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視野--論西方建構(gòu)主義社會學/紫金社會學文庫》以西方社會學的建構(gòu)主義,尤其是當代西方社會學的建構(gòu)主義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本體論和認識論這兩大線索來澄清建構(gòu)主義社會學的歷史脈絡(luò)和思想風格,進而對建構(gòu)主義社會學的基本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為建立一種更為合理的建構(gòu)主義社會學奠定基礎(chǔ)。此種社會學必須存在于絕對主義和懷疑論之間,即存在于對實在和真理的盲目信仰和徹底懷疑之間。
                                    
		
	
                                                                                                                                              鄭震,1975年生,祖籍四川江油。2005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社會系,獲社會學博士學位。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南京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現(xiàn)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講師。
                                    
                                                                                                                                                                                                    導論  西方建構(gòu)主義社會學的問題意識  第一節(jié)  實證主義和實在論  第二節(jié)  相對主義  第三節(jié)  主客體二元論  第四節(jié)  語言與符號  第五節(jié)  從實踐人手  第六節(jié)  本書的計劃第一部分  本體論問題第一章  從主體的視角看  第一節(jié)  模棱兩可的開端  第二節(jié)  社會作為突生的建構(gòu)    一  繼續(xù)一種模棱兩可:主我與客我    二  關(guān)系、事件與過程  第三節(jié)  生活世界的基礎(chǔ)性    一  主體視角中的意義問題    二  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礎(chǔ)性與多重實在    三  日常生活的秩序建構(gòu)  附錄:“總體性機構(gòu)”第二章  轉(zhuǎn)向客體  第一節(jié)  讓權(quán)力說話  第二節(jié)  符號的獨白    一  總體性的符號統(tǒng)治    二  時尚    三  象征交換第三章  本體論的綜合  第一節(jié)  過程社會學    一  結(jié)構(gòu)與過程    二  個體與社會(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實踐理論    一  場與習性的雙向關(guān)系    二  符號暴力第二部分  認識論問題第四章  早期的多樣性  第一節(jié)  主觀性與客觀性    一  價值關(guān)聯(lián)和價值中立    二  主觀形式與客觀性  第二節(jié)  實用主義與科學假設(shè)  第三節(jié)  生活世界與客觀性    一  現(xiàn)象學的社會學    二  理解與對再現(xiàn)性認識的批判第五章  批判客觀主義和絕對主義  第一節(jié)  人文科學  第二節(jié)  邁向虛無第六章  在主觀與客觀之間  第一節(jié)  投入與超脫    一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二  過程社會學視野中的知識  第二節(jié)  社會的客觀性結(jié)論對可能性的展望    第一節(jié)  天人合    第二節(jié)  建構(gòu)的實在論      一  基礎(chǔ)存在方式      二  認識的可能性參考文獻主題索引人名索引后記