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緯晒└叩仍盒K刭|教育與藝術教育使用,也可供各行業(yè)藝術愛好者閱讀。
提供課件、教案、教學影像等配套資料民族藝術作品比例較高,涉及部分近年藝術作品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jié) 藝術內涵界定 1
一、藝術是高超技巧的結晶 1
二、藝術是一種情感的凝定 2
三、藝術是有規(guī)則的形式系統(tǒng) 2
四、藝術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審美化表達 3
第二節(jié) 藝術存在緣由 4
一、藝術——實現(xiàn)人類表達多種情感需要的滿足 4
二、藝術——實現(xiàn)人類對現(xiàn)實缺乏的想象性滿足 5
第三節(jié) 藝術功能透視 6
一、審美認識功能 7
二、審美教育功能 9
三、審美娛樂功能 11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jié) 藝術內涵界定 1
一、藝術是高超技巧的結晶 1
二、藝術是一種情感的凝定 2
三、藝術是有規(guī)則的形式系統(tǒng) 2
四、藝術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審美化表達 3
第二節(jié) 藝術存在緣由 4
一、藝術——實現(xiàn)人類表達多種情感需要的滿足 4
二、藝術——實現(xiàn)人類對現(xiàn)實缺乏的想象性滿足 5
第三節(jié) 藝術功能透視 6
一、審美認識功能 7
二、審美教育功能 9
三、審美娛樂功能 11
四、美化生活功能 12
五、社會組織功能 13
六、藝術功能發(fā)揮的條件 14
第四節(jié) 藝術教育之見 15
一、美育與藝術教育 15
二、藝術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16
三、藝術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16
知識鞏固 17
學以致用 18
名品推薦 21
第二章 本質論 22
第一節(jié) 藝術的社會本質 22
一、藝術在社會中的位置 22
二、藝術是特殊社會意識形態(tài) 24
三、藝術與社會生活 30
第二節(jié) 藝術的認識本質 32
一、藝術認識世界的方式 32
二、藝術形象特點 34
三、藝術真實性 38
第三節(jié) 藝術的審美本質 42
一、藝術美與現(xiàn)實美 42
二、審美本質探尋 45
三、藝術審美特征 48
知識鞏固 53
學以致用 54
名品推薦 56
第三章 歷史論 57
第一節(jié) 藝術起源 57
一、藝術起源的幾種學說 57
二、藝術起源的多元決定論 61
第二節(jié) 藝術發(fā)展 61
一、藝術發(fā)展的形態(tài)流變 61
二、藝術發(fā)展的他律性 65
三、藝術發(fā)展的自律性 69
四、民族藝術與世界藝術 73
知識鞏固 78
學以致用 79
名品推薦 81
第四章 門類論 83
第一節(jié) 藝術門類演變與劃分 83
一、藝術門類演變 83
二、藝術門類劃分 84
第二節(jié) 美術 85
一、繪畫 85
二、雕塑 88
三、書法 90
四、建筑 94
五、攝影 98
第三節(jié) 音樂舞蹈 101
一、音樂 101
二、舞蹈 104
第四節(jié) 文學 106
一、詩歌 107
二、散文 107
三、小說 107
四、戲劇和影視文學 108
五、文學藝術特征 109
第五節(jié) 戲劇影視 109
一、戲劇 109
二、戲曲 110
三、電影 112
四、電視 115
第六節(jié) 其他藝術形式 116
一、曲藝 116
二、雜技 117
第七節(jié) 藝術門類之間的關系 118
一、藝術門類之間的區(qū)別 119
二、藝術門類之間的聯(lián)系 119
三、藝術門類之間聯(lián)系的方式 122
四、藝術門類之間聯(lián)系的有限性 122
知識鞏固 123
學以致用 124
名品推薦 126
第五章 主體論 128
第一節(jié) 藝術家與創(chuàng)作主體 128
一、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 128
二、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主體意識 129
第二節(jié) 藝術家與藝術創(chuàng)造 130
一、藝術創(chuàng)造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130
二、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意識 132
第三節(jié) 藝術家與藝術創(chuàng)作條件 134
一、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 135
二、精湛的專業(yè)技能 135
三、廣泛的其他修養(yǎng) 136
第四節(jié) 藝術家與創(chuàng)作心理特征 138
一、藝術家的情感 138
二、藝術家的想象 139
三、藝術家的靈感 140
四、藝術家的直覺 142
五、藝術家的感知 142
六、藝術家的理性 143
第五節(jié) 藝術家的價值和地位 143
一、藝術家的價值 143
二、藝術家的地位 144
知識鞏固 144
學以致用 145
名品推薦 147
第六章 創(chuàng)作論 148
第一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基本特點 148
一、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 148
二、藝術創(chuàng)作主要是形象思維活動 150
第二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 153
一、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實質 153
二、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環(huán)節(jié) 155
三、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整體性 161
第三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 162
一、現(xiàn)實主義 162
二、浪漫主義 164
知識鞏固 167
學以致用 168
名品推薦 170
第七章 作品論 171
第一節(jié) 藝術作品構成 171
一、藝術作品內容及與形式的關系 171
二、藝術作品形式及與內容的關系 174
三、藝術作品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體 178
第二節(jié) 藝術作品至境 179
一、典型 179
二、意境 182
第三節(jié) 藝術風格 藝術流派 藝術思潮 185
一、藝術風格 185
二、藝術流派 189
三、藝術思潮 190
知識鞏固 191
學以致用 192
名品推薦 194
第八章 接受論 195
第一節(jié) 藝術傳播 195
一、藝術傳播歷史 195
二、藝術傳播要素 196
三、藝術傳播方式 197
第二節(jié) 藝術鑒賞 197
一、藝術鑒賞性質 197
二、藝術鑒賞特點 198
三、藝術鑒賞過程 200
四、藝術鑒賞與藝術創(chuàng)作 206
五、培養(yǎng)和提高藝術鑒賞力的途徑 207
第三節(jié) 藝術批評 209
一、藝術批評歷史 209
二、藝術批評方法 210
三、藝術批評作用 212
知識鞏固 214
學以致用 215
名品推薦 216
主要參考文獻 219
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